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言几又撤离广州:“网红”书店欲言又止( 二 )
透过这类装修设计、布局的场景化,打造出一种文化空间,言几又召唤“在书与非书之间”的各种阅读者 。读者走入言几又,就落入了言几又布置的“圈套”,从餐饮区带来的味觉诱惑,到各种充满未来感的桌椅(言几又提供空间设计和家具定制服务),再到健康类书籍旁的香薰蜡烛,丰富的场景价值,会激发顾客的冲动性购买 。
言几又的场景营销虽好,却有着“设计实用面积不足”这一甩不掉的包袱,过大的占地规模势必导致坪效降低,扭亏周期变长 。
在店铺选址上,言几又多选择入驻商场 。对于商场而言,书店会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因此言几又能享受一定房租减免,本身文化产业也能获得财政补贴,这正是言几又不顾地租风险,大打设计牌的基础 。
不过还没发生补贴下调的情况,言几又就已经涌现了一批关店潮,可见设计这张牌能不能继续打下去犹未可知 。
02 一半是建“設”言几又华北区总监牛耘东说:“言几又一直以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品牌,而且每一次变化都能给言几又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言几又品牌源自繁体的设字,不仅仅是设计的‘设’,也是建设的‘设’ 。”
正如他所说,我们现今见惯“网红”的言几又,本质反而更为“独立书店”——出租共享空间、链接理发、手工等多业态、发想一种独具质感的文化空间,尽管这种多元化建设模式如今已被各路竞争者所采用 。
言几又的多元业态建设包括茶餐厅、手工馆、画廊、进口超市,甚至还有健身房、美发店及电影院,这些加入试图制造一场“在言几又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生活”的先锋实验 。
事实上,言几又除了卖书,就是卖空间 。都市人最缺乏的是空间,无论是看书的空间,还是喘息的空间,而言几又最大的特色,就是把整个空间分成两部分,一半是书店,一半是共享空间 。
除了上述的多样业态,言几又旗下还设有儿童文化空间“言宝乐园”、餐饮品牌“言几又·见”、创客空间 “言·社”,用来举办活动,或租给一些手工艺艺人、导师开班教学 。
文章图片
固然,引入画廊、文创产品、手工体验等诸多互补业态,会催生文化空间的体验经济,但是许多顾客只将言几又当做网红地点拍照打卡,说明言几又还未能实现书店与互补业态的良好融合 。
究其本原,言几又没有参透“文化空间”四字的真正涵义 。
言几又这类网红书店,大都向台湾的诚品书店取过经 。以诚品为例,其诞生背景在台湾社会风气与民众素养趋于成熟的1990年,彼时中产阶级意识初成,要求一种根基于物质性、又超越物质性的生活 。
此时代呼唤下,书店必须成为现代社会有效的文化空间甚或社会空间,单是书本和商品陈列,已无法满足需求,诚品一开始便想得很清楚:相较传统书店的静态与单一,它必须重新定义“何谓书店”,并实践一种动态多元的文化空间 。
诚品书店更侧重于“文化空间”中的“文化”二字 。
譬如,1995年诚品举办了“看不见的书店”征文,开放式问卷,请人们提供心目中理想的书店愿景,即有四成左右民众提出“24小时书店”的呼吁,诚品大胆应许了这样的心声 。1995年9月23日,诚品喊出“喜新念旧.移馆别恋──今夜不打烊”,从早上11点营业至隔日凌晨5点,创下台湾书店史上营业时间最长、单日业绩最高(300万营收、6000张发票)的纪录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