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妙可蓝多被高估了吗?

投稿|妙可蓝多被高估了吗?
文章图片

【投稿|妙可蓝多被高估了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节点财经 , 作者 | 零度
现今 , “妙可蓝多”这四个字恐怕少有人会觉得素昧平生 , 无论是超市的冷藏柜台还是屋内外电子设备的广而告之 , “妙可蓝多”似乎都在强势侵入我们的五官 。在生活中“霸总”派头的妙可蓝多(600882.SH)在资本市场也表现强劲 。
截至10月28日午盘 , 妙可蓝多股价为47.3元 , 总市值为244.2亿元 , 近3年时间强势增长近7倍 , 涨幅最大逾10倍 。从品牌的角度观察 , 头顶“奶酪第一股”之名的妙可蓝多正当红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 , 仍有必要深挖一下妙可蓝多的核心价值 , 看一看奶酪行业的前世今生 。
01 妙可蓝多为什么走红?
  • 赛道如何?
我们先来看看被妙可蓝多“独宠”的奶酪的前世今生?
不同于奶酪在中国的地位 , 西方人对奶酪的喜爱堪称“疯狂” 。西方人对奶酪的情感是由古及今的 , 伊波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伊壁鸠鲁等都在各自的时代表达了对奶酪的喜爱 。类似于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 , 奶酪在西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 是西方饮食文明中的精髓 。世界上著名的奶酪有两千余种 , 仅法国每年人均奶酪消费量便高达23千克 , 奶酪似乎是各种餐厅、航班、超市的标配 , 拥有难以忽略的专属地位 , 几乎占据了奶制品的半壁江山 。
据传奶酪是游牧民发明的 , 早先将鲜牛奶存放在牛皮背囊中 , 过几天牛奶发酵变酸 , 变酸的牛奶在凉爽湿润的气候下经过数日结成块状 , 奶酪由此而生 。
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 古人的“无心之失”滋生了西方人眼中的“曼妙”佳品 。那么比起更广为国人接受的牛奶 , 奶酪的“曼妙”何在?除了贮藏便携等优势以外 , 奶酪几乎浓缩了牛奶中所有的天然营养成分 , 每公斤奶酪由10公斤牛奶浓缩而成 , 两片硬质奶酪大约等于一杯牛奶的营养成分 。除此以外 , 奶酪是“乳糖不耐受症”的友好品 , 通过凝乳酶把牛奶中的营养原原本本地凝结、发酵 , 使其中的营养成分能较长时间停留于肠胃 , 牛奶精华经发酵、分解使身体极易消化吸收 。可见奶酪之价值 , 不仅仅是美味 , 更是一种健康食品 , 比起牛奶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那么 , 风靡西方的奶酪传奇 , 在东方是否可以延续?奶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只有0.1公斤 , 而这一数值在欧洲为18.7公斤 , 如此看来由于口味、饮食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 奶酪似乎并没有在中国盛行起来 。但横向来看 , 我国奶酪进口金额以及奶酪人均消费量在十余年间均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 欧睿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8.43亿元 , 较2019年同比增长22.72% , 2006-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 发展十分迅速 。
投稿|妙可蓝多被高估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