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IT從業人員的心路歷程|一位IT從業人員的心路歷程 作者(章立民)

《Statgraphics統計繪圖入門詳論》 是我的第一本著作,時值 1990 年 9 月,當時我還是一位大三升大四的學生。屈指算算, 14 年來,我已經撰寫了 60 本以上的書籍(簡體版未計算在內),其中大部份都與資料庫相關。在這段期間,正逢 PC 硬體與軟體產業最高速發展的期間,我何其有幸,能夠恭逢其盛,與其一起成長。

1993年時,在因緣際會下,我開始與微軟公司密切配合,11年來,不僅見證其成長與茁壯的發展歷程,對其相關資料庫軟體的演進更有深刻體會。這些年來的人生歷程,就好比是PC軟體的演進史,在記憶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影像,願將這四千多個日子以來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英雄少年,仍須臣服於電腦的石榴裙下



電腦那光怪陸離的模樣,讓我從來沒有正眼瞧過它。一直到了大學一年級,才首次觸碰到電腦那生硬的鍵盤。然而身為大一新鮮人及班上公關的我,一天二十四小時無不籌劃著如何與女生宿舍中的眾美女們來個寢室聯誼,亦或是與其他大學的女性同胞們辦個Disco舞會,對於距離遙遠的他校女生,做個筆友進行文化交流也不錯。當時心之所繫,無非要替自己構築出多彩多姿的生活,並替班上的男性同胞謀福利。 什麼 BCC、DOS、BASIC、PASCAL...早已拋出九霄雲外。


然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在大學竟也有小考、期中考,真是太遜了。更讓我大感意外的是,平日如慈母般和藹可親的計算機概論老師,竟要求我們上機考試。這對我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然幸虧我平日陰德積不少,人際關係更是做得好,旁邊的那位電腦高手稍稍放了點水,再加上我右眼視力好得不得了,一切都OK。就這樣,雖然大一、大二時我的電腦分數都是HIGH PASS。但是見到電腦仍是一籌莫展,真不知是我不了解它,還是它不了解我。但在大學生活中卻不能沒有它。


英雄難過“美人”關



話說踏入電腦界,其實也是因緣際會,純屬巧合。並不像時下年輕小伙子自小立志成為電腦界的奇葩,亦或是對此道有歇斯底里的狂熱,只不過是為了討好剛認識的女友,替她打報告,什麼 WordPerfect、Lotus...,管他三七二十一通通一起來。時間一久,便對電腦著了魔,從此與“她”結下了一段纏綿悱惻的第六感電腦戀。其間經過無數寒暑,日以繼夜,時時相見,刻刻不厭。


當然電腦與我也不總是如此柔情蜜意,兩情繾綣,偶而也會有鬥鬥嘴,鬧彆扭無法溝通的時候。此時,只要雙方心平氣和,冷靜下來,也就能盡釋前嫌,重回往日恩愛光景。此番轟轟烈烈之戀曲,直可比當年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之豪情壯志。因為為了“她”,而忽略了真正的“她”。其實真正認識電腦的時間不長,甚至一開始是為了“她”才免強去接近“她”。但經過與“她”朝夕相處,不知不覺動了真情,故而經常冷落忽略了“她”。想到此處,心中不免有愧,雖說男兒當英勇果斷,不可為兒女私情所牽絆,但是一個是充滿智慧的千面女郎,另一個則為我見猶憐的可人兒,兩者都叫我難以慧劍斬情絲,只好繼續左右逢源,左右為難下去了。


我的第一次黃金歲月



與電腦有了第三類接觸後,便暗下決心,鍾愛它一生。然而在電腦的世界裏,程式語言、應用軟體多得玲瑯滿目、目不暇給,對一向崇尚一夫一妻制、專情的少男我而言,如何取捨,真是一大難題。幸虧我是個深謀遠慮且學有專精的青年,鑑於本身所學為工業工程,而工業工程之精神在於降低企業的成本並導入電腦化等科學方法來提昇整體效率。因此我左思右想,欲達成此重責大任,顯然只有能夠迅速處理大量資料、具備程式能力、且功能廣泛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事實上我們最常見的會計系統、人事薪資系統、及進銷存系統...等,都是利用資料庫管理系統開發的。


因此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易學易用的dBASE III Plus作為我的“元配”。由於dBASE III Plus幾乎可在任何硬體配備的個人電腦上執行,且具備資料庫系統應有的基本功能,價錢便宜取得容易,且市面上也有眾多的書籍討論dBASE III Plus。因此對於一位初入資料庫領域的使用者而言,dBASE III Plus的確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在80年代末期與90年代初期,dBASE III+ 在資料庫系統的舞臺上向來是鎂光燈的焦點,更是專業人員茶餘飯後的話題,再加上Clipper的推波助瀾,更一度使其成為巨星中的超級巨星。雖然深處在資訊的洪流中,dBASE III+ 多年來卻未曾有所長進,其功能已不敷許多專業人員的需求。因此它逐漸被許多新興的資料庫處理系統所取代,而淪落為舞臺上的配角。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不進則退的真理又再一次得到驗證。


本身我是個追求時髦、趕流行、但又講求實際的人,因此我決定放棄dBASE III+ ,重新選擇更適合的應用軟體。在我梅開二度,尋找第二春時,訂定了下列幾項擇偶條件:


q執行速度快。
q擁有親和力的使用者界面。
q具備強大的語言功能。
q能夠建立獨立可執行檔 .EXE。


放眼望去,能夠滿足我這嚴苛之擇偶條件者,顯然只有FoxPro。因此我倆一見鍾情,私定終身,迅速開始二度蜜月,終日與FoxPro濃情蜜意,希望彼此能夠更了解對方。


在FoxPro逐漸為人所採用之際,我也開始將這些年使用FoxPro開發系統的經驗撰寫成書,希望有志使用此資料庫系統的朋友們能迅速深入核心、超越顛峰、突破自我、掌控 FoxPro 於股掌之間。雖然許多人將FoxPro定位在專業程式設計師的使用者層面。但是其親和力及智慧型的使用者界面(尤其是FoxPro for Windows以致於後續的Visual FoxPro),其實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當時我就極力呼籲正在使用dBASE III Plus的使用者們試著去使用FoxPro,相信必定會有得心應手的感受。FoxPro在當時的發展與表現非常優異,令人讚賞,而我慧眼識英雄選擇它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也讓我的寫作事業達到人生第一個高峰。


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電腦與FoxPro除了影響我的情感生活外,對我的生活、家庭、朋友...等,皆發揮它無孔不入的影響力。先拿對家庭的影響來說,由於我是遠離家鄉討生活的遊子,然而為了它,總是得拖到家人發佈將我登報作廢之最後通牒時,才急忙的趕回家探望倚欄而望的母親大人。每次見到久未謀面的媽媽時,心中總是百感交集, 更往往痛下決心,不要再被它連累而忘卻家人的擔憂與關懷。但到最後依然抵擋不住它的召喚,甚至返回故里時還帶了一堆有關它的資料,想要更了解它。這在在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影響我與家人的情感。好在經過我的睿智處理及有效溝通, 總算獲得他們的諒解,進而支持鼓勵我,實為幸也!


交友的利器,人情的負擔



再者,它對於我交友也發揮極大的影響力。以往,對於朋友,沒什麼特定的選擇, 只要符合“友直、友諒、友多聞”即可。但因為有了它,電腦界的朋友、師長、及前輩很自然地增加了許多。他們不但增長我許多見聞,開展更廣闊的知識領域,同時更是傾訴解惑的最佳對象。電腦出版界許多大師級的前輩都成為忘年之交的好友。他們可謂亦師亦友,一則能提攜後進,指點我避開前人所犯的錯誤,所謂傳道、授業、解惑毫不保留的指導我,使我獲益匪淺;一則似我的莫逆之交,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幽默的語句,雋永的處事態度,使我不僅在學問及為人處世上精進不已,進步神速。得益友如此,電腦實為功不可沒。


然而,舉凡親朋好友,拉拉雜雜扯得上關係甚至僅是看過我的書的人,在電腦上有任何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人總是我。表面上這是一件榮耀有面子的事,骨子裡卻是一項沈重而不甜蜜的負荷。芝麻綠豆的事情加起來也佔去不少的工作時間。因此,對此類事情我總是抱著敬謝不敏的心態,能免則免。但身為中國人總有礙於情面之時,此時,往往是笑容在嘴角中僵硬,苦在心裏。不過話又說回來,助人為快樂之本,何況又是此種散播知識之事,怎能吝於為之呢?寫至此處,不免為自己此種偉大的情操而肅然起敬(太噁心了吧!)。


開創自我新天地



談到工作生活方面的甘苦,那可真是說也說不完。在求學階段,寫書乃讀書之餘的興趣。當第一本書出爐時,那種成就感及快樂之情,現在回想起來都略微激動。連在書上的版權頁蓋章時都覺得興奮異常。畢業後,換過兩、三家公司,皆擔任資訊工程師或資訊部門顧問等職位,亦曾任教於電腦補習班。但這些工作都必須拘泥於特定時間、特定地點,且自我成長的速度過慢、激發潛力發揮實力的空間狹窄。基於個人生涯規劃及尋求更自由的工作模式,成立了目前的個人工作室(Alex Technical Studio),座落於天母的小小空間裏(現已移至中和),親手佈置一個溫暖可愛的窩及整潔舒適的工作環境。獨自埋頭苦幹時,伴隨的只有清脆冷靜的鍵盤聲及窗外人車擾攘的喧鬧聲,勾勒出一幅不協調但卻寫實的畫面。


獨自工作可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與快樂,不會受限於一成不變的時空地點,更不會受限於上司,而更能盡情地表現個人風采。但有得必有失,獲得多少益處就必須付出相同的代價。因為沒有人約束,你就必須更要為自己負責,成敗的關鍵盡其在我,故要承擔更大的風險與壓力。另外,行銷及公關的工作也是一肩挑起,必須與出版社、雜誌社、資訊公司...等相關行業保持密切聯繫,以求得更有利的發展機會及避免閉關自守而成為井底之蛙。畢竟,資訊這一行日新月異、變化萬千,稍不謹慎積極,立刻會被淘汰出局。故此,又必須時時鞭策自己,不可掉以輕心,需定期吸取新知充實自我,以免一不小心就在競技場上被人擠了下來。這與一般公司的企劃、研發部門相似,要隨時掌握同行的動向,保持資訊取得的通道流暢。更要有敏銳的第六感,研判較有發展潛力的產品,再擬一套有計畫的方案來完成、執行。因此,雖名為個人工作室,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做的事一件都少不了、也跑不掉。


上述所提僅為工作本身的甘苦談,另外,要徵求家人的同意、諒解、及支持,也是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由於此種SOHO工作型態當時在臺灣社會才稍具雛型,非一般大眾所能理解及接受,更甭論我傳統保守的家人。他們皆為公務員或教職,原本期望我大學畢業後當一個平凡的教員穩穩當當的結婚生子就足以使他們心滿意足。不料,我卻搞了一個他們聽也沒聽過的名堂,更別提要理解我的所作所為。這期間,經過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溝通、再加上耍賴,並且佐以實際的行動與成績,來證明我的工作乃前途光明且可對社會有所貢獻。


談了這麼多,相信諸位看倌對工作室的工作內容非常有興趣。其實我的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於撰寫電腦書籍並擔任企業的顧問諮詢。所謂的顧問諮詢主要是協助企業之資訊部門如何利用開發工具開發所需的管理系統,並輔以Windows Server及SQL Server以達成分散式資料庫處理。此外臺灣微軟公司亦經常邀請我主講其的研討會,甚至全省巡迴演出。也因此我有非常多的機會和讀者們做面對面的接觸,達到更進一步的心靈交流。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在台灣、香港、以及大陸市場,FoxPro曾經紅極一時(因為中小企業在這些地區非常興盛),然而在美國與日本似乎卻不那麼討喜,FoxPro的失寵早已見端倪。再者,其開發架構無法滿足現今多元、整合式、與彈性的潮流需求亦重下敗因。FoxPro因被微軟公司納入旗下而成為全球知名的產品,然而它與微軟公司自行研發的Access似乎總存在著些瑜亮情結。曾經有人打趣的說,FoxPro是領養的,Access是親生的,誰會受寵,不言可喻。其實這些都只是大家茶餘飯後閑聊的八卦說法,不足採信,但不論真相如何,結果證明,FoxPro似乎有被邊緣化的嫌疑。但是對我個人來說,原因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進入資訊開發領域的前幾年,我將所有的精力投注於FoxPro,FoxPro的光芒不再,讓我有功力盡失之感,曾經一度找不到著力點,陷入低潮久久不能自已。


除了FoxPro的日薄西山對我重擊一拳之外,網際網路的崛起,我沒有在第一時間察覺,也是我IT生涯最失敗的一點。等我意識到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時,市場早已百家爭鳴、風起雲湧。未能及早切入ASP等網頁開發技術,也導致先機盡失,使得後續在追趕時倍極辛苦。


正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上述教訓,使我爾後在面對各項技術時都抱持更開放的胸襟,並盡可能保持敏銳的嗅覺,以便洞悉市場的發展趨勢並佔有先機。


與資料庫的不解之緣



我必須坦白地說,我一直是微軟技術的追隨者與合作夥伴(也就是俗稱的“微軟派”),過去如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如此。


基於風險管理,在FoxPro火熱之時,我仍然撥出一部分心力來鑽研Access與SQL Server。回首Access將資料庫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它使得建置並管理專業品質的資料庫不再是技術人員的專利,即使您不會撰寫程式,也能輕鬆管理複雜且龐大的資料。基於這些原因,這麼多年來,Access一直受到Power User的喜愛。


至於SQL Server則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資料庫分析產品,可快速提供具延展性的電子商務、企業與資料倉儲解決方案。SQL Server大幅縮短這些應用程式問世所需要的時間,同時可在系統需求極高的環境下,提供環境所需的延展性。如果您是一位商業決策者,一定會對SQL Server所帶來的企業級執行效能相當重視,SQL Server不僅提供維持業務持續運作所需的可靠性,同時能夠處理您目前的工作負載,更能滿足企業成長後的需求。不論您是一位程式開發人員或IT人員,您都會發現,SQL Server給予您充分運用原有硬體的高度彈性,同時讓您的企業更具敏捷性,可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一言以蔽之,SQL Server已成為微軟商業智慧解決方案最重要的一環,其重要性不消筆者在此多說。


最近五年,我開始陸續撰寫Access與SQL Server的書籍,此外,為成就整合式開發的功力,我亦投注心力鑽研Visual Studio .NET與FrontPage並撰寫相關書籍。我以一位專業開發人員的角度,將構建Solution所需用到的開發技術完整蒐羅,其間的轉型之路雖然辛苦,然而憑藉著過去的基礎,還不至於到寸步難行的地步。經過一千多個日子的努力,成效已逐漸展現,不過要達開花結果的境地,還得再加把勁。


提升自身價值,刻不容緩



其實有許多開發人員對於未來是否要一直擔任程式設計師都有所懷疑。他們常常會自問,我能寫程式寫到幾歲呢?寫程式有前途嗎?這種不安全感我可以體會,這些問題也曾困擾過我,然而即使我已在此行打滾十多年也無法給大家一個好的答案,畢竟路是要靠自己去走出來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絕對是大家應該正視的一個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苦心鑽研SQL Server以及Visual Studio .NET開發工具,其目的無非是讓自己成為具備宏觀規劃、部署、以及組織能力的資料庫管理師,並擁有整合式開發的功力,成為一位真正具備全方位能力的IT人員,並向上提升成為一位真材實料、受人敬重的專業顧問,而不只是單純的一位Programmer。此種差異化才能顯現出您的價值所在。


現在已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忙著學習如何從不同的資料來源進行整合並做出即時的分析與決策。企業如此,個人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進行生涯規劃時,除了必須掌握自己的興趣與特質、多一點耐心、並盡情揮灑之外,更應該著重策略的動態運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資訊世界你我他



談了那麼多風花雪夜,或許此刻您仍為是否要開始踏入IT領域或繼續學習IT技術而躊躇不前。其實學習IT技術就好比學游泳般,空在岸上手舞足蹈、比手畫腳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唯有不顧一切跳入水中喝他個幾口水才能真正領略個中滋味與樂趣。其實在我們高談闊論之時,資訊科技早已深入您的生活中。諸如提款機、收銀機...等都是電腦的應用。如果您知道這些都是電腦的話,相信您會有更大的興趣與勇氣去學習。


其實電腦的快速、精確、超大容量、穩定似乎也正是現代社會需求的表徵。不過我們也別忘了,電腦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因此,對不同的使用者而言,電腦亦呈現不同的風格與面貌。話說學畫者可不見得就是為了要成為畫家,因為興趣使然。同樣的,學電腦不見得就是要成為一位功力高深的程式設計師或工程師,否則壓力未免過大,人人望而卻步。如何利用電腦更有效率地完成您手邊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您必須先要確定您的需求是什麼? 是如Word之文書處理軟體,功能如Excel的試算表軟體,亦或是像Access、SQL Server的資料庫處理系統。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文中所提及之事,皆為踏入資訊界的一些心得與感受。看倌門或許會覺得所寫之事皆為較負面者。這是因為中國人的特性從不將快樂榮耀之事掛在嘴邊說,而較易於向人訴苦(不知是何心態?)。另一方面筆者也是想提供有志於此途的朋友們一個參考。畢竟這是一條寂寞而漫長的路。


說到寂寞而漫長,不僅感到時間的飛逝,沒想到我也即將邁入不惑之年(小弟今年三十有六),望著鏡中的我,歲月的痕跡確實已寫在臉上。在一個夜裡與眾老友談天,杯酒話從前,大夥兒都不敢相信自己已不再是無憂無慮放蕩不計的小伙子,過去經常流連徘徊的Disco Pub與KTV業已漸行遠去。當然,除了立業之外,成家與育子之事亦接踵而至,成為不可逃避之責任。也許吧!人生路就該這樣走。


我經常說,著書與撰寫文章是我畢生的職志,身邊的人卻總是嗤之以鼻,認為不可思議並以此為笑柄,因為沒有人相信好動如我者竟能靜得下來爬格子。其實每每夜深人靜時,腦海總會浮現那英年早逝的記者老爸於夜裡振筆疾書的景象,或許是身體裡流著他的血,也或許是為完成他那未竟之志的使命感使然,我竟也已走過這數年。


從小,家人就說我有表現慾,也許他們是對的。因為對我而言,研討會就好比是表演的舞臺,讓我盡情揮灑自己的色彩。除此之外,與使用者面對面接觸更能真切地暸解讀者的需求,對書籍的撰寫頗有助益。然而從寫書時地完全與世隔絕到研討會時的面對群眾,卻經常讓我的情緒無法即時調適。研討會的前一個晚上,我會緊張、焦躁、興奮、甚至失眠,而且只要我在研討會中的表現越好,聽眾的反應越熱烈,散場時我的失落感也越大。這種情況直到今天我還想不出一個好的方法來改善。


抬眼望望時鐘已是午夜兩點,內心深處對於自己是否能一直走在時代的尖端,作為資訊先鋒,深感懷疑。畢竟資訊的腳步太快,沒有永遠的贏家,當新的技術推出,一切又得從頭開始。經過長期的工作壓力與精神緊繃,我想我真的累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新書雖然持續問世,研討會卻是鮮少主講,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淡出資訊界。然而拿得起,卻不見得放得下,就因為心中那一份 〝不捨〞 及休養生息時的全新領悟,我毅然決定歸隊,邁向另一個嶄新的出擊。


我常告訴朋友,不論你的年紀多大,“現在”永遠是有生之年最年輕的時候,不論過去的事蹟多麼輝煌終究已成過去。要想在未來成就些什麼,唯有把握現在、努力實踐。我想我已找到工作的宿命了。選擇我所願,堅持我所選,這算不算是一個現代版的城市英雄呢?共勉之!


真摯的叮嚀



其實資訊必非筆者讀大學時的本科,多年來完全是靠自修、自學。雖然辛苦,但也累積不少寶貴經驗。特在此歸納整理出下列信條,提供有志踏上這條路的朋友參考:


1.學習電腦務必堅持且持久,最忌三分鐘熱度。
2.遇到任何問題,一定要想盡辦法解決。因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您的功力已不知不覺的提昇。
3.學習電腦最忌閉關自守,在象牙塔中摸索,應與人交流,並不恥下問。
4.勿吝嗇與人分享您研究的心得,或許您沾沾自喜的技巧,別人早已不屑。
5.永遠要不停的吸取新知。資訊業進步之快超乎想像,沒有人是永遠的贏家。但是輸家卻有,那就是自以為是者。
6.學電腦並不一定要拘泥於某種固定模式與步驟。
7.永遠保持一顆好奇的心。
8.學會與電腦溝通雖然重要,但是如何與人溝通更重要。
9.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將是您最佳的動力。





章立民,筆於中和

2004/01/11

【一位IT從業人員的心路歷程|一位IT從業人員的心路歷程 作者(章立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