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

对于生命的定义,有杰克伦敦式的浪漫,也有赖声川式的忧伤。我们一生都无法预知什么,除了死亡。我们终会有一天死去。对于生命,那是一个发光发热的精灵,对于崇拜,那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感知。
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
文章图片
摄影家徐璐作品 【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在经典纪录片《生死与轮回》中,科学家们对于生命的探索,对于前世的回忆与来世的期待,是对生命得以完整的最高级别的探索。无论是否有轮回 无论是否有孟婆汤,三生石,彼岸花,奈何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们的生命,一直充满感情。
在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中,演员胡歌给我们带来了《哈姆雷特》里的一段经典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漠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对于胡歌的了解,无论是《仙剑》还是后来的《琅琊榜》,都抵不过那一场车祸。最初知道这件事,是从他的自传《幸福的拾荒者》中看到的。我一直以来很讨厌作家谈论生死,而这样一个演员,面对生命,面对生死却没有太多的表露和沉重,相反那些慎重思考与轻描淡写中透露的紧张与反思,才是最贴切我们普通人的。
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我可能一生都无法释然。”敢于承认这一点,敢于坦白自己的无奈与懦弱,单凭这一点,胡歌就胜过很多人。
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多有想法的作家都曾给自己营造一个满意的乌托邦,无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周国平的孤独世界,还是韩寒的他的国,海子的面朝大海……在这些奇妙的空间里,生命得以平等,灵魂得以升华。
前天的凌晨收到了一条短信,是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辈发的:
“我们很难找到绝对的公平,这只是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或许更多。我们只能选择无愧我心的做法,一个人最后拼的,不过还是实力与人品。”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肆构想海明威最后一刻把枪放到自己嘴里时的感受。他说,如果有一天,生活没有了底线,他也会选择一种轰轰烈烈的方式离开人世。
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这一种强烈的方式,我无从理解。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烧炭自杀或安乐死,仿佛安静才能体现生命的庄重。而一种轰轰烈烈的死法,更让活着的人感到遗憾。
世间无物,都有其姓名。追究是谁给他们起的名字已经毫无意义,他不过是不想让你在狂野的夜晚流浪。若无名字,谁能把你召唤回家?
名字,就是为了生命更确切更仔细的存在。
赖声川老师曾问过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让你讲述一个故事,你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有梦的夜晚直面死亡
文章图片
赖声川老师近照 我想这个问题我们都不必急于思考,急于回答,因为我们都还年轻。但我很欣赏胡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他说:
此时的我特别像令狐冲,渴望冲破束缚,获得自由。但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长为郭靖,胸怀天下,侠肝义胆。
曾亲眼目睹过一具在车祸中受伤的躯体,他面目全非,身体支离破碎。人们会唏嘘,会叹气,但在我眼里,此刻的他比我们每个人都要完整。他一定已经前往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意外中遭到重创的生命,并没有因此结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