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你要的自控力宝典!

写作目的
两年前,我只是零散地看完了《自控力》这本书,很多知识点都忘记了,而现在的我发现,我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自控,于是我又花了两天看完这本书,然后“啃”出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以便在失控之后,可以通过这个总结,分析出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所以,接下来的写作思路就非常清晰,就是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总结人为什么会失控,然后提出解决办法。这篇文章对每个人都有帮助,而且结构清晰,方便读者阅读。
各位看官要要准备好了,这篇文章接近7200字,所以需要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前言
在讲解如何自控之前,我需要在前面铺垫一些必要的内容。


【这才是你要的自控力宝典!】很多人之所以想要自控,是因为失控的生活真的很痛苦。比如减肥的人,想要多运动,想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简短地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是,很多人就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现实的情况就是:管住了腿、张大了嘴。


再比如,很多人本来计划是某个时间段进行学习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结果被诱惑源“抢走了”注意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些诱惑源有很多,比如:抖音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动态等等。


限于篇幅,我就举这两个例子,目的就是让大家认识到生活中某一个失控的场景。


我们每一个人,具体需要面对的意志力挑战各不相同,有人想要锻炼身体、有人不想晚睡、有人想要减肥、还有人想控制自己刷抖音的时间。


很多人失控之后,就会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具备自控力,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学会了自控。比如,你抢劫了别人的食物、或者抢走了别人的伴侣,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自控的人,在远古时期是会被同族的人kill的,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法律可言。


再回到现代社会,我们人类同样需要自控力。比如,你控制住了自己抢劫银行的冲动,就足以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自控力。


而我们之所以在某些事情上面失控了,只是我们觉得那件事情不重要而已,但是真的不重要吗?实际上每个人心理都有数,只是做不到自控而已。


虽然我们只有一个大脑,却经常有两个想法,一个及时行乐,另一个深谋远虑,决定放弃的一方没有做错。


我们选择即时行乐还是深谋远虑,将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何处,决定一个胖子最终成为大胖子还是瘦子;决定职业方向下坡路还是升职加薪;决定我们最终体弱多病还是身强体壮。


失控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所有生活,看到后面你就会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这不是我们继续放纵的理由,我们必须尽可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下面,就开始正式分析失控的原因,以及提出应对措施。



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选择


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选择,也就没有办法自控,因为自控就是选择放纵还是坚持目标。


大部分人做决定的时候就像开了自动挡一样,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做决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最可恨的是,我们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比如,有一项研究调查人们每天做多少和食物相关的决定。人们平均会猜14个,但是我们真的去数的话,这种决定大约有227个,也就是说,人们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了200多个选择,而这仅仅是与食物相关的决定,还不包括其他的决定。所以,你的失控,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在自控。


应对措施:


既然我们自控力计划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自控力挑战,也就是正在做选择,那么应对方法就是:至少花费一天时间观察并记录自己做的决定,观察自己能否及早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想些什么或者暗示什么最容易让你冲动。



注意分散的人更容易屈服于诱惑


在一项研究中,如果被试者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选择上,比如正在玩手机或者和别人聊天,那么他在选择午餐的时候,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食物,这违背了他的长期意愿。


这个例子还不足以打动我们,因为我们没有美国人那么胖,所以对于食物所含的热量也就没那么重视。我可以举一些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比如,你在购物的时候,如果注意力分散,就有可能买一些用不上的东西。尽管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节省,但是短期目标却是喜欢,此时的你更可能选择一个近在咫尺的目标,也就是做了一个非理智的选择。


应对措施:
1.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让大脑进行专注力训练,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专注。我们都知道,让大脑经常学习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那么,我们让大脑经常进行专注力很强的活动,它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擅长专注。


2.冥想。冥想就是将注意力专注于呼吸上,它之所以可以增强自控力,是因为它让大脑专注于某件事,继而让大脑变得更专注。



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总是认为诱惑和麻烦来自外部世界,其实问题出在我们身上,是我们的思想、欲望、冲动出了问题。因为诱惑无处不在,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原因。


我能举出很多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比如手机游戏、抖音应该算是浪费了青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不可能让游戏公司破产、也可能让别人不要拍抖音、发朋友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卸载它们。


其实还是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应对措施: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诱惑源,然后把它从你的视线中挪开。

心率变异度决定了你的自控能力


书中提到了一个结论,当人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如果他心率加快,那么他更容易自控;如果他心率保持不变或放缓,他就会选择放纵。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准备自控,从心率上,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自控能力强取决于心率变异度高。


应对措施:


提高心率变异度:
1.吃的食物,住的环境都会影响心率变异度,所以我们应该吃一些健康的食物,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


2.刻意降低呼吸频率,每次呼吸用10-15秒,有控制感,才能克制欲望。



缺乏锻炼会降低自控力


这只是一项研究的结果,至于为什么锻炼可以增强自控力,我也没有实验作为依据。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经常锻炼的人,生活更有规律、饮食更加健康、对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规划和积极性。我们不妨动起来试试。

睡眠不足就别想自控


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受损,并且和醉酒的状态差不多,你总不可能要求一个醉汉有很高的自控力吧。


应对措施:


稍微补一下觉,意志力就会恢复。

不要试图控制生活的全部
我们的意志力其实和肌肉的模式差不多,终会有能量耗尽的那一刻,也就是说,意志力是有限的,只要你用了一次,就会少一次,能量的进度条就会减去一格。
所以,永远不要试图控制生活的所有方面,我们只需要关注那些重点目标就行了。


过度自控,只会让你在很多事情上失控。但是好消息就是,当你自控力用完的时候,这种自控能量经过调整也会恢复。


比如在一项实验中,让受试者补充糖分,他们的意志力就会有提升。而另一组没有补充糖分,他们的状态并没有好转。

第一波疲惫,不是真的疲惫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半之后,发现自己已经非常累了,上气不接下气,身体已经很疲惫了,但是当你继续爬一会,你就会神奇的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累,反而轻松了很多。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需要保存能量,他不可能让能量真的耗尽了,才告诉身体该停下来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就像笔记本电脑不会等到电量全部用完了才关机一样,那时就是真的关机了,未保存的资料就不见了。


我们的大脑时刻在判断,我们的身体能量还剩余多少,然后给身体发指令,告诉身体是否继续。为了保存能量,防止能量耗尽,大脑会提前发号施令,所以,你遇到的第一波疲惫,不是真的疲惫,也就是说,你可以继续坚持,保持自控。


应对措施:


虽然人类的自控力不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的意志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下次当你觉得自己“疲惫”地无法自控的时候,试着挑战自己,挺过第一波疲惫。



道德许可效应在阻碍你进行自控

什么是道德许可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有“好”和“坏”的评价,那么“好”的行为就会触发人们去做“坏”的事情。比如,一个减肥的人,会认为,我今天跑了好多圈了,既然今天这么幸苦,那就好好犒劳自己吧,然后吃掉了比消耗的卡路里多几倍的食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多时候,前进一小步,然后就会放纵,导致后退一大步。


那还不如保持原样呢!


书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研究显示,和那些记不起曾经做过善事的人相比,记得自己做过善事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他们或许会觉得,既然我做了这么多好事,那我可以允许自己适当地做一点“坏”事。


所有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


应对措施:


1.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记住我们为什么要拒绝诱惑,而不是记住之前已经抵抗过的诱惑,这会让我们消除心中的道德审判。善行会允许我们做坏事。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2.将你的自控目标作为一个独立的手段,他们是不能互换的善行,即使取得了一个成功,也不能放松要求。



总是期望明天的自己能有所改变


当我们需要自控的时候,如果你想到,明天的自己能够有所改变,并且能够弥补今天的过错时,那么今天的放纵,就不会让你有那么大的负罪感。


比如:当一位戒烟的烟民拿起香烟时,他如果想到,明天再戒烟,那么抽这一只烟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应对措施:


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那种行为。比如,让烟民保持每天抽同样数量的香烟,那么总体的吸烟量就会呈下降趋势。因为这打破了吸烟者通常认为的“明天会有所改变”的心理依赖。


十一
多巴胺在让你逐渐失控


多巴胺是什么?它是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然后流入到你的血液中,让你变得兴奋。


他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当你知道自己以后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卖力的工作。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当你知道快手短视频有可能很有趣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兴奋,不停的刷手机,直到你将宝贵的几小时时间全部用完,你才发现,你的心还是空的。


追求奖励,是多巴胺的目标,他才不管你到底快不快乐,当它探索到接下来的事情有可能让你快乐的时候,或者即将获得一种奖励的时候,他就会被释放,让你兴奋起来,然后你就在它的驱使之下,逐渐失控。


美食就是对味蕾的奖励、即将上映的《复联4》就是对感官的奖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老板给你画的“大饼”,也是一种奖励,而这些都是多巴胺喜欢的东西。


但是,我们该停下来了,不要被多巴胺迷惑了,吃不完的美食会让你更胖,看不完的抖音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无法兑现的承诺是在浪费你的生命。


应对措施:


1. 测试奖励的承诺:找一个经常让你放纵的诱惑因素,关注放纵的过程,奖励的承诺给你什么感觉?在关注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有了更强的自控力。你会发现,你实际上并不需要想象中的那么多东西,或者这种体验完全无法满足你。


2. 我们需要奖励的承诺,它让我们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并继续生活下去。如果需要自控,我们就需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


十二
压力和恐惧会引发欲望


一项研究表明:香烟盒上的死亡警告会让烟民感到压力和恐惧,这种焦虑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抽烟)来缓解压力。而健康节目中播放的吸烟者的肺部图片,对吸烟者的感官冲击,也会导致他们故态重犯。


所以,当你感到压力的时候,比如学业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就很难自控,你需要一种放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而这种放松的方式,往往正是你需要自控的东西,也就是实际情况和你的目标相矛盾。


应对措施:

放松心态,想办法缓解压力。


十三
那又如何效应


很多节食者因为一次失误,比如多吃了一块蛋糕,而感到情绪低落,他们会想,既然打破了节食计划,还不如把它们吃光算了。这个例子应该可以让你理解什么是“那又如何效应”。


因为一次小失误,而导致无法原谅,继而自暴自弃。
这样还有救吗?


应对措施:


1. 解决办法是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摆脱罪恶感会人们不去放纵自己。


2.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高积极性。


十四
我现在就想要


书中有一个有趣的实验:让黑猩猩和哈佛的学生进行自控力PK。


让黑猩猩和人类做同样的选择:1.现在可以马上得到2份食物;2.等待两分钟,就可以得到6份食物。实验结果让人吃惊:72%的黑猩猩选择了等待,只有19%的人愿意等待。


难道我们人类进化之后,还不及灵长类动物有耐心吗?


当然不是,因为人类想象力丰富的大脑不会做出最有战略性的决定,前额皮质最擅长的不是自控,它会为错误的决定寻找借口,向我们承诺明天会更好。而黑猩猩不会对自己说:“我现在要吃2颗葡萄,因为我还有下一次可以等着吃6颗葡萄。”


人类总有各种各样的花招,让自己认为,抵抗诱惑是明天的事情。其实人类也知道6比2好,但是为了瞬间的快感,他们忘记了真正想要的东西。


而且厌恶损失的心理,也会让人们保留最初得到的东西,所以在眼前的诱惑与长期的利益之间,更容易受眼前的利益驱使。


应对措施:


1.其实这项研究同时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因为这对那些想要延迟快感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创造一点距离,就会让拒绝变得容易起来。比如,把糖果放在抽屉里面,会比放在桌面上少吃1/3。如果你知道什么会引起欲望,就把它放在视线之外,它就不再吸引你了。


2. 等待 10分钟: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如果没有了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奖励承诺就不会如此活跃。“即时”二字劫持了你的大脑,扭转了你的偏好。如果需要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十分钟之后,你还想要,那你就去做。


3.如何抵抗“即时的满足感”:想想你现在就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你正在享受这种奖励。然后扪心自问,你是否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十五
我们需要“破釜沉舟”


本书此章节的开篇讲了一个故事:1519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蒂斯为了寻找黄金白银,带着船队前往墨西哥。他们在墨西哥海岸的时候,犹豫着要不要向内陆进发,因为原住民不会轻易屈服,加上队伍的火炮有限,当船员知道实力悬殊,就想到坐船逃跑。所以科尔蒂斯命令军官防火烧船,这样他们不得不拼死一战,没有退路可以选择。


回到现代,虽然我们的并没有那种命悬一线的处境,也不会有人限制你的选择,我们活得很开心,但是这不利于自控,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限制自己的选择。


比如:一个学生,他身边的诱惑源有很多,玩具、手机、电脑等等,这也只是我能想到的少数诱惑源,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如果能够限制他的选择,那么,他就有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书中就有一个类似的例子:美国的一个作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之前非常沉迷于电脑游戏,所以写作的目标被耽搁,他想尽一切办法,例如:剪掉网线、用胶水堵住网线口、拆掉无线网卡等等,目的就是限制自己的选择,逼迫自己写作。


应对措施:


如果要实现你的目标,你必须限制自己的选择,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十六
未来的自己相当于陌生人
和陌生人的幸福比起来,我们更关心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天性。而当你需要放弃眼前的快乐,为一个未来的自己着想的时候,你却很难做到。


就像很多人毫不在意自己的健康一样,认为现在身体非常好,不需要注意什么,总是觉得“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没有关系,但是“现在的你”肆意挥霍,消耗的是“未来的你”的健康水平。


即,“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都是“你”。


应对措施:

遇见未来的自己:1.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想象的图景越生动,就越不会后悔。2.给未来的自己发一条信息3.想想未来的自己体弱多病。这样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现在的行为。


十七
意志力薄弱可以传染

书中此章节讲到,2010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个报告显示:体制虚弱就像传染病一样,在美国空军军官学校中蔓延。


经过四年的跟踪调查,中队中体质最弱的学员逐渐拉低了其他学员的体质。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个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甚至,我们认为他们想要我们做什么,这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而另外两位科学家也发现:肥胖也会传染,它会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传染。同时,他们继而发现:自控力也可以传染。如果一个人戒烟了,那么他的家人和朋友戒烟的概率也会增加。


所以,社交圈子会影响个人的自控力表现。


应对措施:


研究发现,想到那些自控力强的人,就可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你应该常常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的人会怎么做?


十八
自豪感和羞愧感


书中提到,自豪感和羞愧感的存在,都会让人们更加自控。


比如,当你完成了一个自控力挑战,被群体认可时,对你来说,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继而,你就会为自己取得的成功感到高兴,就会更加自控。


当你将自己的自控力目标公之于众之后,就会有压力,如果没有完成,就会有羞愧感,这种感觉会让你遵守约定。


十九
放弃自控
本篇文章的最后一条,是让大家“放弃自控”。


我想韦格纳的“白熊实验”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实验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一群学生,不要去想那只白熊。但是当学生越是强迫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的时候,这只白熊却清晰地浮现在他们的意识中。并且对这只白熊的描述越具体,想到的频率就会越高。


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当人们试图摆脱某种想法的时候,它却会像飞镖一样飞回来。“讽刺性反弹”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失眠患者越是想入睡,就会发现自己越清醒;最想保守秘密的人,总是忍不住要泄密。


更有研究表明:节食的人反弹最大。这说明,越是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抗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大。正如韦格纳的白熊实验预示的,压抑对食物的想法的节食者,面对食物时控制力最差,他们感受到对食物的渴望更强烈,因此比不控制想法的人更容易过度进食。


所以,当你极度想自控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就都是这件事情,你不让自己去做的想法越强烈,你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就越强烈。


应对措施:


1.放弃自控:放弃控制内心的感受,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外在行为。


2.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的所有想法,遇到麻烦的时候,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转移注意力。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