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文章图片
01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是一切气质的底色。无论在哪里遇到一个外表不干净的人,人们都会心生不悦,保持距离。所以,一个人看起来干净与否,直接关系到他的人际关系。外表干净者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内心干净者,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所以,干净的人知世故却不世故,历经沉浮坎坷,却坚守信仰,见惯人情冷暖,却依然保持赤诚和善良。
为什么我们说“干净”而不说“清洁”呢?因为“干净”是指人的内心或身体,以及身体以外的任何物质,而“清洁”只是指物质的外表。所以,清洁没有干净那么深的内涵。外在的干净清爽,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只需要一种执着细致的生活态度。因为干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信仰虔诚的一种体现。
那些经常保持外表干净的人,心中装着别人,他用干净的方式给了所有人最大的尊重。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把自己当成一块璞玉,经过切、磋、琢、磨,变得温润,变得璀璨,干净而宝贵。
一个有魅力的人,首先他的心灵是干净的。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干净的,如一杯纯洁无瑕的清水,通透、澄澈,让人心生怜爱与美好。往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欲念也随之滋生,心灵上便沾染上了各种各样的尘埃,这杯水就开始变得浑浊,心灵就体会不到岁月静好,人便越来越浮躁。
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一生保持与世无争品格,她遵循的便是心灵要干净这一条原则。所以,她出入名利场,却不会趋炎附势,只是保持读书、写作,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每次出了新书,也从不大肆宣传,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心灵不干净的人,一生都在追逐泡泡,当他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砰”的一声,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像杨绛先生这样一直能保持心灵干净的人,的确很少,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尤其文化人,只有当他有一颗赤子之心,不追名逐利,才能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写好作品。
万物皆有灵,而人为万物之灵长,心灵是干净还是污浊非常重要。这不但决定了其品质和格局,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努力方向。一个心灵干净的人,他的身上散发着清香;一个心灵肮脏的人,不洁之气会不断地往外渗透。心灵一旦被污染,人就不会单纯,包袱就越背越重。随之而来的是惶恐、烦恼、愤怒,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人生沉沉浮浮,心是最关键的地方,心一旦被污染了,人便经不起私欲的考验,这时生活必然是苦闷的。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地不单纯。”只有心灵干净的人,才是淡定的、坦然的,心中才无挂碍,才有魅力。真主说:“真主只以这应许对你们报喜,以便你们的心境因此而安定。援助只是从万能的、至睿的真主那里降下的。”(3:126)
其次是有一个干净的圈子。有些沉迷在不干净圈子中的人,纵然天天把酒言欢,也驱不散内心的孤独感。在这样的圈子中,人很难保持身心健康,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来,令人讨厌和反感。因为他要在这样的圈子里混,就必须附和那些垃圾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干净的圈子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那些杂乱臃肿、可有可无的圈子,不会对人生产生任何益处,还有可能把原本有序的生活节奏搞乱,使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我们虽然需要社交,需要跨界交流,从政商界到文艺界,都需要一些好朋友。但前提是干干净净的,不是鱼龙混杂的。
前些年有些人风光的不得了,经常前呼后拥地出入高档会所,觥筹交错称兄道弟,后来媒体一报道彻底完了。因为他们出入的是充满尔虞我诈的混乱圈子,并非干净之地,最终带给他们的是加倍的惩罚。真主说:“让不信后世之人的心,倾向他们的花言巧语,而且喜欢它,以使他们干他们所犯的罪恶。”(6:113)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学会取舍,舍弃那些无用的社交,虚假的饭局。即便保留一些圈子,也应该是干净的,宁缺毋滥。优化社交圈子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无益的圈子,需要付出心力交瘁的成本,却不会有实质益处;干净的圈子也许没有利益,却也不会招惹是非,纯粹是精神上的互补,所以也充满了温馨。
第三是外表的干净。人们本能地愿意相信,一个衣着干净的人,内心必然是美好的。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必然有着一颗严于律己的心。人干净了,心才可贵。一个人无论有无才华,只要他的外表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就容易让人走近,人们愿意接纳他,他便能收获好的人缘。
可以说,干净是一个人行走在社会上的名片。真主说:“你说:‘污秽的和干净的完全不一样,即便污秽的数量很大,使你赞叹。’有理智的人啊;你们当敬畏真主,以便你们成功。”(5:100)岁月如洪流,裹挟了太多杂质,若不懂得清理,便会充满污垢,让人不忍直视。
一个看起来缺少干净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一个缺少修养的人,也是一个不懂雅趣之人。《菜根谭》中有一句,“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由此可见,古人眼中的风雅,并不是豪华的别墅或华贵的服饰,而是很简单的两个字,干净。
通过看一个人的衣着、语言、行为,就能大致判断出他的灵魂是否干净。穆思临的家是干净的,寺是干净的,因为天堂是干净的,只有干净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所以干净是信仰、勤奋、上进的标志;肮脏是隐昧、懒惰、落魄的迹象。真主说:“(那是)常住的乐园,下临诸河,而永居其中。那是干净之人的报酬。”(2:76)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文章图片
02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杰出的剧作家,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曾经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干净,不只是让外表看起来整洁,更能让深层次的智慧散发出光芒。干净的人,与人交往时会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第一印象效应”中称: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的产生只需要7秒钟的时间。在这7秒之中,对方观察最多的,也是对第一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的外在形象,具体地说,就是看衣着是否干净整洁。所以,那些外表干净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和信任,容易取得沟通、谈判,协商,劝诫等方面的成功。
日本有一个街头实验,非常著名。据说让一个把皮肤弄得脏兮兮的,发型邋里邋遢的女生站在街头,向路过的人提出帮助的请求,她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带钱。”甚至有些人都没有给这个女生说出请求的机会,而是在她还没有靠近时,就远远地躲开了。
她尝试了很多次,最终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而当这个女生洗干净了脸,梳好了头发,干干净净地站在街头,再次向人们提出帮助的请求时,得到的答复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有没有钱的人,都对她彬彬有礼,有些人会停下脚步关心地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帮助她,并且态度极其友善,甚至还有人热心地留下了名片。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社区,干净,总会能吸引到人们的目光,并且给自己带来好运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曾做过类似的测试:让一个6岁的小女孩,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进入餐厅,周围的人都友善地对她表示欢迎,有的人还会抱抱她,甚至讲笑话逗她开心。
然后给这个小孩换了一种打扮,当她穿着破旧的脏衣服再次进入那个餐厅,这时,刚才的笑容都变成了冷漠和嫌弃。一位女士护住了自己的包,一位男士要求服务员立马把她带出去。由此可见,同样一个人,因为形象有所不同,得到的待遇也会是天壤之别。
当一个人外表干净,衣着整洁,别人都愿意相信他是积极的、美好的、善良的、有素质的人。如果邋里邋遢,身上脏兮兮的,哪怕再有才华,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就曾经因为通宵读书,来不及梳洗装扮而出门,导致“衣裳肮脏,须发纷乱”,被上司误以为他晚上在寻欢作乐,不是正派人,而对他产生了偏见。
因为干净的外表,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好感的第一步。所以易思俩目非常重视干净。任何人到了穆思临国家,第一印象是干净。人穿的干净,房子干净,寺院更是干干净净的,这与别的庙宇烟雾缭绕,薰得人进不了门截然不同。虽然重才不重貌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干净与卫生是永远不过时的美德。这就是古人所说秀外与惠中的道理。
今天,每个人都会“以貌取人”,即使嘴上不说,也会默默赞赏仪表干净的人。我们要修一颗求简、干净的心,才能清清白白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处世。要知道,人的外貌是真主造化的,身体发肤受父母之遗传,自己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自己的身体和环境干干净净的。一个人的邋里邋遢、古里古怪,惹人讨厌,责任全在自己。
顾城写过一句诗:“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得干净。”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做出多少成就,拥有多大的名气,而是要活得干净、清白、自尊。试想一下,一个衣着脏乱的人,谁能看得起他呢?而穿着一身得体干净衣服的人,一举手一投足虽然做不到多么优雅,但至少不会让人讨厌。
虽然说一个人的气质很重要,但干净的衣着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从而培养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容貌不一定要好看,但是一定要清爽;衣着不一定要名贵,但一定要整洁。
外表干净,可以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加分。但内心干净的人,更容易受人尊敬。首先我们要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回报给我们幸福与美好。当我们的内心不被名利所惑,不让为了短暂享受的苟且侵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恪守信仰,坚持原则,真主一定会慈悯我们。
我们不仅要使自己的心灵干净、圈子干净、外表干净,环境也要干净。一个藏污纳垢的环境,不仅会滋生细菌,影响身体健康,更容易给人带来消极的、抑郁的心理暗示。当我们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不要出现动物图像,天使也愿意多次光临。每天傍晚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这些看似小事,其实都能滋养心田,给人以满满的幸福感。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文章图片
03 每逢主麻日,早晨朋友圈里的祝福图片如雪片般地飘来,群里还有暖心的红包分享,其实还有一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在悄悄地进行着,并没有声张,那就是洗大净。这是穆思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传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这个习惯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着。
大家知道,我们礼拜之前先要洗个小净,但洗小净的前提是身上要有大净,俗称“带水”。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洗过大净的人,洗小净是没有作用的。小净必须在大净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洗过大净的人,只要没有遇到特殊情况,大净一直都在,如果“破水”了,那就需要重新洗一次。
大净是阿拉伯语乌苏里 “?????” 的意译,原意为全身清洁,一般是指用干净的水按顺序洗完全身。这个规定是根据经典明文制定的。真主说:“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应当洗全身”(5:6)
具体而言,凡是发生了以下这几种情况,大净就失效了,需要重洗。一是夫妇房事;二是梦遗; 三是妇女月经; 四是妇女分娩。凡是发生了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项,就需要重新洗大净。洗大净之前先要举意,也就是说心中要明确,为什么而洗,是洗大净,而不是一般的“洗澡”。
以上这几条是基本的,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应该再洗一次大净。例如,带大净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周为宜,最好在每周五的主麻聚礼前洗一次。所以,各地的穆思临几乎都有在主麻日“换水”的传统。
洗大净其实很简单,漱口,呛鼻,然后从上到下洗净全身就可以了。洗好大净后,就算是有大净者,“带上水”了,就可以参加任何一种教门仪式,也可以捧读经典,进清真寺大殿内等。否则,就被认为是“不洁者”,这些活动不能参加。
从表面上看,洗大净是清洁身体,其实意义很深刻,是一切功修的前提条件。作为穆思临,我们平时一定要带着大净,这样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能求得平安。所以,大净也是一种“盔甲”,可以保护我们。由于带大净者外出身体是干净的,所以不会受到恶魔的侵害,不会得莫名其妙的怪病。
另外,新入教的人需要洗大净。圣训集中记载,盖斯·本·阿绥传述:他说:“我来见穆圣想要加入易思俩目,他让我用掺着槟枣的水洗大净。”欧赛姆据其父亲库赖卜由其祖父传述:他见到穆圣说:“我已信仰真主了。”穆圣对他说:“你剃掉隐昧者(标志)的毛发。”另一人告诉我:穆圣对同他一起来的另一人说:“你剃除悖逆(标志)的毛发,并做割礼。”
最近我们看到一些空难事故的视频画面,内心非常惊恐,感悟良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外面奔波,谁也避免不了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真不知道意外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只要我们身上有大净,保持自身的干净,即便突遭不测归真了,也是洁净之身。
其次是小净。当我们有了大净之后,在每次礼拜前还要洗小净,除非上次洗的小净没有坏。当然,刚洗完大净,如果没有大小便过,也不用重复洗小净,可以直接礼拜。洗小净是经典明文规定的。真主说:“信仰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手至两肘,当抹头,当洗脚,洗脚至两踝。 ”(5:6)
洗小净之前须先有明确的举意,表明自己是在洗小净,而不是平时的“洗漱”。洗小净也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因为我们这里人大小便后不洗,所以在洗小净之前,先要”净下”,也就是洗大小便处。穆思临国家的人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洗了这两个部位。所以,他们洗小净直接从洗手开始,而我们则要“补课”。
洗小净的顺序是:一、洗双手;二、漱口(刷牙更好);三、呛鼻,水吸入鼻腔,再擤出来;四、洗脸,自发际至下颏,左右至两耳根; 五、洗双肘,先洗右、后洗左。水流至两肘拐; 六、抹头、摸耳、摸脖子:以手沾水摸头、食指沾水摸耳、湿手摸脖颈,一次完成; 七、洗脚:先洗右脚,后洗左脚。包括脚趾缝、脚心、脚背,直至两踝骨。
经常洗小净的人,或者在身体干净的情况下,每个部位洗三次为好,这是圣行。当然了,对于那些平时干重体力活的人,或者工作环境灰尘大的人而言,应该以洗净为原则,不要拘泥洗几次。当然也不要过分地反复多洗,以免浪费水,这是被禁止的。
洗完小净,就可以进大殿礼拜了。但是,要保持小净不坏,就不能发生下列情况,否则,小净就失效了,需要完整地再洗一次。一、小便、大便、放屁等,身体有排泄物出来;二、 身体任何部位流血、流脓等;三、 呕吐;四、睡觉;五、疯、晕或因服食药物或饮用麻醉剂而失去理智;六、 拜中大笑;七、 夫妻赤身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洗大净还是洗小净,水一定要干净,要记住能喝的水不一定能洗,但能洗的水一定是可以喝的。洗的时候要遮挡隐私部位,中途多念祈祷词,不要说闲话。小净洗完后如果没有破坏,就可以一直保持,但时间不能宜太长,尤其大小便不能强行忍着。一方面对身体不好;另一方面,强行忍大小便,实质上小净也失效了。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文章图片
04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穆圣说过,干净是信仰的一部分。所以,干净是易思俩目的主要特色。大小净是一个外在干净的保障;一天五次礼拜是心灵干净的保障。关于干净,《奈萨仪圣训集》中有这样的一些记载,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走进一个墓地说:“愿真主赐予你们安宁,归真的穆民们啊!蒙主佑助,我们不久将加入你们的行列。我确实希望看见我的弟兄们。”
大家说:“真主的使者啊!难道我们不是你的弟兄吗?”穆圣说:“你们都是我的挚友,我的弟兄们是那些尚未诞生者,我将在仙池畔迎侯他们。”大家说:“你怎样认识在你之后诞生的稳麦?”穆圣说:“请你们告诉我,如果有人在一群黑马中放一匹雪白的马,你可以认出来吗?”大家说:“可以!”穆圣说:“由于洗小净,在复生日,他们的眉心发光,四肢洁白,我将在仙池畔迎候他们。”
恕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见比易思俩目更讲究卫生,更强调干净重要性的尊教了。宰德·本·哈立德传述:他说:“我听真主的使者说:‘如果不是怕对我的教民造成困难,我必命令他们每番拜前必须刷牙。’”艾布·胡莱赖说:“我看到宰德坐在清真寺里,他的耳朵上——那是书记员用来放笔的地方——夹着牙刷,每当站起来礼拜前,它就用它刷一下牙。”
礼拜要有小净,有些人为了带小净而憋尿,这却是不对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中记载,阿卜杜拉·本·艾尔盖姆传述:他去朝觐时和一些人同往,他领着他们礼拜,有一天当他站起来准备礼晨礼时,他说:“你们一人上来领拜(他要去厕所)。我确实听真主的使者说过:‘你们谁要去厕所时,而拜功成立了,让他先去厕所。’” 意思是不能憋着大小便礼拜。
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对确信真主与末日的人不宜的是:他憋着尿礼拜,除非解便重洗;不经人们的许可而率众礼拜;也不可专为自己祈祷,若那样做了,他已欺骗了人们。”
据《穆思临圣训实录》中记载,嘎西姆·本·穆哈麦德的兄弟传述:我们曾在阿伊莎家时,有人把饭端上来,嘎西姆就站起来去礼拜,她就说:“我听真主的使者说过:‘当饭端上桌子时,不要礼拜。憋着前后窍的污秽物也不可礼拜。’”
由此可见,干净贯穿着穆思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防止衣服溅上尿点,穆圣禁止男人在没有小便池的地方站着小便。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路过两座坟墓,他说:“他俩正遭受刑罚,并非(你们认为的)大罪导致的:这两个人只不过是小便不检点,以及搬弄是非。”
阿卜杜·拉哈曼·本·哈赛奈传述:我和阿慕尔·本·阿绥去穆圣那里,他拿着一个皮盾护住自己的身体,然后小便,我们就说:“你们看他像女人一样小便!”他听后便说:“难道你们不知道以色列后裔中的一个人所遭遇的吗?以前他们当尿溅到衣服上时,就溅尿处剪掉,而他却没有那样做,所以,他在坟墓中遭受刑罚。”
根据这些圣训,穆思临的干净不是一句口号,是落实在生活细节中的操守。前段时间有人批评别人裤腿太长,其实,无论是裙子还是裤子确实不能太长,要防止被地面上不洁的东西污染,但是也不能太短,影响整体着装美观,让别人看着不舒服。
在《艾布·达乌德圣训集》第383段中,哈米黛传述:我问圣妻乌姆·赛莱迈:“我徒步经过一污秽之地,我的衣边很长。” 乌姆·赛莱迈说:“真主的使者说过:‘其后的(干净地方),是对它(衣角上的污秽)的清除。’”
穆萨·本·阿卜杜拉据阿卜杜·艾什海勒族的一个女人传述:我说:“真主的使者啊!我们去寺里的路很脏,一旦下了雨怎么办?”他说:“难道后面没有干净的路段吗?”我说:“有啊!”他说:“这段(净路)可除去那段(脏路上染的污秽)。”译者在这两段圣训的后面都加了一句“健全的”,足以说明是可靠的圣训。
类似圣训举不胜举,但我们可以从上面这几条中一斑窥豹。发现易思俩目是一种最干净的生活方式,穆思临是天底下最干净的人。无论衣食住行,处处都体现着干净的理念。当然干净不是表面形式,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以显得自己更虔诚,那么做并不符合教门原则。因为心里的干净比衣服干净更重要。我们努力使自己做到内清外净。
关于干净这个话题的内容太多了,无法用一堂课讲完。比如饮食与贸易等,改天专门再讲。即便不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人,也知道穆思临的饮食最讲究干净卫生了。一般而言,人吃的东西干净了,身体才会干净;身体干净了,才会健康。同理,所得的钱财干净了,人生才会干净。今天监狱里那么多大人物,他们无论知识还是能力,都是超越常人的,可就是因为不干净而身陷囹圄,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我们再学习一段尊贵的经文,真主说:“从第一天起就以敬畏为地基的礼拜寺,确是更值得你在里面做礼拜的。那里面有许多爱好干净者;真主是喜爱干净之人的。”(9:107-108)
文/马石头,图/若亥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