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不是罪

匮乏不是罪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几天有点消沉,心里总是浮现“匮乏”这两个字,今天来梳理一下。

匮乏——基本解释:贫穷;缺乏;贫乏,困乏。多用以指物资。也有精神和心里方面的缺乏,人穷志短也代表物质和精神的匮乏。

【匮乏不是罪】1,物质匮乏

有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有东西吃,另一个没有,当没有东西吃的孩子,去向有东西吃的孩子讨要的时候,有些会给,有些不给。
会给的孩子人们就容易给他贴上一个,“大方,大气,懂事的好孩子的标签。”
不给的孩子,人们会给他贴上一个,“小家子气,不合群,孤僻等标签。”
你会怎么理解,经常遇到这种事,大人之间也一样会遇到。有理性的大人也一样会给对方各种贴标签。
你不是对方,不知道对方的世界,也许他是偶尔有东西吃,所以不舍得分享。也许他曾经经常没东西吃,现在有了也怕会分享后就没有了,所以不愿意分享。
每个人对物质的拥有程度是不一样,有些人一直没有缺乏过,从吃母乳开始就是餐餐食饱,这种人对物质相对的就没有匮乏感,很安全。有些生命一开始就处在匮乏里,吃不饱,用不够,在一个缺吃少穿的环境下长大。更重要的是在守护他们长大者的匮乏思想里长大,也就根深蒂固的有了匮乏的信念。
这是因为对物质的匮乏,曾经或者现在的匮乏感。他觉得自己还没多余的部分,还不能分享出去。
当你用:我知道,“对方不肯是对物质的匮乏,”这种理解。来代替,“他就是个小气鬼,”这种评判。你是不是感觉用前一种思维更让自己不受伤呢?
因为:当被拒绝的时候,人们都会有受伤的不快感。如果用后者理解对方,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放在不值得他付出的那种人里;如果用前者来理解别人,你会有一颗包容心自然而然的升起。就不会有被不值得对待感出来。所以,从别人不给的角度去理解,不要从自己得不到的角度去恨。
2,心里精神层面的匮乏

心里精神匮乏的形成也是一样的途径。如果一直被拿来跟别人比较,或者一直没有得到过肯定和欣赏。价值感就被拉低了。心里就有我不能够,没能力,没用处的匮乏信念。
心里精神匮乏的人,在家庭成员里,朋友之间,同事关系,无处不在。他们不愿意说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秀,不是鼓掌称赞,而是来一句“显摆什么呀!他是有后台的,”
家庭里的表现是:你本来就应该这么优秀;你本来就要会做;本来就应该照顾我一些;这是你作为一个男人(女人)的本分;我如果夸你就显得我没用,而你会以为自己真的有什么了不起,而骄傲。
其实,看见别人的优秀不加以欣赏还想办法打压的这种行为,就是精神层面的匮乏。
是自己没有能力这么做,没有富足的能量去付出。体会不了那种丰盛的富足能量。只知道自己那无力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让人忙着各种索取,没时间和机会去体验付出的富足感。
而遇见这种,见不得人好,对别人的付出不知道感恩的人。也会有不同看法的人:有些就觉得这种是喂不饱的狼,不感恩我的付出,不表示谢谢,以后不帮助他了;这种人本身也具有得不到反馈的匮乏感。
有些是看懂对方是基于匮乏,基于没有感受满足感的能力,也就是感觉到了帮助他最多也是不够的,看懂了对方是这种匮乏信念的人。然后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可以停止帮助,但不加以评判,那么这种人就是真正内心丰盛的自足不匮乏的人。
一个不匮乏的生命是:允许别人和自己有不同的人;不对别人实施条条框框的人;不兜售自己的付出不评判别人;有能力为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不迁怒别人。
了解了这种心里、精神、能力的匮乏。就会减少对别人的有色评判,也让我自己知道了,我不是人品不行,而是没有收集足够多的美好,付出的行动太少,以后多去发现美好,收割美好,多去付出,先让自己的心灵富足起来。
一个人给不出去自己没有的东西,只有自己有才能给的出去,爱满自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