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后综合症」自救指南( 二 )


因此,每个当下的内在矛盾都需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如节日回归工作,那就要放弃游玩的心情;其次矛盾是由内心交叉引起的,我们要用全新观念去替代旧思维 。
譬如:我无法回归工作状态原因是否我不喜欢此工作,对未来迷茫才产生的「职业倦怠」 。
想要改变我是不是应该找到喜欢的职业,若无法改变此状态,那我可否把思维转化,把困难当做「该走的路」 。
对于即使止损,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却很少有人能毅然决然;若情绪与工作互相纠缠久了,那会缺少安全感与幸福指数,舍弃那些情绪化是减少矛盾必要的路径 。
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身为自身命运的掌握者,必须要具备多数人并不拥有的「内在力量」 。
总而言之,在经历自我矛盾的同时,能感知到它的根本存在归因很重要,直视并面对它,才是这一切的前提 。 
生活|「节后综合症」自救指南
文章图片

  • 再说后者「不一致性」:
除上述外要知道,基本的内在冲动大多是疲劳和焦躁而导致的;我们只是在两种可能性做出「选择」,平复心情而已 。
但还有一种严重患者,他们往往表现在「不一致性性」上,如何理解呢?
如同:一个恨嫁的姑娘却无法接受男人的示爱,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却经常忘记孩子的生日;一个对自身吝啬的人却经常表现出很大方的样子,甚至渴望独处的人,却又怕孤独时感到害怕 。
而这类人群他们在外界往往勾画出「我没事」的状态,但实则内心比较纠结 。
按照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的自我与本我观点,他们通常是无法处理「内心的关系」而产生的内在纠结 。
其实,这类人群要比基本内在冲突严重,长期以往会有「神经症倾向」,要知道尽管神经冲突是无意识的,但有时它会显露出来,被显意识所觉察 。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欲望与恐惧」之间的平衡关系 。
我身边就有很多此类型的朋友,当他们每次面临选择题而无法逃避时,通常会选入一种「纠结状态」,表现为:怎么办,怎么办.....
如购物时看上两双不同款式的鞋,在付费时要解决很久;与别人合作时经常委屈求全自身还经常思考要不要与其他伙伴继续下去等,不一而论 。 
换句话说,这类人群会在思考中承受巨大煎熬,辗转于不同选项,大大降低自身抉择的能力;产生冲突的根源,是原始的利己驱动力和处于良知的自我约束力之间的对立 。
因此想要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只有对神经倾向做出妥善处理,改变自我与本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彻彻底底摆脱倾向的禁锢,打破内在的不一致性的纠结 。
那么我把上述这两者类型从浅入深打包总结为「人格特质」的变化 。
归因为还是没有形成「稳固性人格」;无法让自己在任何场景下快速切换遇到的变化形成适应的能力,才会在矛盾不一致中纠结,解决此问题前,我们不妨先调解下什么是人格特质 。
02、人格特质开明宗义,人格特质有两个维度的解释:1)来源古希腊,2)心理学特征
  • 先说前者: 
古希腊语它的英文称呼为persona,具体指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现代京剧的脸谱相似 。
通常说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中所做出的言行,举止以及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具体反应,它犹如一张「面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