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苹果小米都在加码,这门曾让谷歌跌倒的万亿级生意到底是什么?( 二 )


但是,概念视频有多美好,现实的幻灭就有多大。
在实际应用中,Google眼镜的屏幕成像效果并不理想,可视区域很小,续航短且发热严重,应用生态不完善,一些功能的实现还需手机配合。而且其划重点的拍照、录像功能遭到公众出于隐私保护的抵制,产品一度陷入舆论漩涡。以及,作为一款面对消费者的产品,其1500美元的定价让人望而却步,成为极客和科技迷的小众玩具。
2015年,Google宣布停产这一形态的眼镜产品。
m苹果小米都在加码,这门曾让谷歌跌倒的万亿级生意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Google眼镜宣传片中,通过眼镜视频通话成为可能 图源:Google官方视频
其实谷歌眼镜还并非真正的AR眼镜,实质上是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和操控设备的结合体,概念更像是把一台手机屏幕缩小放置于眼前。
科技巨头对于任何有可能代表“未来”的事物都不愿掉队,纷纷争抢这张船票。
Microsoft的Hololens是一款AR眼镜的开山之作,或许是目前业界最高水平的体现。第一代Hololens诞生于Google眼镜停产那一年。Hololens重达600g,比起眼镜,更像头盔。
Microsoft选择的路线与Google产生明显分野,若说Google想让眼镜承担智能手机的一部分功能,Hololens则想完成更多。Hololens搭载基于Windows 10系统全新打造的全系操作系统Windows Holographic,可以将图像投射到空中和周围物体上,用手势、语音均可操控。在光学显示方案上,与Google眼镜的棱镜反射技术不同,采用了全息波导技术,可以将光学镜片做的更薄更小,色彩还原更真实,当然,工艺难度和成本也更高。
而且,Hololens定价3000美元,一开始就面向开发者发售,然后逐步面向企业级市场开放,且暂时没有看到近年会向消费者开放的计划。2019年,Hololens 2面世,相比上一代,升级版重量更轻,视场角更大,显示像素更高,允许双手手势操控,而且加上了眼球追踪技术。
m苹果小米都在加码,这门曾让谷歌跌倒的万亿级生意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Hololens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级用户,比如在医疗场景可辅助手术 图源:Microsoft官方视频
社交巨头们也在打一场XR技术军备竞赛,新的终端设备、交互形式会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它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Facebook被Snap抢了先。
Snap今年5月发布了最新版本的Spectalces,也是其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R眼镜。此前,自2016年开始,Snap就迭代了三个版本的Spectacles。但与其说是智能眼镜,前产品更像是一台与Snapchat深度绑定的第一视角摄像机而已,所谓“所见即所录”。因为功能的局限,硬件的相对简单,Snap的眼镜产品可以在设计上做到时尚和酷,与普通太阳镜相似。之前的“鸡肋产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反馈,据商业媒体Bussiness Insider报道,初代智能眼镜让Snap亏了4000万美元,购买回去的用户大多都没坚持使用超过1个月。
但是持续的迭代给本次AR眼镜打了基础。面向开发者的新版本Spectacles允许使用者在Snap的Lens Studio开发平台上进行设计,并将设计好的虚拟图像显示在物理世界中。
m苹果小米都在加码,这门曾让谷歌跌倒的万亿级生意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SnapSpectalces可以达到的显示效果 图源:Snap官方
相比之下,Facebook虽在VR头显Oculus Quest 2上大获成功,又有CEO扎克伯格对XR的坚定拥护,在AR眼镜上的进程却慢了一步。与雷朋合作出的新品Stories基本上与华为之前与Gentle Monster合作出的智能眼镜如出一辙,和AR关系不大,是款刷存在感的网红时尚单品。
另一波出AR眼镜的势力是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厂商。
AR肩上背负着“颠覆智能手机”的期许,谁都怕掉队,成为新时代的摩托罗拉。在供应链、软硬件、品牌力都极具优势的手机品牌提前卡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