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财富自由之路——24.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价格()

虽然我们已经讨论过,相对“估值”来看,“价值”才更重要,但在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在决定我们的价格(估值)?
最重要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我知道你想到的可能是“你的价值”——只有成长才能不断增值。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还真不是它。再想想,实际上有更重要的因素存在。等我揭晓答案之后,你可能会觉得:“啊!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呀!”可问题在于,只是知道没有用,因为你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忘掉”……
这是个很好玩、很普遍、少有人认真思考却值得注意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会一不小心就忘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学过的知识,我们只是在大脑中建立了模糊的印象,如果不经历不断重复、不断应用、不断反思,最后融入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那个“学过的知识”就是没用的。“知道”仅仅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做到”,那是极其遗憾的事情,因为你终生不会知道那个“知识”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它会给你带来多少改变,不知道它会给你的命运多少影响,你不会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
只是“知道”,在每个人身上的日常表现就是“一不小心就忘了”。】
一个人给自己买手机,用它与这个世界产生更多、更好的联系可能是更重要的吧?其实,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可是你看看周围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人正在用手机全方位切断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真正联系——真可怕。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点,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可我看到的现实是,大量的年轻人不愿与这个世界发生真正的联系,他们宁愿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除非生活所迫。好像大部分人都没有与周边的人或物发生真实联系的欲望与方法,遇到人他们不由自主地躲闪,或者发生很不自在的联系。为什么?在中国社会环境中长大的这一群人,大量地出现社交困难症,我也在其列。我们从小得到的多是负面反馈,这使我们“很受伤”,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宁愿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问题是,几乎没人在没有问题的环境中长大,虽然“受过伤”,但还是要长大,那就必须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引导自己,这没有什么可怜的。】
人们在各个领域都有这个倾向:动不动就忘了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现在,回到原本你就应该知道的答案上:
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
【应该时刻把“需求理论”放到自己脑子里,努力去做最被需求的事,努力成为最被需求的人。】
千万不要以为价格和成本直接完整相关,其实它们只是间接部分相关。人们出钱购买一个产品,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那个产品的制作成本有多高。(所以,了解大众的刚需最重要,这个“刚需”不一定是大众实际的需求,可能是“大众以为的刚需”。)假设你有一个产品,在我购买它之前,你的一切成本都和我无关,你的情怀也和我完全无关;我不会用你的成本来衡量我用多少钱来买,衡量我该用多少钱来买的主要标准实际上是我的支付能力——依然与成本无关。另外,如果我是为了情怀而掏腰包,那么我的支付行为应该称为“捐赠”,而不是“购买”。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的绝望其实都有一致且清楚的解释了。
——天呐,我这么努力,我这么勤奋,可为什么还是这么惨?!
也许很无情,却是事实: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你。
【振聋发聩!是的,不要急着喊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还是这么惨。到这里,你应该问自己一句:这个世界需要你吗?如果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你凭什么要价呢?在向这个世界索取更多(名利、金钱等等)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世界凭什么给你?如果你成为被这个世界需要的人,需要等程度越高,世界给你的回馈自然越高,不是吗?】
做人,就要做最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做产品,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产品……这是很朴素的道理,也常常是“一不小心就会被忘掉的最重要的原则”。
【人人都想从这个由人组成的世界中获得更多,名也好,利也好,那么方法很明确了,做最被这个世界需要的人,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自己手上的工作做起。】
你如何才能变得更值钱呢?
答案很简单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刚才提到这么一句你可能没太在意:
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
现在你反应过来了吗?为什么少数人明显比大多数人更幸福,而且幸福程度高出很多?解释很简单:
他们与这个世界有更强的联系。
更为清楚且深刻的解释是:
他们身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我要问自己了:我身处的世界很需要我吗?我可以被替代吗?】
那个世界需要他们,于是,那个世界自然而然地会更重视他们,甚至不惜高估他们——就这么简单。
被真正需要是很难的事情,否则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呢?只要做到真正被需要,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可能因此烟消云散。
你给老板打工,如果对你的老板来说,你在给他打工的人里是最有用的那个,那么你的收入、你的待遇一定是最高的——跑不了。你谈恋爱,如果对你的恋人来说,你是最有用的那个(而不是肤浅地“觉得最重要”),那么他就不仅仅是爱你那么简单了,他最终一定会“离不开你”——跑不了。你做产品,如果对用户来说,你的产品是最有用的那个,那么你的产品最终一定是最受欢迎的——跑不了。看看QQ、微信、支付宝就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在移动端用户最多?因为对那些用户来说,它们最有用——就这么简单。
【这个世界上无数例子一再证明,最被需要的(最有用的)最终一定是最被重视的。这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如果你觉得“成本决定价格”,那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惜一切代价”去做事——当然,你也更可能成为“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从没感动过”那种类型的幽男怨女。
【重读财富自由之路——24.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价格()】【记得以前我追一个女孩,拼命对她付出,以为自己对她好,把自己都感动了,结果是“你是个好人”,现在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根本就不知道她真实的需求是什么,也就没有根据这个需求去努力成为她最需求的人,这时候的我就是那种典型“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从没感动过”的人。自己做了很多,把自己都快感动了,自以为很努力,却没有想过这是不是最被需要的,是不是有用的。所以,做事不是以“努力程度”、“做事多少”来论,而是有没有把事情做在“点子上”,这个“点子上”就是指最有用的。
这么说来,我必须对我日常的工作进行反思,我努力在做的那些事是不是最被需要的?我做事情有没有做到点子上?洞察需求是必须要下的功夫。】
如果你反应过来了,明白原来真正决定价格的是需求,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你需要为之努力的完全是另外一个方向
【对我的生活和工作很有启发意义,俗话说,做事要做到点子上,什么是“点子上”,就是“满足最关键最重要的需求”,否则就是无头苍蝇,做得都是无用功。】
在我个人的世界里,我对这一点有极为清晰(也可能是更为清晰)的感受。前面提到过,我天天琢磨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是否真的有用【我是不是应该天天琢磨,我做的事情是否对别人真的有用?】,其实就是“需求决定价格”这个价值观的彻底实践
由于“对别人有用”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再写作过程中甚至放弃了大多数的修辞,只留下不可或缺的两种对比——类比和排比。“文笔”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它对我的读者来说根本不重要。对我的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我花时间、华经理、甚至花金钱读到的东西,最好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变化(这是“有用”的另外一个说法)。比说修辞了,有时为了达到“真正对读者有用”这个目的,我连传说中必须要有的“简单清楚的结构”都放弃了,且不惜付出被认为“啰嗦”、“重复”的代价——因为有些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通过反复陈述才能说清楚,从而让读者弄明白、做得好。
【“需求决定价格”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有价值的方法论,这就是实践和应用,从而举一反三啊。】
这么多年来,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个价值观为我带来了多大的收益和幸福。
让我们稍微聚焦一下。先聚焦到自己的生活上。我们身处的世界,其实主要是由人构成的。当我们希望被身处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时候,只不过是希望被身边的人(准确地说,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真正需要。
那么,你就要花时间琢磨一下:
他(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我是那个能满足他(他们)需求的人吗?
如果我能,我又没有必要成为必需?
如果我不能,我怎样才能?
有必要一定由我去满足他(他们)的需求吗?
……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看似简单甚至很多人干脆认为“没必要”的问题呢?事实上,很多人(绝大多数人)从未认真思考过。他们只会在被告知自己不被需要的时候恼羞成怒,却从来不知道结症究竟在哪里。
【那些人只不过思考了我们没思考过的问题,并进一步践行了他们的思考结果而已。这难吗?说难,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很难,因为绝大多数人没有“向自己提问并深入思考的习惯”,对他们来说,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行为,更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说容易,也容易,对那少数人来说,遇到事情,不断向自己提问,不断思考,不断寻求答案,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习惯而已。问题是,我目前是前者,如何转变称后者?没有他法,刻意练习,一遍遍尝试、重复,不放弃而已,从跌跌撞撞到健步如飞,如果不经历那个“拖着步子,不怕摔倒,不停练习”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挺深刻的。很早我就知道所有“有趣的人”都是被需要的,可当我认真问自己:“有必要一定由我去满足这个需求吗?”我得到的答案是:“真的未必”。转念想想,“做一个被认为有趣的人”和“自己活得有趣”真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不仅如此,为了做到前者,后者还常常受到损害。对我来讲,这多少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我早早放弃了那个方向,然后“瞬间”发现,原来有很多人特别擅长“被认为有趣”。如果这世界真的需要他们,那么已经存在的“他们”也足够多了,多我一个或者少我一个根本无所谓。于是,我更觉得自己的选择比较合理了。
【经过深思熟虑,做出自己的选择,命运(至少是部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有一点就是:从“需求”出发,不管是“真的需求”,还是“觉得需求”,我们都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真相
例如,星座这东西在我的世界里是“没用”的,甚至是“没必要存在的”。但睁开双眼,看看大千世界,有那么多人讨论和研究这个东西,甚至按这个东西的“原理”去指导自己的选择。这个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我如何作想,星座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大需求的(不论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所以,我即便不信星座,也没工夫“讨厌”星座。
【我们有自己的相信和选择,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个世界众多人的选择,我们不一定认同,但当大量的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我们不得不重视,并且利用这个大多数人“以为的需求”去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没工夫讨厌客观世界,我们接受它的一切,虽然并不一定同意它。】
这种思考的结果,通常被含混地描述为“有修养”。对这个世界越清楚的描述就越有指导意义,并能让我们有所依据地做出判断:而那些含混的描述,常常让我们“不知其所以然”。有了这种清楚的描述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显得“有修养”了,因为我们很清楚:我们的“需求”是我们的,别人的“需求”是别人的,我们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不仅不一定相同,也常常没必要相同。于是,我们没必要把时间耗费在这种“必然的不同”上——随它去吧。显然,这种选择是不需要耗费许多年就能“修炼”出来的,不是吗?
【世界是多元的,人是多元的,人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里涉及到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这个世界里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观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是对的,我该如何面对这种矛盾?】
拿出你常用的本子,写下一句很朴素的话: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最被需要的事情,那么你就是最被需要的。我们已经讲过,“最被需要的”实际上总是被高估——这是几乎永恒的现象。
人们在提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换位”的对象通常是指另外一个人。我在提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换位”的对象通常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整个世界。你要深入思考的,不仅是站在对面的某个人会怎么思考,而至少是“这一类人会如何思考”,甚至是“大多数人会如何思考”。毕竟我们刚刚讨论过:这世界主要是由人构成的,你了解的人的类型和数量越多,你对这个世界就越了解,你就越容易明白这个世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要思考“这个世界里的大部分人在想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马克吐温说得好: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你所浸润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习惯决定了现在的你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是经过不断探索、筛选选择出来的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