“创伤继承者”如何重塑自己的人生
——我为什么参加10天写3万字回忆录训练营
【“创伤继承者”如何重塑自己的人生】去年12月底,我购买了2019年青橙学院的课程。按照课程安排,2月份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如何写回忆录。趁着春节假期的空闲,我便着手准备起来。
正月初一的下午,结束家族聚餐之后,我打算找家咖啡厅写作,提前为回忆录理好写作大纲。时值春节,大多数店家都关门过节去了,我就近去了一家商业中心,恰巧一楼的咖啡厅还在营业,我便走了进去。
待点好饮料坐定,我找出问题大纲仔细读起来。大纲的第一部分是梳理自己0~7岁的记忆,巧的是我出生的医院就在马路对面,我仿佛抓到了记忆的线头,沿着细长的线往时间深处摸索。猛然间我意识到,此时在咖啡厅写作的我竟就坐在出生时家的位置上,由于老房子已经动迁,变成了现在的商业中心,所以咖啡厅的位置正好与旧家的位置发生了重叠!
这个巧合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将我轻轻推入某台时光机器中,旧家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客厅、厨房、卧室、天井……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坐的椅子之下生出一节藤蔓,它们悄悄地生长、蔓延,默默将我缠绕。
⒈
事实上,在决定参加回忆录写作训练营以前,我曾误以为2月份的课程是写小说(2018年春节青橙学院的课程),并早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便开始构思主要脉络。按照原计划,我的小说将围绕4位女性展开,她们一脉相承,历经百年探索,各自在所处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与归宿。
当得知课程的内容是写回忆录时,我发现原初的构思与回忆录的内容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于是我决定将外婆的生命历程单独提取出来,作为回忆录的主线。然而,当我坐在咖啡厅里,检索回忆录的问题大纲,惊觉自己正被某种未知的力量带领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真正要做的事——我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回忆录!
“是的,你要给自己写一本回忆录!”这个声音如此强烈,竟让我再次推翻了为外婆写回忆录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强烈地要给自己写回忆录呢?是因为我迈入30岁,想给自己留个纪念吗?是因为我成为母亲的两年间,发现了自己新的潜能吗?还是因为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写作形式,想通过这次机会获得新的突破?
以上答案皆不准确,真相是我只是被牵引至此。当我开始接纳完全的自己,连同先辈留下的“遗产”之后,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这里,我知道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⒉
百年以前,我的曾外婆因为战争离开故国,在生存与文化的双重压力下,被迫与自己的女儿(外婆)分离。我的外婆一出生便被大户人家收养,早年曾受到过极好的教育。可是,被生母“遗弃”的事实却如同她的胎记,在她的心灵世界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少时“与众不同”的孤独、与恋人分隔海峡两岸的心碎、拒绝与生母相认的怨恨,婚姻生活的辜负、女儿出嫁的落寞,以及强行离开外公的绝情,环环相扣的悲苦铸成链条,将外婆牢牢锁住。回首外婆的生命历程,她用一生的“破碎”与“分离”诠释了命运无常,而她被迫承受和亲手制造的创伤又如“家族遗产”般传递至下一代,让她的后人在痛苦与困惑中挣扎求生。
曾经,我并不理解自己的“孤独感”与“挫败感”,它们夹杂在我的体验中,让我既沉重又困惑。我试图在原生家庭中寻找答案,但两代人间的联结还不足以解答我的疑惑。当我把探索的触角伸向我的祖辈,得到的又只是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答案。
3
今年,我偶然读了《基因传:众生之源》和《这不是你的错》这两本书。阅读完毕,反思自己的成长道路,我的视线豁然开朗起来。
那些曾经困扰过我,让我觉得莫名沉重的记忆或许从来就不属于我,我只是家族记忆的“继承者”,那些家人缄口不提的过去和未被解决的困境,终于通过某种肉体记忆传达到了我的世代。
《基因传》里有句话特别打动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所有人类的线粒体只能从母亲那里继承,而线粒体的来源又可以追溯至她们的母亲,并且沿袭着某条绵延不绝的血脉延伸至无限遥远的过去”。当我着手开始准备回忆录的材料时,这句话便不断浮出大脑的海平面,它仿佛不断提醒着我,回溯过去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我与自己的妈妈、外婆、曾外婆的生命联结在同一条生命线上,来自千万前年的一位古老“母亲”曾握着线头,编织出自己与后人的命运,一想到这点我就震撼不已。
而《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我追寻的答案。书中提到“在你的母亲出生之前,你的母亲、你的外祖母还有最早有你的痕迹就已经存在于同一身体里了——三代人共享着同样的生理环境。”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初读这句话时的震荡,我突然感到自己与外婆、母亲无限地接近,她们生命中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埋藏在我大脑中某条迂回的沟壑里。
意识到这点之后,我仿佛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肉体磨灭,印记永存。我在不知不觉间继承了“家族遗产”中的创伤部分——敏感、脆弱、过度自尊;同时,我也获得了先人丰厚的馈赠,来自母系家族的女性,无一不是果决、勇敢、毅力惊人。
4.
我妈曾跟我说过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在她小时候(上幼儿园的年纪)的某天,家里来了一名陌生的中年女子,皮肤白皙,“长得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妈原话)。那个女人看见妈妈,便微笑着问她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妈妈竟脱口而出:“你是我的外婆。”
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我妈的记忆中,当时她还太小,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惊奇之处。多年之后,当她再次回想那个画面,身为当事人的她简直觉得不可思议——没有人曾告诉过我妈她的亲外婆是谁、长什么模样。
在外婆的世界里,有关生母的话题是谈话的禁忌,她关紧自己的心门,不让任何人涉足其中。然而,我妈竟在懵懂的年纪一语道破“天机”,这不禁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如果我的曾外婆出现在我面前,我能否也像妈妈那样一眼便认出她。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时间回溯百年,年轻的曾外婆与我面对面,我是否能认出她是我的先人?她是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她可曾深爱过自己的母亲?
这些我都无从知晓,我只能从亲戚支零破碎的言语中捕捉她的剪影。在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之后,她的人生经历了何种际遇,我不得而知,可是伤痛并未断裂,而是通过血脉悄悄延续,在基因不朽的螺旋圈里旋转盘桓,穿越百年传递到我的手里。
文章图片
5
然而,我深知自己无法承载前人的痛苦,无法疗愈祖辈的伤痕,甚至无法将母亲从她的挣扎中解放出来,但我对自己背负的十字架了然于胸。
我需要我修复自身的创伤,让积淀的“毒素”转化成生命的给养。虽然我不清楚这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但我十分肯定,这份“大任”已经降临在我的肩头,而完成这份使命的气魄与胆识,早已被时间编码,在我的基因图谱里不停运转。
回首30年人生,我发现生活着实厚待于我。每当我以为自己堕入暗黑的深渊,即将被恐惧吞噬时,总有一束光闪现,将我推送至恩宠的掌心,每每此时,笃信科学的我都心生敬畏。
或许,这道光便是前人点亮的火炬,我接过燃烧的火把,它便在我的手中化作一支笔,指引我书写先人的历程,让她们的故事被后人记住,让未处理的伤痛得以平复。
于是,藉由这次写作训练营的机会,我决定先从为自己写回忆录开始,缓缓铺开30年的人生卷轴。卷轴的另一端轻轻滚动,我的指尖有了湿润的触感,俯身细看,一条滋养生命的长河在我的面前默默流淌。
从列出原来小说的提纲,到推翻原计划转而为外婆写回忆录,再到决定写一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作品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迎来序章。接下来的书写我又会与什么相遇?我是否能从继承的创伤中复原?是否能寻得自己的“天命”?这些我都无从知晓。
但有一点我能确定,这条路上必定覆满恐惧的荆棘。然而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言:“在你害怕进入的洞穴里,往往有你一直在寻求的宝藏”。我无畏地披荆斩棘,只因我深知,埋藏在家族里最伟大的爱,始终等着我去发现。
推荐阅读
- 野营记-第五章|野营记-第五章 讨伐梦魇兽
- 艾略特的交易法则“遵循自然规律”
- 闲杂“细雨”
- “成长”读书社群招募
- 上班后阅读开始变成一件奢侈的事
- “精神病患者”的角度问题
- 说的真好
- 2021-02-10(找不回的“年味”……)
- “不完美,才美”01(190410)
- 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