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腾讯阿里你学不会:中小企业想战投独角兽?有钱也不行( 三 )
“项目的工艺稳定性、先进性,以及它的技术壁垒如何,这些都可以在实际合作中得到验证,但财务投资机构没有这种验证的过程 。”
除了能找到好项目,更“懂行”也是打动创始人的因素之一 。此外,以业务布局为驱动的CVC对估值增长相对有耐心,这些都可能是项目寻求投资方时的考量因素,即双方能不能合拍,能不能长期地走下去 。
某种意义上,CVC和财务投资机构并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 。在李华看来,财务投资机构不管PR做得多凶,讲自己投后赋能多厉害,其实都不如直接的流量、供应链、订单支持来得实际 。因此有些财务投资机构在投项目的时候,也希望同时有CVC能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 。
有资源优势、产业洞察、还能打打情感牌,CVC似乎可以在资本丛林里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 。但别忘了,资源有规模和优劣之分,激烈的竞争也会使项目估值水涨船高 。此外,并非每个项目都迫切需要产业资源支持,阶段不同需求不同,有的企业在特定阶段更需要头部机构的品牌背书 。
中腰部CVC几乎在每个方面都不占优势 。在悬殊的资源和资金差距面前,在资本巨鳄和巨头CVC的阴影下,留给中腰部公司的空间相当狭小 。
李华向「真探」直言:“好的项目,基本是头部基金和巨头CVC拿下了,中腰部机构最多是分点汤 。”
多位VC从业者向「真探」提到一个现象:相比于去年消费行业新项目的不断涌现,今年行业更多的是中后期融资,整个一级市场“寡头化”趋势明显,中小型机构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 。
说到底,这注定是场属于大玩家的游戏 。
时代合谋里,没有中小CVC从无人知晓VC,到企业纷纷入场做股权投资,其实也只过了不到30年 。
1992年,美元基金IDG入华,此后不少外资投资机构开始活跃于中国市场 。BAT建立并崛起于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借着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东风,他们在资本加持下高速发展 。2000年-2010年,曾经的创业标志BAT摇身成为投资人,做起了CVC 。此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加入其中 。
企业纷纷下场做VC是时代使然 。《合伙企业法》、《基金法》给人民币市场打下了制度性基础,创业板和科创板丰富了上市通道 。与其说实业老兵转型投资是“活到老学到老”,不如说这是一场与时代的合谋 。
“创而优则投”,市场的日益完善、企业对增长的无限渴望,让进军VC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但真正从中获利者只是少数,成功青睐体量大、实力雄厚的参与者 。与之相比,中小CVC的命运,可能更多的是成为裹挟在时代巨浪中的细小沙砾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