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遇到不测,请你勇敢走出来

春节期间和平时联系不多的几位友人互动了一下,其实也就是网上问个好之类的。大多数问候之后一般回复是:还好、老样子、马马虎虎之类比较中性的词。
有一位朋友小毅,这次和他打招呼,几天后才回。他说生活还可以,就是内心很痛苦,想去看心理医生了。
我说能不能跟我说说呢?他表示很犹豫,感觉自己像个怨妇。我说没事,我学过一点心理学,可以试试看我的功力。
他说年前父亲突然意外身故,家里一下子就失去了重心。80后的他没有承担过什么大事,整个人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以后的日子不知道如何面对。
他说父亲是从三米多高的阳台上摔下来的,头着地,胸椎多处骨折。送到医院不治身故。
他去现场,看到父亲的惨样,他接受不了。送到了就近的医院,后悔没有送到稍远些三甲医院,那里的医疗条件会好些,或许还有救。
父亲将近七十岁的人了,还在外打工,临死还在打工赚钱。父亲还没过过好日子,就这么走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五十多天过去了,心里很惧怕,每天上班路过父亲出事的地点都特别难过。工作也打不起精神。
【当生活遇到不测,请你勇敢走出来】记得那时刚注册了QQ,不知怎么在好友里就有他了,那时也不懂,就这么聊上了。他刚毕业,在找工作,我在网上还问过他一些电脑问题呢!
后来知道他结婚了,工作负担又重,渐渐就不太联系。因为他是外地人,偶尔也会问我本地的一些风土人情。
就这么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
看着他这么年轻就承受这么大的变故,也不知道怎么劝他,毕竟所有的劝慰都显得很无力,最终都需要当事人自己去面对。
但是我还是尝试去劝慰他,至少给他一点走出来的力量。
人的一生很不容易,有的人生下来就面对苦难,慢慢那些就不叫苦难了,因为他有了抗苦难的胫骨。当他长大了,苦难反而变小了。
那些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一直被爸爸妈妈宠着惯着,就怕他们受委屈。父母更没有给他们一些挫折教育,告诉他们成长路上有鲜花,更有荆棘。
如果父母早一些就让他们有这方面的意识,那么等他们长大之后,面对生活变故就不会怯场,不会慌张,在处理问题时有把握有分寸,这才是泰然自若的人生啊。
孟子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说,平时有忧患意识相伴,反而是一个人的生存之道,一个人在安乐窝里待久了,会失去生命力。
我们聊的过程中,他不经意的一句“真不想长大”,正透露了他内心怯懦的一面。
人只有在跨过一道道坎的时候,才能够成长。
如何劝慰他呢?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赋予他强大的责任感。父亲不在了还有母亲、老婆、孩子。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对家人负责,不能再添新愁。如果她们再有闪失,你将如何面对天国父亲?你是不是又要生出新的后悔?现在你没有准备就接过家庭的重担,那么你就要努力去担起这个责任,而不是停留在长吁短叹。
(2)给孩子们做榜样,反思父母教育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前给孩子做未雨绸缪的思想提醒。《魅力女性工作坊》的作者许杰文老师说,自己在的十一岁时母亲就珍重交代过他:“孩子,你长大离开父母,离开这个家之后,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你的。”
记得星云大师曾说过在他十二岁出家时的经历,那时寺庙里的师傅让他们闭眼学习内观。他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是内观,总是想睁开眼睛看看。师傅棒喝他说:你看什么?这个地方哪样东西是你的?也因此,星云大师的心胸格局越来越宽。
这个世界属于你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会慢慢把一样一样的东西拿走,直到自己也被拿走。
(3)去阅读。阅读能让内心沉静思考,特别是读那些把苦难写成书的人,他们的经历会让自己觉得不再孤单。
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年得了肾癌,一直走不出来,抑郁,要靠药物辅助。我建议她去图书馆借书看。她借了一本抗癌人生的书,看了之后,心里有了抗击疾病的力量。看史铁生的《病隙碎记》让她学会了思考,心慢慢放宽。那一阵她读了不少书,又培养了一些爱好,状态逐渐好转。
(4)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内心不愿长大的那个小孩。当自己还没有能力走出来时,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允许自己当下的无能为力,等待那个内心不愿长大的自己成长起来。给自己半年左右时间,减轻当下的痛苦,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一个下午的聊天,他已经缓释了很多。他已经变得勇敢了许多!
图片发自App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多多交流,帮帮这位朋友!


#齐帆齐写作第四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