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我们不妨做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的儿童都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20桶。如果你强迫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了明天可能就什么都干不了,说不定还会躺在医院里。
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对教材感知的慢。所以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作为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是教育技巧。
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要的时间来说,都应该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一个学生布置两三道甚至四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这个学生在完成语言的创造性作业,另一个学生则在学习作品的片段。
在这种做法下,所有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也会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大概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这种现象: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然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啊。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牢固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什么是思考?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教学中,应创设愉快的思考氛围,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可以创设这样情境:森林公园要举行一次隆重的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忙着做准备工作,小猪也高兴地接受了一个任务,去算一算给客人的矿泉水够不够。可是到哪里,小猪却哇哇大哭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再出示:“来了33个客人,每人一瓶够吗?图显示:桌上放着9瓶矿泉水,还有一箱矿泉水。先让学生凭借这个情境,大胆猜想,提出不同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这样创设思考的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所学知识。
学生不会思考,综观时下课堂,主要还是因为教师侵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教师牢牢地将教学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指令还来不及,怎么会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呢?教师也急于赶教学进度,忍不住越俎代庖了,学生就缩小了思维的空间。为此,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准备时间,给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打打气,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排泄疏导。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从学生的思维角度预设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顿悟,在思考中获得新知。如在教学“通分”时,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3/4与5/6的大小,再进行汇报交流,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同的比较方法。有的用化成同分母的方法,有的用化成同分子的方法,有的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有的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有的用跟单位“1”相比较的方法……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才会想出许多种的比较办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自去尝尝,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探索。也许这个过程要花费许多时间,甚至表面有时显得一无所获,但它能使学生思维得到磨砺碰撞而活跃起来。只有当我们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我们的学生才会围绕着学习的内容,结合课堂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行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许多教师认为“知识”就是意味着会回答问题,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种结论会导致知识脱离学生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情。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清楚,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我们要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而要使他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交流中活起来。
怎样才能实际的做到这些呢?
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里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观察一般采用再造想象,即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综合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比如一次写作文时候写到观察树木,我就把学生带到校园的大榕树下,指着大榕树问:“榕树的枝干与别的树干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回答:“枝干上长着长长的气根”,“树主干粗壮扭曲,布满皱纹”。还可以接着问:“你觉得它的根跟什么相似?”“像胡须。”“扭曲的树干呢?请再想想。”学生边看边想。于是这次练习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如:“你看,它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捋着胡子,慈祥地望着我们;那满头闪着银光的小圆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哗哗地响着,似乎在给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整个过程应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比如观察春风,夏雨,秋露,东雪自然景观的不同特点;鸡,鸭,狗。兔不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教材里,精致的手工制作,生动的画面;学校里,老师的微笑,同学们的闲谈等等。这样长期地进行指导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更加热爱火热的生活。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这就充分说明了教会学生阅读,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
首要的就是我们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现象产生一种敬重老师,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学校里或者班级里多开展和举行一些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