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方法论(去现场证实你的想法对不对)

调研方法论(去现场证实你的想法对不对)
文章图片
做好调研,不负韶华 许多咨询师着实不喜欢调研这件事,一来觉得没什么难度,随便聊,到处看,耗时间;二来觉得后续工作量繁琐且巨大,要整理数据,编写报告;三来觉得发现的问题都大同小异,没什么讲究。往往抱持这样想法的咨询师要不段位不高,没有深度思考过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要不是消极怠工,不重视也排斥做这件事情。可想而知,无论哪种情况,调研出来的内容和结果毋庸置疑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调研会在咨询师心目中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后续咨询辅导中,调研不能为实操咨询提供有价值信息或者协助项目降低投诉风险。换句话说,有没有调研都一样,项目该怎么执行依然怎么执行,不会因为调研结论去做任何改变。一时间,调研成为鸡肋,可有可无,在许多新人顾问师的心中,甚至成了走过场的程序式任务和表演。
久而久之,也难怪调研在咨询工作中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无调研,不咨询。这是刚入行时优秀前辈咨询师的教导。在自己咨询师生涯实践中,也愈发感受到调研对于后续咨询工作开展中起到的不可忽视地关键性作用。
如何让调研工作产生价值?先定义好,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个人认为:调研,就是要通过岗位访谈、数据分析、现场观察、视频抽调等方式证实自己想的方案、模型、解决办法对不对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干的是“求证”的事情。在需求方提出需求后,基于客户的背景介绍,简单了解,经验分析快速形成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带着思路和框架与客户进行实地碰撞和研讨,多选取范本,征求对思路和框架的意见,求证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我所服务的银行业为例。银行在项目启动前会进行需求发布,实施招标。咨询公司拿到需求后,根据需求单上或简单或复杂的描述结合公司知识沉淀,出具项目规划书提交客户,一旦规划书通过招标顺利中标,那紧接着就开始实施项目调研。
一般有两种项目操作可能,严格按照项目规划书的内容走和咨询师根据自身经验操作。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把内容提前与分支行员工进行实施步骤和细节内容的碰撞都可以有效地规避正式实施时可能产生的风险。
最怕遇到的调研方式就是,一直倾听分支行领导或一线员工诉说他们的困难,遇到的障碍,对项目的期许以及最想解决的困惑等等,然后顾问师奋笔疾书,把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如获至宝。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而是如此操作假象横生,容易失去方向和初衷。问题千千万万,通过一个项目解决所有困难是不可能的,顾问师不是圣母。
咨询公司被请过来,是为了“成功解决已定义特定事项”而存在,而中标。咨询师进场后,所有的动作和行为都需要指向“如何解决某一件已经定义好的问题”上。所以,调研的时候,更多的时间是探索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制定的方案落地的可能性大不大,员工们听完阐述能否接受,是否执行,存在的推动障碍是什么。
如果用一个不成熟的路径来表示的话,大概的调研流程可以是“介绍项目背景——告知项目实施具体操作内容——询问+讨论可行性——得出修改建议——其他数据收集(真实的作业数据或其他与项目相关)”
许多书上会告诉调研者,要多问为什么,多倾听,多记录。对此观点我持保留意见,调研的时候调研者要多说,多发言,挑与项目相关的重点记。甚至在调研现场因执行内容的可行性与实操性与被调研者产生争执都没有关系,愈如此,愈能发现前期设计方案的漏洞和与现实操作的脱离感,如果能够现场与被调研者研讨出如何才能更好落地的思路与灵感来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此调研,价值连城。
【调研方法论(去现场证实你的想法对不对)】拿回争执与灵感,项目组开会集思广益,给出解决办法,完善执行方案与细节,减少执行时的风险,增加落地性。
大家可能发现了,我提倡的调研方式是提前“预导入”,也就是不等到咨询辅导时才把内容告知他们,增加所谓的新鲜感,而是在调研时就已经全部和员工进行分享和讨论,打预防针。咨询辅导时带着他们实操就好,不着重讲知识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就是调研流程“介绍项目背景——告知项目实施具体操作内容——询问+讨论可行性——得出修改建议——数据收集(真实的作业数据或其他与项目相关)”中的最后一环,数据收集。一定要获取一线真实的数据,如理财经理,“一天打几个电话,发几条短信,见几个客户,打给了谁,说了什么话,短信的内容是什么,外出拜访客户登记簿出示一下”而不是问“你觉得打电话难不难,人好相处吗,你认为如何才能和客户搞好关系”。
凡是被人为处理过的信息再去获取,其真实性就大打折扣,这个不能怪被调研的人,对陌生人所有有都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说好话,不得罪人,美化夸大自己的行为,简直是人类共有的基本技能。在调研这样的情境下,行政上从上往下走的形式,能不撒谎的几率也实在太低,不是不相信人,是太了解人性了。基于不能被证实的数据再去做辅导方案,失败率就会提高。或许我们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华与华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书中也有对调研的阐述:“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找参考和找启发,是我们调研的目的,而找“依据”不是我们调研的目的。因为所有的调研都是盲人摸象,所有的调研都是不可靠的,特别是调研数据,往往是已经错误的问题决定了错误的答案。”
重视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我们是先有假设预判(方案),再有调研,调研是为了证实或打消假设,而不是交出一个任务:“你去做个调研,回来交报告给我!”
创意就在现场,策划就在现场。做好调研,不负韶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