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判

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评判就像是一个巨大惯性,每时每刻,在每一个情景里,我们都容易进入评判,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因为评判,我们很难与他人产生亲密感。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评判。当我们停止评判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给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并非评判,而是接纳。
不管是他人处在问题区,还是我们处在问题区,甚至是彼此相安无事时,都从感受与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从心出发。我们与他人是在一起的,我们抱持的态度是非评判的态度。

卡尔·罗杰斯这样比喻非评判的态度: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要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橘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地望着。

【不评判】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事实上,赞美也是评价,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大量的事实和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

1. 没有不乖这回事

刚上完工作坊的小米突然有了个发现:“我儿子很喜欢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新买的衣服都不喜欢穿,我刚刚突然想到了原因,因为我每次看他小时候的照片都会说你小时候好可爱啊……我一直没发觉,原来他的小时候就成了所谓的‘别人家的小孩’,我一直讨厌‘别人家的小孩怎么怎么好’的说法,原来我也在做这样的事情。家里墙上挂着儿子小时候的照片,所以我真的经常这样说。”
成都有位妈妈苦恼于孩子一进超市就一定要刷卡买东西,在与我聊天的过程中,她突然想起,有一次当孩子拿着她的卡给售货员刷时,旁边有位奶奶把孩子猛夸了一顿,就是在那次之后,孩子才一进超市就要买东西的。
杭州工作坊有位妈妈经过倾听,发现孩子不去幼儿园的原因是感觉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不想穿某件衣服,原来是那件衣服穿上身会有刺痛感。
有位成都的妈妈发现,在奶奶把孩子的玩具强行送给其他小朋友后,孩子就变得不愿意分享玩具了。
有些孩子会对他人甚至是自己使用暴力,这些孩子通常都曾被暴力对待过。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讲座上,一位爸爸在课间休息时问我:“安心老师,我的孩子总是喜欢打自己。什么办法我都试过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还是会打自己。”我对这位爸爸说:“你若不能停止打他,他又怎么能学会停止打自己呢?”这位爸爸当时眼眶就红了,若有所思地道谢离开。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其实跟大人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感的需求,可能是生理需求,或其他需求。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情满而泄,由于压抑的情绪导致了某些行为。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习惯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有的只是我们还未了解的真相。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带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很少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不乖”是父母的语言,与父母看待子女的传统方式密切相关。当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期待相违背时,父母就会说孩子“不乖”。
在托马斯·戈登博士看来,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他认为,如果父母能够采用以下原则对待孩子,对父母而言,家庭生活将会减少纷争,对孩子而言,家庭生活也会更快乐。
原则一: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则二:孩子并不是不乖,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一些重要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没有孩子不乖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被看见;也没有所谓的偏差行为,那是孩子爱的呼唤。
有多少时候,我们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孩子打碎一只碗,可能得到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备,而如果是一位成人打破一只碗,可能你只会轻声说“小心哦”。
孩子胃口不好,不想吃饭,通常我们都不允许,而换作大人则无所谓。甚至孩子想穿或不想穿某件衣服,都需要得到我们的允许。
孩子发表某个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我们就启动说教机制,如果是对成人,我们则有可能一笑置之。孩子的行为我们不接纳,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乖”的标签,但我们极少会说某个大人“不乖”。尊重孩子,有时就只是简单的不评判孩子,不把孩子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
2. 当孩子说“我害怕”

当孩子说“我害怕”时,通常你无意识的反应会是什么呢?
“不要怕。”
“没事的。”
“这有什么好怕的?”
“男子汉大丈夫,这也怕?”
“要勇敢!”
“胆小鬼,长大了怎么办哪?”
“没出息。”
……
以上所有这些反应都来自无意识的头脑,不是在传递害怕是不好的,就是在否定孩子的真实感受,甚至有些反应是在嘲笑孩子,令本来就害怕的孩子更无助。你也许想说,孩子害怕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小事。一颗糖,他就能伤心好久;一句话,他就能大哭一场。一件你看起来觉得不需要怕的小事,在孩子那儿,害怕的程度可能远超你所想。如果孩子不被允许表达他的感受,由感受产生的情绪能量就会被压抑下来。
未被表达的感受哪里去了
未被表达的感受会衍生成情绪,而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当我们生气时,愤怒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哭泣时,悲伤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开心时,喜悦的能量在流动;当我们害怕时,恐惧的能量也在流动。
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会通过抖动身体来释放恐惧的能量,比如兔子或小鹿遇险逃跑。当确定安全后,它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抖动身体,将恐惧通过抖动释放出去。
但是人没有这个功能,或许是因为人可以通过表达释放出恐惧。遗憾的是,我们通常的反应都是否定孩子的感受,都是在告诉孩子害怕是不好的。于是,表达害怕的通道被堵上,恐惧在孩子的身体里储存了起来。
我的一个朋友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在一次很深入的聊天中,她层层剖析,那个害怕的核心居然来自她老家的一片竹林,她小时候对那片竹林的入口感到极其恐惧。
我的女儿在四岁左右经历了一次严重呕吐,当时的我什么都不懂,想当然地压抑、否定她的感受,以至于到现在,她都非常害怕呕吐的感受。
那些生活中的不安和焦虑,追根溯源,其实都源自童年里“很小”的事情,源自那些未被表达的沮丧、紧张和害怕。只是我们为了生存下来,把这些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潜意识对人生的影响高达95%~99%。
当孩子说害怕时,如何回应
完形心理学里讲到,接触被中断就会形成伤口,所以完形治疗的原理就是恢复接触,完成未完成事件。所谓疗愈创伤,简单来说,就是回到当初的场景中去,恢复接触,表达当时的感受,让能量完成它的旅程,而不是卡在那儿。
如果不想让孩子储存这样的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否定,帮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孩子需要一遍遍地表达来释放这样的能量。
小满格三岁时,有几件事情让我很受触动。孩子经历了一连串的惊吓——打针、近距离的超大鞭炮声、大哥哥的鬼脸。在这期间,家人不断地允许她表达,也帮她表达:“嗯,你很害怕,你不喜欢。”几天后,她跟我说:“满格害怕哥哥,哥哥放鞭炮(当时并没有人在放鞭炮)。”我回应:“嗯,你不喜欢哥哥放鞭炮,你害怕。”她接着说:“哥哥已经不在这里了,哥哥走了。”那一刻我知道,她通过不断的表达,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了。
元宵节晚上,到处是超大声的鞭炮响,妹妹甚至还因此报警。但是除了在一开始听到时被吓了一跳,小满格几乎不害怕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了,该干吗干吗,不再受影响。
西安的一位妈妈,面对孩子因呕吐而害怕吃东西时,不断同理孩子,最后孩子慢慢地从恐惧中走出来,逐渐开始吃东西。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情绪是在被压抑后才成为洪水猛兽的,不要因为我们对负向的情绪充满了评判和投射而压抑了孩子的表达。从评判的头脑中走出来,允许和同理孩子的情绪流动,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