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穿戴后可实现解衣扣、端水杯等动作,看看这款“复合信号智能仿生手”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采访人员侠克 谢晗)周平(化名)是一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两年前,一场意外使他失去了右手,之后的生活中,写字、穿衣服、吃饭等日常动作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他一度非常懊恼,无法接受没有右手的事实。
后来,他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配合参与仿生手的研究。大约两周前,一款“复合信号智能仿生手”研发成功,穿戴后可实现解衣扣、端水杯等日常动作。
这款智能仿生手的研发者、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杨勇介绍,该款智能仿生手在原有肌电信号的基础上,通过原创的肌肉再分布手术,将拇指的运动意图转化为肢体形变信号,形变信号会被安装在仿生手内的传感器精确采集识别,从而实现操控仿生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肌肉再分布手术将残端肢体重要的肌肉肌腱进行移位,并将肌腱锚定于皮肤真皮层。肌肉主动收缩牵拉肌腱和皮肤,使相应的点位产生皮肤形变,传感器收集形变信号后,结合前臂的肌电信号,分析使用者的运动意图,从而完成抓握、对捏等动作。”杨勇说,“通过肌肉再分布手术和复合信号传感器的配合,丰富了人体运动信号的输出,使智能仿生手的操控更加自然、细腻和流畅。”
穿戴了智能仿生手后,周平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积极的改变。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在借助标准化工具的情况下,他每天不断练习多个日常生活动作和抽象任务。下一步,专家团队将会对其抓、握、捏等动作进行总体评价,并对仿生手的信号识别和操控进一步调试。
杨勇说:“尽管受试者练习和使用智能仿生手的时间很短,但测试结果令人振奋,解衣扣、捡起小钢珠等动作,受试者均能顺利完成。”
【 杨勇|穿戴后可实现解衣扣、端水杯等动作,看看这款“复合信号智能仿生手”】杨勇表示,未来随着肌肉再分布手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传感器和智能手功能的不断改进,希望更多的肢体缺损者通过佩戴复合信号智能仿生手,改善生活质量,并继续考虑完善仿生手的感觉反馈,使其应用更加安全、自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