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许繁曾先生——张永春》一文背后的故事

《访许繁曾先生——张永春》一文背后的故事

本公众号2017年8月9日整理发布了《访许繁曾先生——张永春》一文,近日收集到《武魂》杂志1995年第4期,查到了《访许繁曾先生》一文的原文出处,特再整理发布于此以缅怀一代明师许繁曾先生。
张永春先生为北京许氏门人留下了很多珍贵史料,这篇文章是其中之一。听张永春先生讲,这篇文章的发表也很是仓促。当时许师正在重病期间,经由张永春先生介绍武魂编辑部得知许老病重的消息,特意在发表这篇文章的同时还将八卦掌、形意拳名家许繁曾先生的一张照片做为本期的封面。本期武魂杂志出版后,张永春先生亲送本期杂志到许师病床前,许师看后非常高兴,客观上也有助于许师病情的好转和恢复。听张永春先生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我也颇多感慨。感谢张永春先生,也感谢当时杂志主编王庆宜先生和副主编常学刚先生的精心安排。
张永春先生先后在北京武术院、中国武术研究院、武魂编辑部工作了十六年,以他的客观公正、严谨务实,为八卦掌、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发展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实记录文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真是功德无量。他虽已远离武术圈儿多年,但他的故事和经历仍是一段中华武术的传奇,他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他的很多文章仍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学习借鉴,他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再次对张永春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访许繁曾先生
——张永春
1994年初春的一个下午,我慕名来到许繁曾先生在京城月坛西街的寓所拜访。许老中等身材,体态清瘦,虽已七旬高龄,然精神气色极佳。谈起武坛往事,兴致勃勃,记忆扰新。
许繁曾先生,1921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武术世家,早年毕业于吉林省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其叔父许禹生(1878--1945),字龙厚,曾先后从学于刘德宽、杨健侯、刘凤春等名师。民国年间,在京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及讲习所(北平国术馆前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教育家。
许老自六、七岁起,开始从叔父习武,初学六合拳、岳氏散手。12岁入国术馆深造,先后跟大哥许笑羽(尚云祥弟子)、四哥许绍曾学形意、通臂拳法,随叔父练八卦掌、太极拳技艺,并得到当时馆内众多武术名家的指授。
许老向我提起当年刘凤春携子刘文华在国术馆执教时的情景。
【《访许繁曾先生——张永春》一文背后的故事】“那时候,刘先生常独自带着刘文华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里练拳,我们总是不时的捅窗户偷看。刘先生练的东西并不多,可是下的功夫大,平日里所练也就是两、三个掌式,突出的特点是跟腰、合肩合胯、整劲强。可惜那会儿我还小,只顾着玩,刘先生的东西,我只从叔父那儿学了点皮毛。”
1936年,许繁曾在东北长春市大同公园,偶遇当时伪满外交部大臣解介石的私人侍卫程有功先生,并得其传授一式三连单换掌技法。
在谈及1938年在天津河东租界意国花园结识程有信老师的经历,许老滔沼不绝:
“那天,我正在园子里练功,一位个儿不高的中年人,走到找旁边,看了一会儿,就与我攀谈起来,他就是程廷华先生的次子程有信。这之后的7年里,我就一直跟着他练拳,而正式拜师是解放以后。那时候,学点东西真难呢!一个单换掌,程先生就叫我整整转了3年。回过头想想也难怪,当时日子过得艰难,把式匠全凭着肚子里的东西吃饭,和今儿在武术馆里教拳,性质可大不一样”。
1945年,许繁曾再度投师山西宋氏形意拳名家宋虎臣弟子李旭洲(原名李耀东)先生门下,习形意拳数载,颇得心授。
“算起来,前前后后我的老师不下十几位,这或许就是机缘,可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姓许不是。”许老十分风趣地说。
解放后,许繁曾在北京原西城地区运输公司养老院任专职医师,积极参与武术的比赛与教学。
1962年,他在北京市武术观摩大赛中,获得八卦掌及短兵八卦刀两项第一名。
1985年,在老年人武术比赛中再度荣获传统拳术第一。
曾先后在西城武术杜(馆)、市无轨电车一厂、北方交大,邮电学院、华侨补校以及武魂武术培训中心等地执教,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武术优秀辅导员。其弟子遍布国内外,并有多人在历届比赛中获奖。
先生现任北京市西城区武协副主席、西城武术馆副馆长兼教练、八卦掌研究会顾问、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先后针对“浅谈形意拳的练法”、“论形意拳在攻防中的特点及其发劲原理”举办系列讲座。
在总结拳艺、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许老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先后创编出以突出轴心力为代表的游身八卦连环掌,以及形意拳十二形集精、八卦云龙剑、滚身刀等多种拳套,具有很高的教学参考价值。
正当本文在整理过程中,闻知今年1月,许老在京郊教学时身染疾病,现正在治疗当中,仅此真诚祝愿先生早日康复。
(本文正式发表于《武魂》杂志1995年第4期,总82期,全文根据发表的原文已进行了校订,酒大雷,2018年9月13日)
许繁曾先师《浅谈形意拳的练法》——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形意拳爱好者的指路明灯
形意拳的特点——许繁曾
形意拳在攻防技击上的特点及其发劲原理——许繁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