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
文章图片
【读《伊索寓言》】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正儿八经地把《伊索寓言》这本书放在床头。去年暑假期间去超市,赶上图书大减价,就收录了这本书,目的是储备给闺女讲故事的素材,这不现在就用上了!

这个月早些时候,放学归来的闺女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老师给她们讲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狐狸把乌鸦的肉骗走了,我很开心闺女能与我分享自己的点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闺女又缠着我讲故事,非要让我讲爱丽丝,我是真心有些累,不想自己动脑筋组织语言!就让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和《辛巴达历险记》中二选一,那天闺女也很执拗,都不要。我灵机一动,说她白天给我讲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晚上我再给她讲一遍,这样才公平。姑娘就欣然同意了,不过附加条件就是再讲一遍“叶公好龙”,我也没意见!
就这样《伊索寓言》就从书架挪到了我床头!这才蓦然发现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龟兔赛跑》、《狐狸和酸葡萄》、《狼和小羊》、《农夫与蛇》、《狼来了》、《生金蛋的鹅》等,每一个都蕴含哲理,是人类大智慧的结晶!
《伊索寓言》共357篇,相传是奴隶伊索创作,收录了很多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书中的动物都会说话,都有人的个性,比如忠实的牛,狐狸的狡猾,奸诈的狼,不知好歹的蛇等。其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每一个东西都有自己的特质,都被“贴标签”了,这个“标签”很难说是好是坏,因为人的认知角度和价值观不同!
比如《乌鸦和狐狸》中,狐狸通过打招呼,赞美,奉承等一系列手段,千方百计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以前我们会说是狐狸太狡诈了,乌鸦是无辜的,可现在换个角度看,狐狸一没抢,二没偷,三没犯法,它只是聪明地投其所好,而正是乌鸦的虚伪和没有自知之明,才让她失去了自己嘴里的肉!
再比如《农夫与蛇》中,农夫救了快被冻死的毒蛇,而醒过来的蛇却咬死了农夫,拿传统的眼光来看,是批判蛇不知好歹,不懂得知恩图报,可是反过来想一想,蛇的本能就是咬人,一般人见了蛇能躲就躲,能让就让,可农夫明知蛇有毒还把蛇放在自己的怀里,这不是同情心泛滥,引火烧身么!
这些故事是因为不同的价值观碰撞出来的反思,除了这些故事以外,《伊索寓言》中还有很多故事也被现代经济学领域广泛应用,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生金蛋的鹅》,金蛋是鹅的生产物,有鹅才有金蛋,所以在理财领域都说要“养大自己的鹅”,意思就是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本金!从产出和产能来看,如果一味在意产出——金蛋,而忽视了产能——鹅的维护,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而反过来的话又可能导致效率底下,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争取平衡!
有时睡前翻翻《伊索寓言》,会让人有“明智”的感觉!《狐狸与酸葡萄》中“酸葡萄心理”那个酸,自己得不到就编排对方的不好!《狼和小羊》中,彻底见识到了强势一方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经常告诉闺女不用做一个太听话的人,也不用做一个很乖的人,但一定要做一个讲道理的人,到若是遇上不讲道理的人,就学会说对不起,然后走为上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要学会保护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