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呼吸的作用(二))

第三节:呼吸控制的基本原理
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收腹呼气的基本原理,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被动发声
被动发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喉咙,实际上在歌唱的过程中,喉咙不是保持了放松的状态,而是保持了自然紧张的状态,而不是过度的僵硬。自然紧张状态形成的基本原理就是力量的主体是由腹部和全身推动的,喉咙只是全身力量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身力量的一个主体。如果我们在发音的过程中,腹部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声音的音量或者音高,就容易出现喉咙加力补充缺少的力量,这时候喉咙就处在了僵硬的状态,声音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被动发声的训练方法很简单,就是要让声音被收腹呼吸的动作所控制,也就是每一次收腹呼气之后才发出声音,而不是在动作之前就主动发出声音,这一点可以通过腹部力量和动作的变化,来倾听声音是否也在同步变化,如果发现服务的动作本身对声音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就说明我们是主动在发声,而主动发生的后果就是声音与呼吸脱节,并缺少力量的支撑,其基本问题与收腹吸气发出声音的问题是一样的。
而在呼吸训练的过程中,收腹呼气,以及被动发声是呼吸训练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如果这两个环节的训练没有达到标准,必然会出现各种声音的问题比如喉咙紧张、舌根僵硬、咬字不清、声音与气息脱节、气息缺少力量支撑、声音的音色没有控制等等问题。
2.声音的控制能力
声音的控制能力就是通过呼吸获得的,所以在呼吸训练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腹部力量的变化对声音的影响,以及肌肉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互转化,对真假声比例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声音控制了几个标准,那就是长短、大小、高低、真假,如果我们发出的声音具备了,这八个能力,就等于我们可以非常好的对声音进行控制并自如的演唱各种歌曲,通过声音的变化表达丰富的情感。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把声音的八个能力每一项都进行训练,因为有些能力是我们天然就会具备的。比方说,长短的控制中,长音我们更容易发出来,短音就需要更强的控制力,虚实的变化中,男生更容易发出真声,而女生就更容易发出假声,高低的变化中,性格开朗的人就容易发出高音,而理性稳重的人就容易发出低音,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所长,每个人也都有所短。
训练的过程,就是通过腹部力量和动作的变化来控制长短和大小,通过增加神经力量来控制真假和长短,而神经力量和肌肉力量的差别,会体现在身体的两种姿态和感受上,收紧的动作是肌肉的力量,提落的动作是神经的力量,在如何训练高音的那一张,对这两个力量有过详细的介绍,肌肉力量控制的是真声,神经力量控制的是假声,肌肉的发力会造成腹部及全身收紧,神经的发力会造成腹部及全身向上提起,这种神经发力的感受都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感受,在精神发力的时候,腹部向上提起,两肋虚张,这就是声乐老师常说的惊讶的状态。
【第五章(呼吸的作用(二))】声音的强弱变化,就是真声和假声比例的变化,真身越多声音越强,假声越多声音越弱,如果我们试图发出一个由弱到强的声音,就是要首先将腹部提起,用极度小心翼翼的状态形成神经的紧张感,再慢慢呼气发出弱音,同时在逐渐加强腹部收紧的力量,声音的音量就会随着腹部收紧的压力逐渐增大,这就是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声过程。
如果我们试图发出一个由强渐弱的声音,就是首先要腹部快速收紧,用力呼气,发出音量很大的声音,同时提起腹部,增强极度小心翼翼的神经紧张感,随着腹部和全身的神经越来越向上提起,声音由强转弱,形成了渐弱的声音效果。
高音的发声原理参考第三章高音的基本训练方法,而低音的发声原理与高音是一样的,只是高音状态在低音的扩展,而且要注意,在高低音的变化中必须完全按照高音的状态隐藏低音,否则就会出现声音位置不稳定以及换声点的问题。
大的声音就是真声,小的声音就是假声,这两种声音就不用再介绍了。
长的声音,最重要的就是呼气状态的保持,而短的声音,则是气息的控制。这两天训练,我们需要详细的介绍一下。
当我们用力打出一拳的时候,身体的力量与出拳的方向是一致的,可如果在出拳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拳头快速停在固定的某一个位置上,就需要有另外一个力量与出拳的力量相互制约,形成控制,这个道理就如同飞驰的汽车紧急刹车一样。
无论是体操、舞蹈还是歌唱,都需要一种强大的控制力,控制力的表面依然是肌肉的动作,而实际上形成控制力的却是我们神经的力量。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神经力量与肌肉力量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肌肉力量就是一种释放的力量,而神经的力量,就是一种控制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在演唱高音的时候,由于加入了神经的力量,造成声音由粗变细,声音才变高的,而这个由粗变细的过程就是一种控制力。同样,所有在发生过程中所需要的控制力,都是由于神经力量的介入而形成的。
在我们出拳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神经不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我们想快速的停下动作、控制动作是不可能的,动作的快速停止和控制,就是由于神经力量快速发力,与肌肉力量形成对抗从而控制了动作。
对于我们的身体感受来说,肌肉发力的动作,更像是一种僵硬的动作,神经发力的动作,更像是一种起飞漂浮的动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当我们小心翼翼的、轻手轻脚的高抬腿轻落步,我们的身体就会有一种轻飘飘的飞翔感,实际上,这时候神经是高度紧张的,但是肌肉的僵硬被神经力量所对抗,反而形成了一种放松的舒适感。也就是说,神经力量越大,肌肉的力量就越小,而在出拳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停下来,就是因为随着神经力量的增大,肌肉向前冲击的力量减少了,动作才停下来的,而如果神经力量突然增大,肌肉力量就会突然减少,动作就会快速的停住。
如果我们想要发出长音,只需要收腹呼气,并保持这样的动作就可以获得。如果我们想要发出一连串的短音,每发出一个短音,就相当于神经力量快速增强一次,一连串的短音,就需要相同次数的精神的快速紧张,如果这一连串的短音是在高音区发出来的,则需要神经的反应能力极其快速和强大,这也正是花腔女高音的魅力所在。
我们可以想象,高音状态就是由于神经高度紧张形成的,如果在高音状态下发出短音,不仅神经要高度紧张,神经还要快速的放松,并再一次的高度紧张,以发出下一个短音,同时每一次的神经紧张度都是相同的,否则就会出现声音长短不一的情况,这对歌唱者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考验。
以上就是对各种声音控制的详细介绍,描述的过程看似非常复杂,可实际上,从我们第一节课开始,就一直强调肌肉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关系,并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对肌肉力量和精神力量进行强化训练,并且由于非常详细科学的理论分析,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掌握声音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呼吸的换气与支点
在歌唱中呼吸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保持,二是换气。
当我们可以用收腹呼气的方式发出声音,并且可以通过肌肉力量和神经力量的相互制约,进行各种声音变化和控制的时候,我们就要尝试将这些声音应用到整首歌曲当中,当我们演唱歌曲的时候,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要完整的演唱歌曲中的一句。
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我们已经通过收腹呼吸发出声音了,继续保持这样的声音,不就等于把一句完成了吗?其实不然。
很多老师都强调,在歌唱中要有气息的流动,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演唱一句的时候,如果要求歌唱的流动和强弱的变化,我们就会感受到身体有一种流动的气息。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那种流动的气息其实是力量的变化,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即使呼吸在肺部呼出,在乐句的持续过程中,也一定有气息不断的流过声带,如果这时候需要音量变强,腹部加大力量的结果,就必然会造成呼气流量的增大,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明显的感受到乐句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们的气息已经不够了,应该说气息不够用,是几乎所有学习的学员都发生过的问题。
在实际的训练当中,造成气息不够用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一些学员的声线比较粗,声线与其身体不成比例,造成了气息不够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声音太粗了,越粗的声音就需要更大的气息推动,可如果这位学员身体很单薄,却试图发出声线很粗的声音,必然会出现气息不够的情况,这就像举重比赛一样,运动员的力量和身体的重量是成比例的,而歌唱也是如此。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学员在试图学习某种唱法,或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的强调打开喉咙造成的,有关唱法和打开喉咙的问题,会在随后相关的章节中详细介绍,在此只说明一点,自然声乐教学法强调没有方法,没有方法的内容也包括不强调打开喉咙和认为的学习某些唱法,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就是要通过力量训练彻底打通声音,通畅的声音发出来之后,也不会出现千人一声的情况,因为不同的性格,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这是学员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不是,有的学员声音位置就会靠前,有的学员声音位置就会靠后,有的学员声线就会很细,有的学员声线就会比较粗,而这些声音的特征往往会非常自然的,符合了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性格状态,往往身体弱小的学生,声线都会比较细,而那些性格稳重的学生声音都会比较靠后,这是一种自然就呈现了某些唱法的声音,比如声线比较细,声音位置靠前的学员,就更适合演唱一些民歌,那些声线比较粗,声音位置靠后的学员,就更适合演唱一些美声的歌曲,这就是唱法的基本划分标准。可如果我们认为的模仿某些唱法,而这些唱法本身并不与学生的性格或身体的状况相吻合,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这时候必然会发生气息不够用的情况,而我们只能将唱法调整到符合学生身体的状态气息的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一种气息不够用的原因,则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当收腹呼气发声的时候,由于腹部的压力通过横膈膜释放到肺部,肺部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呼吸的压迫感,也就是一种憋气的、上不来气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是非常正常的,这恰恰就是一个声音力量的支点。
所谓声音的支点,就是声音的发力点,都如同我们要跑步的时候,我们总要把一条腿登在一个地方上,形成一个发力的点,虽然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声音的变化是由腹部的力量来进行的,但是决定声音控制能力的则是通过胸口的力量支点产生的,而这个力量的支点就是肺部的压力感。道理很简单,腹部力量的变化会传导给肺部,在歌唱的过程中,这种力量是一直持续稳定的传递给肺部的,于是在肺部一直存在一个压力感,只有在腹部放松换气的那一刻,肺部的压力感才会消失。于是,我们所说的胸口的力量支点,其实就是腹部力量的支点,当声音与气息、与腹部都能链接在一起的时候,腹部的力量支点就会在肺部呈现出来,而如果呼气和腹部力量脱节,胸口的支点就不会呈现出来,比如收腹吸气的状态,胸口就没有力量的支点,也因此才会出现声音无法控制的问题。
在乐句的进行中,肺部的压力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这种不舒服就是没有气息的状态,而实际上只要我们保持这种声音的状态,保持整个呼气的动作不变,即使我们感觉到没有气息了,但声音依然会延续。
在此再次强调,很多问题都是假的,如果我们把那些问题当做是真的,如果我们为了防止那些问题的发生做一些准备,那些问题反而会因为我们的准备而真的发生。
胸口声音的支点并不需要特别的练习,因为胸口的声音支点就是腹部力量的支点,之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到胸口支点的存在,就是因为在歌唱中,我们快速的收紧腹部,并保持收紧的状态,当腹部保持收紧状态不变的时候,就等于腹部的力量传递到了肺部,胸口的力量支点就出现了,这时我们总体的感觉,就是通过胸口支点的力量变化就可以控制声音,其实我们依然是通过腹部的力量在控制,只是力量通过传递在胸口部位显现了出来。
我们演唱歌曲涉及到的第2个问题,就是乐句之间的换气问题。
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收腹呼吸的方法,我们也明白,无论是任何乐器,也都应该是用这样的呼吸方式来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很多学员依然会在换气的过程中,深吸一口气,将原本收腹呼气的状态,又变成了收腹吸气的状态。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依然是由于恐惧,但同时也因为在收腹呼气并保持完整歌唱状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舒适的感受,再加上恐惧造成的心理影响,就很容易在换气的过程中深吸一口气。
要解决换气的问题也很简单,首先就要消除掉学生内心的恐惧。学生要了解吸气是气压推动空气进入身体的,我们不主动的吸气,只要我们松开腹部,气压推动空气进入身体就会一瞬间完成,如果我们试图主动吸气,就会发现,我们需要一两秒钟的时间才可以深吸一口气,而具体的训练方式,就是可以快速的数10个数,停一秒,再数10个数,再停一秒,可以说很多遍,但中途不要吸气换气。我们就会发现,似乎我们没有吸气就可以连续的数无数遍,而实际上,中间停顿了一秒,就是留给气压压迫空气进入身体的时间,而对于歌唱者来说,换气不是对下一句的准备,而是在两句之间的休息,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
另外通过标准化的动作,也可以自然获得换气的效果。
比如发声基础训练中的收手抬脚训练,是在每完成一句之后,用一秒钟的时间放手落脚,然后在下一句开始的时候,再次收手抬脚,这个动作的本身,就会自然形成换气的状态,只要在乐句之间保持这样的动作,换气就可以自然完成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