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之招聘篇】这条路上的“坑”,你遇上了吗()
文章图片
寻找合适的人 HR从业人员,最不陌生的工作就是招聘,发空缺信息收简历约面试发offer,看起来,只要是稍微经过专业学习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手,也确实如此。
今天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招聘?为什么要招聘?怎么招聘?招聘面试中的“坑”在哪里?亮点在填“坑”。
什么是招聘?招聘就是单位出现了岗位空缺的时候,HR从业人员展开的给岗位安上人的过程。
为什么要招聘?因为单位里的工作经过解构,最终都是由岗位来承接的,而这些工作,需要岗位上的人来完成。 岗位上没人,工作就没人干了,所以要招人补缺。
【【HR之招聘篇】这条路上的“坑”,你遇上了吗()】怎么招聘?回答这个问题,得分步骤。
第一步,得搞清楚,招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是资深的还是职场菜鸟也行。
第二步,根据招聘的类型,筛选招聘渠道,是内招还是外招?外招的话,是通过招聘网站,还是通过内部推荐,或者是猎头,也可能是校园招聘?这就要回到第一,分析要寻找的人是哪一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展开招聘,资深的中高层岗位可以借助猎头,不需要什么经验的可以校招。总之,不管招聘什么人,都不妨几种渠道并行使用。
第三步,网罗搜集简历,筛选预约面试。要视不同的岗位,安排不同次数不同级别的面试,比如中高层岗位,最少得经过HR的1到2次面试,然后要经过单位高层的2到3次的面试。而基层岗位,通常就不需要单位的高层出面,HR和用人部门面过基本就欧了。
第四步,必要的岗位,一般是中高层或是能接触公司商业秘密的岗位,安排背景调查,确保不引进有“前科”的人。
第五步,体检,发offer。这两个的顺序不一定谁在前,有的单位为了规避代体检情况发生,会在发offer后统一组织体检。
招聘面试中的“坑”在哪里?好大的开篇帽子过完之后,来聊一聊实战中经常遇到的“坑”和填“坑”。
第一个“坑”,简历很豪华,实际水平很简装。判断一份简历水不水,可以按其工作履历的连续性,职位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来做初步的判断,不要被别人的简历牵着鼻子走。纯粹按“历”索骥来的人,在安排到公司来之前,最好先行进行电话面试。
第二个“坑”,面试应答如流,只谈经历不谈经验。招聘是寻找可以胜任空缺岗位的人,每一个岗位都有其职责要求,也有其解决问题的定位设置。工作“经历”过了的意思,可以是工作主导也可以是协从甚至有可能只是旁观了一下。不要被表面的东西迷惑,可以采用STAR技巧来进行深入排查。
第三个“坑”,“我们”不离口,“我”字不出头。一般情况下,在工作中,上司通常都会说,汇报工作时要经常用“我们”少用“我”来开头,这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是混职场起码的操守。但在面试过程中,如果过多地用“我们”来开头,则更多体现了阐述者的不独立,很可能该项工作或是任务并不是由TA来主导完成的。这个“坑”怎么填?明确向对方提出要求讲述个人的业绩表现。
第四个“坑”,凡讲必“我”,主观盖过客观。面试过程中,应对问题,百分之八十用“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等主观性用语,一定程度上不代表自信,而有可能是过于自我。日常工作中可能表现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性,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可能有失偏颇。要填这个“坑”之前,可能要判断自己公司的文化是不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以及是否是单打独斗的岗位工作,如果不是,还是趁早两散。
第五个“坑”,讲“别的公司”如何如何,多于自己呆的公司如何如何。这个“坑”就更要注意了,这样的人可能还算有点小聪明,不讲自己呆的公司不好,而用别的公司的好来反衬自己公司的不堪,是不是更可怕?单纯的发发牢骚吐吐槽,是比较明显的负能量,负能量的升级版,是借鸡生蛋给自己的鸡看。这样的人选,视情况吧,负能量不一定就是负效应,看什么岗位什么需求。
第六个“坑”,offer前的两厢情愿,大多是你的一厢情愿。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最后终于敲定了合适的人选,双方寒暄握手致意,你也跟老板汇报完毕了,对方却去了别的公司。这个“坑”不算是“坑”,算是你的经验不足,要解决,很简单。offer前1个岗位需求至少留下2个候选人,保持暧昧态度,万一被看好的甩了,还有1个可以救场。
招聘过程中,还有很多“坑”,纯专业范畴的、书本上经常提到的,就不一一列举了。but,路上有“坑”,就不走了吗?当然不是,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前提是摸清虎的脾气和习性,有策略地进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