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为什么市场越成熟,投后服务越重要?( 四 )


针对企业法务、财税 , GR、PR , 人事招聘等硬性需求提供服务相对容易 , 因为这类服务都是可复用的 。困难的是如何满足企业在发展战略、行业资源方面的需求 。
这些服务非常考验投资机构的体量、投资组合和人脉资源等 , 对中小机构来说有一定难度 , 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差异很大 , 服务很难做到标准化 。
为此 , 投资机构在投后服务模式上进行了摸索 , 以增强服务的深度和灵活性 。
长期深耕某一赛道的综合投资机构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 例如活跃在先进制造领域的IDG、顺为资本 , 重点关注消费的黑蚁资本、清流资本等等 , 都在优势赛道积累了相对深厚的行业资源 。
一些中小型的垂类投资机构 , 体量虽小 , 但有着纵深布局的优势 , 贯穿产业链上下游 , 以投资养投后 , 建立行业智囊团和产业链资源库 , 来匹配被投企业的需求 。
也有机构用产品思维做投后 , 例如源码资本将常见的投后服务内容划分为10大功能模块 , 其中也包括被投提供战略咨询、搭建团队、股权/债权融资等 , 被投企业可以灵活选择服务类型 , 机构也可以根据被投企业情况开辟新的投后服务产品 。
可见 , 在漫长的探索中 , 投资机构也根据自身特点 , 发展出各具优势的投后服务模式 。
03 投后服务 , 还有新故事可讲就目前来看 , 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的投后服务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 很多投资机构正处在「一边渡人 , 一边渡己」的发展阶段 。
首先是在投资机构内部 , 投前和投后团队的分工配合 , 以及投后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都还不算完善 。
一般情况下 , 投资人的收入由固定薪酬、项目奖金分成及投资收益组成 , 一位PE合伙人透露 , 对项目的服务和管理需要长期投入 , 但因为职能差异 , 很多投后管理团队并没有项目分成 , 导致成员缺乏动力 , 投入程度有限 。
此外 , 在投前、投后的配合中 , 投资人和投后管理咨询人员对项目的看法存在差异 , 前者可能更关注财务硬指标 , 而管理咨询行业的工作模式相对周期长 , 更倾向于企业战略发展这一软指标 。有内部人士表示 , 「投后管理与前端的投资应该是整体互动的关系 , 如果双方无法认同会使投后的人发挥不了自身的价值 , 逐渐在机构里沦为一个‘打下手’的角色 , 那他们自然不会长期留在机构 。」
而作为投后团队 , 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有存在感」又「不添乱」的帮助 , 始终是需要平衡的难点 。一家机构的投后团队常要服务多家企业 , 而每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 , 提供的服务过于通用会显「鸡肋」;一旦过于深入 , 不仅效率过低 , 甚至还有可能增加矛盾 。
曾有创业者抱怨 , 机构的投后服务「水分」很大 , 战略讨论时提供的咨询建议都是大套路 , 对公司发展意义不大 。同时机构在介入被投企业发展时一旦「越界」 , 容易发生摩擦 , 毕竟很多时候 , 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也存在利益冲突 。
也因此 , 有创业者表示对财务型投资人的投后服务不抱期待 , 到了企业业务快速扩张的时候 , 可能还会优先选择产业投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