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伦分享第34本书《好好说话》

大家好,我是钟伦,今天给大家分享第34本书,马东出品的《好好说话》。
这本书是由华语圈最会说话的组合”马薇薇、周玄毅、黄执中、邱晨等著,马东出品。

爱看《奇葩说》的人都认识这几个厉害的角色。
马东,爱奇艺前首席内容官、也是制作人、主持人。2014年,马东主持爱奇艺独播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同年成立米未传媒,并作为创始人出任CEO,此后,米未连续推出了《奇葩说》《奇葩大会》《饭局的诱惑》《乐队的夏天》等系列原创网络综艺节目。

马薇薇是奇葩说第一季总冠军
邱晨是奇葩说第二季总冠军
黄执中是奇葩说第三季总冠军
周玄毅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
这几位最会说话的人集合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教我们在各种场合怎样把话说好的核心技巧。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不太被大家所重视。
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
现代社会高度竞争,人际关系复杂,学习和工作的节奏又都特别快,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智慧、更有锐气、更有技巧的“好好说话”之道。
所以,《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这本书,通过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激发读者思维、传输使用方法,从而综合提升我们的说话能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会说话这件事,一个人不是生来就会的,绝大部分人还是通过学习和练习才让自己的说话能力不断提升。很多会说话的名人都承认,说话就是一个技术活儿。
像著名学者李笑来,虽然做了很多演讲,写了很多书,讲了很多课,应该算是一个会说话的人了,他都还要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并不是爱说话的人就会说话,寡言的人就不会说话。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学生颜回:“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意思是:我与颜回说了一整天,他什么都没有回应我,这让他看起来很愚蠢。但是他私底下却把我的意思给别人讲的很清楚,还能很好的发挥,这说明他一点儿都不愚蠢。”
所以,不管是巧言善辩的人,还是木讷寡言的人,只要学会避开一些坑,不说错话,并且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就是一个可以好好说话的人。
就像制造导弹非常昂贵,但炸药的成本很低,贵的是能精准的打中目标。
这本书就是教我们怎样运用五维话术在任何场景中精准打中目标,即好好说话的技巧。
我们之所以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分清状况?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呢?本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一个最明确的指标就是:权利关系,这决定了各类场景下说话的基本原则。
每个人说话是要说给别人听的,那说者和听者之间总会构成某种关系。总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所以我们说的任何话,都必然要处在其中的权力关系中。

这套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这里的权利不是勾心斗角的宫心计,不是争取权利的游戏。而是说好的语言,能获得也能赋予权利,就是说能让对方从中获得力量,产生信任和受到鼓励。
常见的五种说话场景里,权力的大致关系是:
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
沟通——权利的流动(避免冲突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利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利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的第三方裁决)
我们很多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演讲的时候,上台就开始急于煽情或者下结论。在话语权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的说辞,效果非常不好。我们应该通过吸引、聚焦、引导观众。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这才是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了主动权。
沟通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沟通是权力的流动,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如果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那就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这是沟通的大忌。
说服别人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很多人以为只要能说赢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说服别人的时候,权利是在对方。比如一个售货员说服顾客买东西。如果一再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没有尊重并且利用顾客的自主性。完全从自身角度出发去辩倒对方,那对方就不会卸下心理防御机制,甚至产生反感,拂袖而去。
在谈判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只要真诚的沟通,就一定能够携手共赢。谈判时权力在双方,要把各自的目的、诉求、利益摆在桌面上谈,讨价还价地进行交换,让对方谈到满意的效果。而不仅仅是通过真诚的沟通,那可能是徒劳的浪费时间。
辩论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只要压到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辩论的时候决定权在第三方。比如说甲乙两方辩论,评判谁输谁赢的是裁判,是双方的上级。权利是在他方,所以辩论的时候,让第三方知道我们讲的有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是由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个维度集合而成的。他们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相互转变,共同发生作用,我们才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下面我们就某些时候容易犯的错,踩过的坑,来看看说话应该具有的智慧。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沟通的时候,原来我们存在很多的误区,曾经犯了很多错误。
比如我们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与技巧。避免走入误区,不然反而让自己受牵连,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比如医生向病人报告手术结果的时候。如果面露悲切之色,一副“这种结果,我实在不能接受”的表情,这就容易给对方一个情绪的出口。他会说,“你既然这么不能接受,当初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其实作为传递消息的人,本来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中立分,结果明明不关你的事,却因此受牵连。
传达坏消息的第二个误区是:经常混淆善意和愧疚这两种情绪。有些人开口就说对不起,但是换来的未必是对方的心平气和。反而可能招致一句恶狠狠的话:“说对不起有用吗?你得给我解决。”
表达善意的时候,如果混杂着愧疚,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对方就很容易会觉得:如果你没有错,你在愧疚些什么呢?
第三个误区是赋予行动力的人,为了安抚对方,往往不仅主动出言安慰,甚至出谋划策,试图帮对方解决问题。却忽略了这样做,其实有失分寸,还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我自己在五年前就遇到了这么一件尴尬的事儿,一个初中同学的老公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当场撞飞,抢救无效去世。他们家特别困难,孩子读大学,父母也生病,他俩工作也不稳定。
同学老公去世后,她找我哭诉,说老公几天前刚刚才从一个厂里辞职,现在又遭遇不测,家里这么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听了她的哭诉,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她出主意。我给她说,让她去找老公生前辞职的那家工厂,请老板开开恩,就说还没有辞职,这样肇事车方的保险理赔款会高很多。
她去找了工厂老板,但人家不同意。
结果她就跑来找我,让我出个证明说他老公是我超市的员工。
她老公又没在我这里上班,这个证明我怎么能开呢?当然只能拒绝她了,但她眼泪汪汪看着我的样子,让我心里很难受,感觉没有帮到她这个忙,我有很大的过错。这就是我在和她沟通时,没有掌握好分寸造成的尴尬。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遇到别人无助的情况,陪伴她倾听她的哭诉就好了,不要乱给建议,在某些场合保持中立态度才是说话的智慧。
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为了拉进双方的关系,去打听别人的信息。比如“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对象啊”“你的小孩儿有多大了?”等等。
记得上次去苏州参加一个学习,学习小组里有个女的37岁,有人就问她小孩儿有多大了,她一下子就有点恼怒地说,“我还没结婚”,原来她还没对象呢。当时气氛特别尴尬。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强调多元生活。这些属于别人的隐私话题,就不要随便去问。
一来交浅言深,容易给对方压力,二来怕别人觉得你有所企图。
想拉进关系,可以聊聊自己一些话题,比如消遣消遣自己,打消别人的戒备心理。
也可以分享一些态度,而不是向别人索取信息。
比如,你本来想问别人有孩子吗?改成“你喜欢孩子吗?””这年头当父母太不容易了”,像这类喜不喜欢,容不容易只是表达态度,聊起来对方没有任何压力。她可能会主动说,“是啊,所以我现在不想要孩子”,或者说“是啊,我们家两个孩子太难带了”。这就从分享态度变成了分享信息,两个人的关系自然而然就拉近了。
本书将五个维度在生活中分别遇到的误区,以及解决的小诀窍,常用句型应该怎么说,一一列举出来,启发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大。可以拿来就用,大家如果想学习好好说话,可以多看看这本书。
像我这种经常以“说话直”自居的人,看了这本书才明白说话直就是不会说话,这不是可以拿出来说的理由,说话直就是只图自己痛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对别人来说是很不尊重的。
说话直其实是可以通过学习改正的,学习了说话技巧,可以变成能好好说话的人。好话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好的沟通可以让双方畅通无阻,好的演讲可以赢的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好的谈判可以达成合作共赢。
【钟伦分享第34本书《好好说话》】说话之伤,都是暗伤,学习好好说话,生活才能融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