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谁在给太平鸟“抄下去”的理由?( 四 )


服饰行业就该抄袭吗?不止太平鸟,屡禁不止的模仿行为普遍且频繁的存在于整个服饰行业内 。
就在前几日,国民男装品牌也陷入了一场抄袭风波中,零食品牌WHIKO谜之生物在微博发文称,其原创WHIKO形象被海澜之家抄袭,引发网友热议 。而此前海澜之家旗下潮牌“黑鲸”也涉嫌抄袭 。两次事件海澜之家均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
另一大快时尚品牌美邦去年推出的一款“中华有为”的卫衣就被市场质疑同时碰瓷华为和李宁 。
就连快时尚的鼻祖ZARA在品牌前行的过程中,也绕不开抄袭的话题,并且力度有过之而不及 。
据传GUCCI、Alexander Wang、MiuMiu、Chanel、LV、BALENCIAGA等众多奢侈品品牌,都是“时尚搬运工”ZARA的模仿对象 。
将视角进一步放大至整个服饰圈甚至时尚圈,抄袭文化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 。Virgil Abloh(米兰的时尚品牌Off-White创始人)的“3%原则”就是对于这一现象的完美诠释:只需要修改3%,便可以让某个东西看上去既熟悉又新鲜 。
大品牌遭抄袭难以界定,小品牌遭抄袭维权无门,抄袭文化便逐渐泛滥 。尤其是对于此次太平鸟抄袭事件的受害者 。这样一家小规模的原创时尚品牌如果决心诉诸法庭,最终需要付出巨大的维权成本,且即使胜诉获赔金额也不会太高 。
而更多人寄希望的专利申请几乎面临相同的困境,周期长成本高,在申请周期内抄袭者已经能够做到盈利然后全身而退 。查阅相关资料能够发现,过往服装抄袭事件维权或专利申请成功的先例寥寥无几 。
当然,解释服饰行业司空见惯的模仿抄袭行为,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借口”,清理库存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223.7亿件,同比下降7.7%;营业收入13697.3亿元,同比下降11.3%;利润总额640.4亿元,同比下降21.3% 。
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库存问题几乎席卷了每一个服饰品牌 。
海澜之家2021年第3季度累计存货规模高达92.51亿元,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41.33% 。美邦、锦泓集团、朗姿股份等知名服装企业的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都在40%以上 。
在库存问题上,太平鸟同样不遑多让 。据数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太平鸟的存货金额分别为18.28亿元、18.36亿元、18.55亿元和22.57亿元 。2021年一季度时,公司存货规模为21.5亿元,到了三季度这一数据进一步上涨至28.2亿元,短短两个季度涨幅达到了31.2% 。
投稿|谁在给太平鸟“抄下去”的理由?
文章图片

奇偶派制图
一时间,线下门店“打折清仓去库存”的口号也蔓延至了各大品牌的线上直播间 。当折扣的套路走到了尽头,加大模仿力度、利用供应链快速推陈出新、刺激需求,增加销量的逻辑成为了品牌去库存的另一条出路 。
太平鸟作为国内最接近快时尚鼻祖ZARA的学徒,在捕捉时尚趋势、修改原创设计、快速打样、批量生产等多项与模仿有关的能力上,与ZARA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小单快反”模式不再为ZARA所独有 。
为了完成品牌内部的产品上新任务,太平鸟的研发部门每天都会有数百双眼睛紧盯时尚潮流动向 。从产品款式到线下门店销售,其中的周期至少缩短了一个季度 。
在如此紧密的产品线更新过程中,难免会与大大小小的品牌、设计师的创意撞车 。这也是近年来围绕太平鸟抄袭的新闻络绎不绝的主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