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中语会年会参会心得

2018年10月17日-19日,我随花山区姚晓玲名师工作室,赴重庆八中参加为期2天的中语会年会,一共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和著名作家麦家的报告,还有3节名师的语文课,刷新了我对新一轮课改的认识。


一、专家报告:语文教学的大视野和大情怀
中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资深编辑顾之川先生,代表中语会回顾了过去五年理事会的主要工作。在过去五年,语文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编写系列丛书,培养了一批名师,为推动语文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顾先生的报告不仅是工作总结,更是一种研究语文的方法,是一种引领和示范,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人启发很大。


重庆国学院院长刘明华先生以“厚重 坚毅 开放”为题,从巴蜀文化与巴渝文化之争开始,以古代重庆和重庆的人文精神两条主线出发,阐述了重庆的过去和今天,看问题的视角非常宏大,研究的内容非常具体,贯穿古今,令人大开眼界。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面对一篇篇经典名著,我们要解读的不仅是文本的内涵,分析出教学价值,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应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刘教授研究重庆的视野其实也适合我们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古今,语文教学的世界性,语文教学的地域性特征,都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有了这样的大语文视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是开放和包容的。
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以“中小学如何开展诗词教育”为题,从诗教的文化传统出发,以孔子、王阳明和丰子恺三人为例,告诉我们教诗的目的是塑造人。李教授非常重视诗歌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的不同,他建议语文老师在教古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魅力,汉语诗歌在名词、声调、对偶和平仄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李教授也指出当前的诗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诗歌境界和诗歌的精神传统的忽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他认为中国诗在“引起印象”,中国诗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人常常用美学来拯救自己,这种人文的传统是诗歌的最大价值,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内容。李教授还比较了陶渊明、王维和苏轼的区别,他说,陶渊明和自然的关系如同一对恋人,陶渊明是离不了自然的;王维看自然是一种姿态,而苏轼是用诗歌的美学来拯救自己,他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李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对于中学诗词教学的导向有明确的指引,是一线教师必须要关注的。我在想,有时候诗歌教学真的不是为了考试,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诗歌大人,他们身上的涵养、修为,做语文老师是有责任将他们传递给学生,语文课堂上,师生应该一道去体会这些文化巨人的喜怒哀乐。
殊途同归的是,10月19日下午麦家老师的报告也非常强调人文性,他指出当前的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强、人文弱。麦家老师认为,每一个人就是一道题,一个方程式,一个人内心有多少人文含量,决定人在关键时刻的态度取舍。人文是既抽象又具体,人文确实难教,又不是不可以教。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也要有人文的培养,这个责任在语文老师的身上,不在其他学科,语文老师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会议期间偶遇高中语文老师冯晓云先生,冯老师是我高考复读时的语文老师,虽然只教我一年,冯老师的学识和修养是我一辈子都难忘记的。冯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如沐春风,犹在昨日。


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中语会年会参会心得
文章图片
二、论坛交流:智慧的分享和思想的碰撞
本次年会有好几个分论坛,我参加的论坛主题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堂实施,共有四位教学专家分享他们的认识,程翔老师从语文教学实践触犯,提到教学考的一致性和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与大家分享。肖培东老师提出新课程要抓住文本资源,巧教自读课文。他指出新课程体系主要是三大部分:课内教读、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对于自读课要摆正位置,真正实现自读课的价值;教读课是教法,自读课是用法。那么如何实现自读课的教学价值呢?肖老师告诉我们寻找助教资源很重要,助教资源分布在教材的四个地方,它们分别是单元提示、课文批注、阅读提示和思考探究。教师只有深入分析课文的助教资源,才能得法。


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中语会年会参会心得
文章图片
深圳宝安区语文教研员倪岗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推进与实施策略,倪老师所在的课题组结果两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很多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方面,像批注策略、思维导图和读书小论文,都非常实用。
四川师大靳彤教授的综合性学习与任务驱动教学的报告,对语文实践的研究非常深入,无论是国外的支架的设计式教学,还是国内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分析比较细致入微,操作性很强,很有实践价值。
四位专家的报告都切合当下的新一轮课改,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会的老师也有不少谈到了自己的困惑。我在消化他们的智慧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比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比例才是合适的?名著导读,特别是整本书阅读,到底是让学生先读书再交给他们策略,还是先给他们策略,再让学生带着策略去读书?课内教读和课内自读的方法很明显不同,教学时教师如何把握这个度?都说课内教读是教法,课内自读是用法,那么名著导读的法又是从哪里来?我想这些问题我要留到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当中。
三、名师授课:新思维和新方法
这次有幸观摩了三位特级教师的课,来自北京的郭锋校长“活动 探究 新闻”一课,正如湖北教科院蒋洪森老师的点评所说,难度很大,新闻难、探究难和活动难。郭老师用“重庆日报”导入,让学生了解新闻是一种什么样的问题,课堂内容非常丰富,既带领学生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又比较了两则新闻的异同,教学的方式也很新颖,借助人教社的互动课堂设备,课堂上学生利用平板学习,人机游戏的学习方式易于让学生领会,而探究式问题的引入,一张新闻图片背后的故事引发了课堂大讨论,既普及了新闻的特点,又让学生对采访人员这个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课堂的思维品质。
来自三秦保底的陕西宝鸡田玲老师,为我们带了精彩的“纪念白求恩”,田老师的导入非常的巧妙,由现场的听课情境入手,出示一段含有“没有一个……”的句式的片段,巧妙地引入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味道。在课堂的主体部分,田老师用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学五种精神,做五种人。学生在课文中圈画两组对比明显的词语,让学生感受白求恩身上伟大的品格,思路清晰,值得学习。
来自本土重庆一中的韩世坤老师为我们带了他对“秋天的怀念”的不一样的理解。很多语文老师在处理这一课时,要么从秋天入手,要么从菊花入手,要么从母亲入手,韩老师却从史铁生一张微笑的图片入手。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一般都是先分析事件,在体味情感,韩老师一上来就带领学生“悟情”。我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先带领学生感受我的生活状态,学生理解了“我”的遭遇后,在追问学生“母亲的生活状况怎样”,这样对母爱的理解就会深刻。韩老师恰恰反过来了,先让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好好活儿”,再来感受“我”的生活状态,让学生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深意:母亲身体越来越差,而我越来越走向新生,生命如此的残酷,这样的处理真是妙不可言。
韩老师并不是一个擅长朗读的人,但是,在课堂的结尾他选取了课文最后一段来教学生朗读,朗读技巧的标注弥补了韩老师天生嗓门的不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来不会朗读的教师也有提升朗读水平的办法。


2018年10月23日
【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中语会年会参会心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