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陷阱or机会:谁是元宇宙产业的得利者与赶海人?( 三 )


据Fairview Research的统计报告分析,2019年Meta(原Facebook)被授予的专利数达989个其中“光学元件”类别同比增长近6倍,共获169项,且“平视显示器”子类别占比最多,预期未来将用于AR/VR设备,例如:分光镜模组,用于HMD中进行眼球追踪;基于双目相机和结构光源,让HMD实现深度感知;可变的HMD显示模组,包括模块化的空气填充光学组件等 。
机会or陷阱:我们战略规划缺失,人家各有专攻如果说上述是我们在元宇宙现在可以量化的竞争力产业(AR/VR)等核心技术(软和硬)上,我们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的话,那么在当下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上也同样如此 。
以因元宇宙而股价再次飘升的英伟达为例,其最近发布的Omniverse译为全能宇宙,主要面向B端客户开发者 。
Omniverse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遵循物理定律,可以模拟粒子、液体、材料、弹簧和线缆,这是机器人技术的基本能力 。经过训练后,Omniverse成为可下载刚体、软体和流体的物理学模拟以及有限元建模的AI软件 。
英伟达的目的是在真实建造物理世界前,所有的一切都能设计成虚拟产品,并进行测试 。把之前仅仅用于游戏的虚拟渲染,应用到所有的物理建造环节 。
例如宝马集团是第一家使用Omniverse设计整个工厂的端到端数字双胞胎的汽车制造商,Omniverse模拟出完整的工厂模型,包括员工、机器人、建筑物,装配部件等,让全球生产网络中数以千计的产品工程师、项目经理、精益专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协作,在真实生产新产品前,完成设计、模拟、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据称效率提升了30% 。
投稿|陷阱or机会:谁是元宇宙产业的得利者与赶海人?
文章图片

此外,沃尔沃利用Omniverse进行汽车设计;爱立信通过Omniverse模拟 5G无线网络;英国建筑设计公司Foster + Partners利用Omniverse实现跨14个国家的团队无缝协作 。事实证明,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实时协作的Omniverse以其高效、低成本特征,在各个领域得到大规模的快速应用,元宇宙在Omniverse的推动下率先在工业领域有了切实的落地 。
由此,英伟达通过旗下的GPU、CUDA、光追等软硬件技术,真正将元宇宙落实到工业场景,定位打造工业级B端的全能宇宙战略可见一斑 。
再看Meta,作为社交巨头,在元宇宙场景布局中拥有先发优势 。回到元宇宙概念本身,元宇宙(Metaverse)可以笼统地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现实中人们可以做到的事,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 。概念其实很好理解,众多科幻片里均有呈现,比如《头号玩家》中的“绿洲”就是典范 。元宇宙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用户在“元宇宙”中不只是一个被动的玩家,而可以像现实生活一样,按个人需求去社交、创造和交易等,而这也是社交巨头Meta一直以来的基本盘 。一个形象的理解是,对于Meta而言,元宇宙转型就是将所有业务从二维到三维升级的过程 。
除了社交属性以外,游戏也是Meta产业生态中的强项 。而当前阶段,游戏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元宇宙”落地的领域 。
借助既有优势,做社交和游戏领域的元宇宙是Meta的战略重点 。
最后是微软,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微软Ignite 大会上,CEO Satya Nadella 重磅宣布公司将正式入局元宇宙,同时公布MR办公解决方案Mesh for Teams,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 。
投稿|陷阱or机会:谁是元宇宙产业的得利者与赶海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