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波段、KU波段与雨衰现象

C波段,作为通信卫星传输信号的频段,3.7 - 4.2GHz为下行和5.925 - 6.425GHz上行。在卫星电视广播和各类小型卫星地面站应用中,该频段首先被采用且一直被广泛使用。
【C波段、KU波段与雨衰现象】Ku波段的频率受国际有关法律保护,12-18GHz频段。Ku波段卫星单转发器功率一般比较大,多采用赋形波束覆盖,卫星EIRP较大,加上Ku波段接收天线效率高于C波段接收天线,因此接收Ku波段卫星节目的天线口径远小于C波段,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接收成本,方便个体接收。并且Ku波段采用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原由于C波段的模拟技术。

雨衰,是指电波进入雨层中引起的衰减。它包括雨粒吸收引起的衰减和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雨粒吸收引起的衰减是由于雨粒具有介质损耗引起的,雨粒散射引起的衰减是由于电波碰到雨粒时被雨粒反射而再反射引起的。这种二次发射的电波入与射波方向无关,这是四面八方发射的,这就是所谓的二次散射。由于二次散射,在原来的方向上入射的电波就被衰减了。雨衰的大小与雨滴直径与波长的比值有着可比性关系,而雨滴的半径则与降雨率有关。实测结果表明雨滴的半径约在0.025cm~0.3cm。C波段的电波波长在7.5cm左右,与雨滴半径相差较大,因此受降雨影响较小,一般小于2DB。KU波段内电波的波长在2.5cm左右,故降雨对电波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最大可达20DB。雨衰主要是吸引衰减,大部分表现为热损耗。当电波的波长可以和雨粒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将引起雨粒共振,则产生最大的衰减。但实际上雨粒有大有小,而作为介质,无论雨粒大小它都要吸收能量的。所以根据实测与统计的结果,雨粒的吸收衰减比散射衰减要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