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关键词(关注写景的高妙和作者情感的本质·现实与诗意的境界)
《小石潭记》关键词:关注写景的高妙和作者情感的本质·现实与诗意的境界
1.文本是属游记散文,主要当然就是记叙其所见所闻。基本围绕小石潭记叙,从听到泉水声音到伐竹取道前往小石潭,从小石潭的周边树木写到小石潭里的游鱼,还写了小石潭的源头和清冷。都是非常普通常见的东西,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这么出名呢?我认为最主要在于人的情感融入了其中,即作者的情感,且其情感是随着游览不断发生变化的。
2.在最开头,作者听到泉水声时,是很惊喜的,尤其想要一探究竟。竟然还要伐竹取道。说明这个谭不为人知。也说明作者他们是无意中发现小石潭了。这就成了一种奇妙的偶遇了,让人觉得尤为有情趣,也感受到惬意。
3.来到小石潭边,作者欣赏着这里的一处处风景,尤其石潭中的鱼,在原本静态的风景中加入了动态的物象,显得整幅小石潭图更加可爱动人。这时候作者的心情也是由一开始的惊喜转为欣赏的愉悦和舒适。从“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以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感。鱼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作者用“怡然”
等词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投射。
4.正因为愉悦,所以作者坐下来欣赏,却很快发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明明风景未变,作者却由开始的向往变成了“不可久居”呢,作者说这里寂寥无人,显得凄清幽邃。其实他们伐竹取道之时就应该知道这里是寂寥无人的,只能说明作者的心情一定变了,他此时是被贬的状态,也许是突然想起自己仕途上的挫折。所以内心里深沉的忧郁心绪在寂寥之时突然涌起,所以才赶紧离开。
还有第二种解释,我认为柳宗元毕竟还是没有苏轼陶渊明的风雅淡泊,他喜欢有人的地方,寂寥无人之处总不会让他太欢喜,反而是受不住。我想,他的境界一定不够高,所以才忍受不住寂寥。
5.孙教授将景和情都有分析。
我们要欣赏的不仅是作者的山水之乐,而且是这个乐的特点,尤其是这个热乐的过程。文章写的是美好的景致和心情,
【《小石潭记》关键词(关注写景的高妙和作者情感的本质·现实与诗意的境界)】6.写潭水之美,事先听到水声之美之后逐步发现的心理体验过程,美好的感觉有延续。它有三层布垫,第1层是美好的声音,如鸣环佩,第2层是隔着竹林,第三层是伐竹取道,说明听觉之美不同凡响,不为发出之艰难,非看不可。这3层铺垫把读者的期待强化,
7.接着写水。水尤清冽,亲自加上个例子,强调水的特点不仅是轻而且有寒气,好处在不但有水的视觉特点,而且有水的触觉特点。
8.写小石潭中的鱼,说,若空游无所依,就好像说鱼倒是有的就没有水,这个空子表面上是什么也没有,但妙在没有水恰恰写出了水之美的效果。用鱼的看似悬空来强调水的透明,柳宗元不从正面来写水,而是从侧面效果以突出水的情景,正面写的是日光,日光照下来,鱼的影子落在时,头上,正是日光之下水之透明的效果。
说了明暗对比是心理性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尤其后面依然不动,蹴而远逝,往来翕忽,很自然很自由,不仅仅是动静的对比,而是无拘无束,既无动性业务目的,作者只是短暂的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你对大自然的美的陶醉。
9.作者明确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灯,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但是其境过清,欣赏则可并不适合自己久居,尽管如此还要记录在案,并且把同游之人的名字都罗列一番,在古代这是对朋友的尊重。连水桶也不例外,这是柳宗元性格的一个侧面,比较执着于现实,不像他在诗歌里表现出来的另外一面,那是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比如江雪,比如渔翁。
10.散文中的柳宗元还是不能忘记现实环境居住条件,甚至是国计民生乃至于政治,而诗歌都可以尽情发挥,超现实的形而上学的空气的理想已无目的,无心的境界为最高的境界。
我注意到了作者要离开小石潭时的苦闷忧郁,但是我的理解很显然没有文本的依据,单单只是说此时他受不了寂寥是因为被贬的苦闷,有强加因果的嫌疑。所以我分析的时候就很空洞,自己也觉得很虚。教授的分析就非常实,他认为作者觉得这里很高雅脱俗,适合欣赏,但不适合久居。久居二字透露出作者无法斩断与现实的羁绊,他无法忘记现实的居住环境而到达形而上的境界。这样如果要说到被贬背景,也就能有理有据地顺下来了。
同时,我认为柳宗元境界不够高,用词还不太准确。事实上我都忘记他的《江雪》了,你能说江雪不够脱俗诗意吗,显然是够的。我之所以形容不准确,理解不准确,一是因为语言概括能力不够,二是因为没有联系其他作品全面看待理解诗人。这也就提醒着我,一定要多思考,多读,多写。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 书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