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吴志维
敬请关注公众号:川西坝子的记忆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有踏青、放风筝、簪花喝酒等习俗,被视为全年农业生产忙碌的开始。而以春分为由头,举办春分会,则是成都大邑县唐场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惯例。农耕时代,一场唐场春分会,把天府之国的富庶与优越演绎得淋漓尽致。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记忆里人山人海的唐场春分会)
农耕时代的Super Market
唐场建场,是在康熙年间。由于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条件,唐场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生产资料交易场所。到乾隆二年,在驻地客商和本地士绅的促成下,正式定于每年春分时节举办春分会,迄今已有280年的历史。怪不得在大邑,有“一新二唐三灌口”的说法。意思是大邑繁华的场镇,第一是新场,第二是唐场,第三是灌口(今悦来镇)。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从那时起,唐场春分会就成为了辐射“三州五县”的经贸盛会。东面的新津、南面的邛州、西南面的大邑县、北面的崇州以及温江、郫县、灌县(今都江堰市)乃至重庆、雅安、康定的客商都不辞辛劳,远道而来。
唐场历史上,曾经有四座外地客商建造的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和陕西会馆。
(如今唐场春分会上已难见到的耕牛交易)
江西会馆主要经营匹头(布匹)、瓷器;湖广会馆主要经营珠宝玉器;贵州会馆主要经营药材、羊子;陕西会馆主要经营食盐、牛马等。
牛市和猪市,成为农耕时代的唐场春分会的绝对主角。牛市兴旺的时候,在唐场牛市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两百多头牛。牛的年交易量上万头。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铁匠铺子是唐场春分会的重要角色)
农耕时代的生产资料交易,是唐场春分会的主题。锄头、镰刀等铁器,龙骨水车、风谷机等木器,各种竹编、陶瓷……这些工业时代之前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占满了唐场春分会的每一个角落。
客商川流不息,餐饮和住宿的行业想不兴盛都难。由于春分会的带动,唐场当地的美食蓬勃发展。从海参席到街边小吃,唐场的美食应有尽有。油酥面、白豌豆肥肠汤、清汤菌面、钵钵鸡、冷黄糕、酥锅盔、鲜花饼、米花糖、白雪糕……数都数不完。旅馆业也异常火爆。老人们回忆:“当年兴旺的时候,连河坝里都搭起棚子当客栈哦!”
如今依然在国内外畅销的唐场谭大娘豆腐乳,当年也是唐场土特产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现代西方人发明了“一个屋顶下,什么都可以买到”的超级市场,那么唐场春分会也就是川西坝子的记忆中,我们自己的超级市场。这里没有屋顶,却可以完成农耕时代几乎所有的商品交易。


最后的辉煌
唐场春分会的会期,通常是三至五天,最兴盛的时候达到十天。春分的前一天、春分的当天通常是在“唱大戏”,第三天沿袭唐场正月十五的习俗,“烧龙灯”。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唐场春分会上的烧龙灯)
据老人们回忆,唐场春分会最兴盛的时候,参会者超过十万人。一个场镇的会期何以达到如此规模呢?
安仁的刘氏家族、唐场的杨氏家族,在川西坝子影响巨大,尤其是刘文辉掌握兵权,其袍哥组织更是比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还说一不二。
唐场春分会,主办方就是地方袍哥组织和乡绅。远道而来的客商,凭着“红旗大管事”的邀请函或者名片,在川西坝子畅通无阻。他们在唐场春分会上赚得的钱财,也可以安然带走。久而久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有一个安定生财的机会,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
行走在如今的唐场街上,老人们都还能依稀指认,昔日四大会馆的所在。
今年84岁高龄的唐场老人万孝成,出生在唐场一户开茶馆的人家,自幼在川西坝子司空见惯的盖碗茶间穿行嬉戏。对唐场春分会的盛况记忆犹新,摆起龙门阵来滔滔不绝。
做生意的多了,当铺和钱庄生意也络绎不绝。当时唐场最有名的钱庄是刘氏家族的刘季珍开的同德钱庄和张进成、陈立阶合开的进立钱庄。存钱兑换,好不热闹。
随着时代的变迁,唐场春分会不再热闹。但是即使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唐场春分会也没有完全中断过。关于唐场春分会盛况的传说,至今流传在唐场的街头巷尾。


交易的神秘语言
在没有先进通讯工具的年代,交易的中间人使用一种神秘的语言,在卖方和买方之间传递消息。他们传递消息的核心是买方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
于是,一种被称作“袖笼子买卖”的交易方式应运而生。比如,某农户要在唐场春分会上买一头耕牛,不懂行情的他会按惯例去找一位中介。这种中介,在川西坝子被称作“编编匠”。意思是他有口若悬河的本事,经过他一番游说,足以把你“编”进去。“编编匠”和买方卖方交流时,最需要保守的商业机密就是价格。于是,和买方卖方沟通价格成了一门技术活。
旧时,人们衣着宽袍大袖,这给了“编编匠”可乘之机。谈个生意,他会拉着卖方的手,借助衣服袖子或者前襟的遮蔽,用对方能用触觉感知的手势,讨价还价。而站在一旁的其他人,包括买方,对他们具体沟通的内容都一无所知。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唐场春分会上神秘的交易方式——“袖笼子买卖”)
更有甚者,有的“编编匠”可以一手拉着卖方,一手拉着买方,在中间赚取差额。到头来,买方卖方还要按照各自的交易情况,给他一份酬劳。
“袖笼子买卖”,后来成为当地方言中,暗箱操作的代名词。
除了手势作为暗语,用“黑话”交流,也普遍存在于专业的卖方和中介之间。万孝成老人是唐场少有的能讲述交易暗语的老人之一。一到十的数字,被“幺按梭绍摆苗条犇巧奇”十个汉字或者读音“加密”。初来乍到的买方,即使直面卖方和中介用这样的暗语交流,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唐场的历史上,除了春分会,还有三月二十八的阴差会、五月初五的龙船会、五月十三的圣会(纪念武圣人关公)、九月的行会(各个行业协会承办的会期)等。唐场的五老七贤们在谈论起这些会期的时候,言语间都充满了作为唐场人的自豪。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唐场春分会上的神秘交易方式
文章图片
(建筑的遗迹还述说着唐场往日的辉煌)
如今,唐场已归属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唐场将和他固有的文化,直面从未有过的变局。


敬请关注公众号:川西坝子的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