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他清清瘦瘦的,个子很高,在几位老大爷中很显眼。
之后,我走进了这位老人与古寺的故事。


在理县采风的第一站,桃坪镇古城村,当地负责人推荐几位老大爷为我们介绍村子的历史。
“他们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家,对村子很了解。”负责人口中的几位大爷出现在我们面前,有的戴着帽子,有的头发斑白,但都面容和善,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和这个村子一样,古老,静默。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老人们 打过招呼后,我发现那位高个子爷爷比较主动,我便和他攀谈起来,得知他姓王,我便称呼他王爷爷。
“我们这里的土房子都几百年了,住了好多代人。我小时候,这个房子就在这里。”站在进村入口的小坝子,王爷爷指着旁边石木结构的老房子说。
“2008年地震,村子受大很大的影响,村民都搬到下面公路边住了,政府补贴修建的安置点。”跟着王爷爷的步伐,我渐渐深入村寨。
“王爷爷,村里的人主要姓什么呢?”
“姓张、蒲、任的比较多,其他的也有。”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村子一角 “王爷爷,村里的樱桃树是一直都有么?”老房子旁边挂着硕果的樱桃树引起我的兴趣。
“樱桃树一直都有,是我们当地的土樱桃。这几年,政府引进了很多外地樱桃,又叫车厘子,大颗大颗的。”在王爷爷介绍时,两位中年妇女提着半桶樱桃从底下梯子走过来,有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其他人在负责人带领下先去了寨子上面,我和另外两个年轻人在王爷爷带领下,来到了太平寺。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寺庙全览 太平寺在小路斜坡转角处,不像我之前见过的巨大山门,这个寺庙小小的破旧的门让我觉得与众不同。
王爷爷从裤兜里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门带我们进去。门口一个小小的坝子,长了青草。跨过门槛,进到一个类似天井的地方,再跨过很高的门槛进到正殿。
荒芜,破旧,古朴,窄小,是我对这里的第一感觉。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王爷爷站在门口 “以前香火还是很旺哦,2月19、6月19、9月19时,大家都来这烧香拜菩萨。可惜地震后,人们就很少来了。现在政府把这里保护起来。”王爷爷指着房梁高处的字,“这个年代很久了,还刻了字,太高了,看不太清楚。”
王爷爷说,这个寺庙得以保存,是当年大集体时期,作为仓库使用。
佛像、香烛都蒙了灰,显得落寞,我们的到来或许增加了几分生机。
“十几年前,有个老板说来投资搞旅游,后来又没成功。我就义务把寺庙看护起来。请人捡瓦,修补柱头,一个工人一天40块呢。”
“钱从哪里来呢?”
“卖香烛的钱,大家施舍的功德钱合起来嘛,用于庙子的维修。这几年,大家都不怎么来了,也没得钱,都不晓得咋个办?”王爷爷叹着气。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蒙尘的香烛纸钱 “这里以前有一窝古树,很大。”王爷爷在门口的天井处张开手臂比着。
“树去哪里了呢?这两棵是什么树?”王爷爷说的古树不见了,我对天井处的两棵小树感兴趣。
“这两窝是白腊树,十几年前我栽的。每天浇水,长得还快。”说起自己的种树,王爷爷的口中充满自豪感。
“门口这石榴树,也是和白腊树一起栽的。”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寺庙一角 看到树上开着花,挂着些果,我问这个果子能吃不。
王爷爷伸手扯了一个果子下来,说这是去年的果子,内囊都空了。
石榴树小碗粗,绿叶繁茂,开着火红的花朵,枝叶跃过外墙,蓬勃生机。
走的时候,我们先出来。王爷爷微微驼着背,锁门,那一刻我感到深深的失落。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锁门的王爷爷 这一锁,何时才能打开呢?
曾经香火繁盛的古庙,此刻如此寂寥。
王爷爷今年已经78岁了,他守护了古庙十余年,无怨无悔,可他毕竟老了,能再守几年呢?
淡淡的风,矮房顶上白色的龙须花正开得热烈。这些破旧的土房子上开出的花朵,令我感到欣慰。
即使地震损毁,社会变迁,这个古老的羌族村寨变得寂寥,但它依然在风中坚守。
恰如王爷爷种下的石榴树,在五月开着火红的花朵,洋溢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种石榴白腊树、守护古寺十余年的老人——记古城村的王爷爷
文章图片
王爷爷与石榴树寺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