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与博士后故事”的真实本质是什么()

网络中有个关于“博士后和民工”的故事特别火,故事是这样的: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90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1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网友们根据这个故事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
2、学历不够的人不一定没有创造力;
3、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从四个方面对比“民工与博士后”的成果:
(1)解决问题情况
两者都是成功的,都解决了问题,博士后的使用了高科技,民工使用了风扇。
(2)实现的成本
民工完胜
(3)科技应用程度
博士后占据优势
(4)未来价值
博士后的研发成果,未来能在其它的自动化作业中得到应用,升值空间大。
就问题解决成本来看,民工方案显然是最优的,但博士后的方案有更广的应用空间,对技术进行改造后能应用在其它场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件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民工与博士后两者本质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的成果都是受“专业偏见”和“框架思维”影响的结果
出现这两种结果,我们并不能简单归因为创新。如果真的从创新角度思考,应该是博士后获胜才对,他的产品是从无到有,而民工的解决方案中风扇本来就已经存在了的。
这件事发生的更深层次原因与两家公司的背景和两人的专业知识有关。
从第一家公司角度来说,公司找到自动化博士后来解决这个问题,初衷应该是想让博士后研发出自动分拣设备。
当博士后接触到这个信息后,他自己就有了个框架思维,再加上专业偏见,他就把解决空皂盒的问题变成了“研究一套自动化的分拣设备解决空皂盒的问题”。
而第二家公司条件有限,老板只想解决问题,他的框架思维里压根没有自动化解决的概念,他只需要解决方案。
民工接触这个问题后,他知识储备库里只有日常常见的兵器库,更没有黑科技武器,他更明白老板希望他少花钱或不花钱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框架思维加上他的专业偏见,自然他就从最廉价且最普通的方案里想办法,风扇被想出来是必然的结果。
农民用风扇吹,解决了博士用大量先进传感器无法解决的香皂空包装问题。正是由于自己的知识有限,所以他先从自己的经验想问题。博士也同样是从自己的经验想解决方案。不是博士比他笨,而是惯性思维作用的结果。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有以下三点:
(1)养成先简单后复杂的思维习惯;
(2)跳出思维框架,学会跨界思考;
【“民工与博士后故事”的真实本质是什么()】(3)三人行必有我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