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财务规划思路

先说个题外话。
我用写长文,是因为比较喜欢这种干净的排版,添加链接、图片之类的辅助资料方便简洁,符合我的写作风格,用来作为长微博生成工具蛮不错。
可是里活跃了太多文青愤青,有时候确实挺伤人的,像我这种还跋涉在内心强大之路上的脆弱之人,遇到委屈时数次想过「算了,写这么多干嘛,平白无故遭人鄙视」。但看到微博里友善的朋友们,又觉得如果因此而放弃分享,很对不住大家。
所以我依然会继续写下去,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天长地久-只是里的评论我不再看了,如果希望交流,可以用微博的评论和私信,我看到了就会回复的。
言归正传。
自从写了理财方面的几篇文章后,评论和私信里经常会有姐妹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告诉我,请我告知应该如何打理这些资产。首先要感谢大家的信任,毕竟财务状况还是蛮隐私的信息。
因为评论字数有限,我还是写篇长文,絮叨絮叨我的家庭财务规划思路。事先声明,只是我个人的思路哈,希望能给在这方面有所困惑的姐妹一点点启发,仅供参考。
家庭财务规划,是件蛮专业的事情,有人专靠这个谋生呢,还有「理财规划师」的专业证书可以考。我个人认为,这是个蛮有前途的行业,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百姓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对理财规划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那是不是没有「理财规划师」的证,就没办法做自己家的财务规划呢?当然不是!
我之前推荐过简七的《理财规划全攻略:追赶财富君的脚步》课程,据说就是几位备考理财规划师的小伙伴设计的,案例也是按照标准的理财规划流程来详细分析,足以揭下理财规划神秘的面纱。
课程内容简单来说,分为以下五步:

1.制作家庭资产负债表
2.制作家庭收入支出表
(以上两步是基石,重中之重,后面的步骤都要以此为基础。)
3.检查安全指标、成长指标、财富自由度
4.量化理财目标
5.确定实现目标的投资方法
看起来挺简单的几句话,每一步都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简七的课程里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解了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真心非常推荐大家认真学习,我已经听过两遍了,还不时找出来复习复习。
不过,太专业的有时候不太容易实施。前些日子有个朋友给我看了她做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得出结论是放在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里的钱太多了,安全确实是安全,但成长性不够高,如果放进股票型基金里,又怕亏损。
有时候,我们对亏损的担忧,是源于不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确定是否准备好了需要使用的资金,不确定有多少资金可以用于冒点儿风险搏个稍高的收益。
在家庭理财方面,有个四三二一法则——
将家庭年收入分为四份:
40%用于供房和其他投资
30%用于家庭的一般生活开支
20%用于银行存款以应对急时之需
10%购买保险
比如家庭年收入30万元(比如哈,只是比如!)就可以这样规划:
12万元用于供房和其他投资(如股票、基金、P2P、国债等);
9万元用于日常生活开支(除培训费用外所有的支出。培训费可算作投资,对自己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
6万元用于银行存款(可以随时动用,如活期、货币基金等);
3万元用于购买保险(意外险/定期寿险,重疾险)。
我代入自己家的收入情况算了一下,基本符合,只是30%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显得有些少。考虑到一般建议应急资金按照3-6个月的生活开支来储备,如果一年的日常生活开支定为9万元,那么储备的应急资金应该在4.5万元以下,但按照「四三二一法则」算出来的应急资金是6万,所以我将年收入的40%用于日常生活开支,30%用于投资,妥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需要事先确定两个数字——每年家庭总收入、每月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计算家庭年收入时,除了工资等职业收入外,还需记上房租收入、定期存款或国债的利息等。因为此处的收入是固定的、无风险的,所以股票及股票基金的收益不能算在内。
确定家庭每月开支数额也不麻烦,甚至不需要每天记账,现在刷卡都有消费记录,现金的话月初记一个金额,月末整理一下本月从银行取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稍作计算就能得出一个月的开支额度了。当然,能每天坚持记账更利于计算。
确定好这两个数字后,我们就可以计算三个账户——应急资金、保险费用、每月定投。
应急资金的数额即每月开支数额的6倍,放置于余额宝、理财通等货币基金以及银行活期存款账户中。留太少心慌,留太多浪费。
保险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10%。另外还需要计算保额,一般重疾险每人需30万保额以上,意外险或定期寿险需要涵盖尚未还清的房贷总额,如果能包括子女生活费和老人赡养费,就更完美了。
关于选择购买符合条件的保险产品,我之前写了一系列文章,在我的微博里搜索「Protecting your loved ones」可以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P.S.其实问保险的人还蛮多的,我有时候会想,要不我抽个时间,把一些比较有名的保险产品,包括香港保险,都研究一遍,详细列出优缺点,就比较方便大家选择了。(只是想想哈,这事儿太费时间,别催我……)
每月定投的额度可以参照《用定投增加安全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整。确定目标时想的是「至少需要」,因为这是个保底的目标,一旦确定,这笔钱就放在里面,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再挪作他用,直到计划年限期满,才能动用。
以上是根据需求计算定投额度,还有另一种计算定投额度的方法,根据收入来计算。
《小狗钱钱》中提到,将收入的50%用来养大金鹅,等它将来下金蛋;40%用来存入梦想基金,用来实现短期及中期目标;10%用来花。
因为吉娅还是个小朋友,不用承担家庭日常开支,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建议理解为,每月收入扣除掉必要开支外,50%用来定投,40%存入应急基金,10%用作非必需品的开支。
还是以年收入30万为例,平均每月收入2.5万,每月支出1万,剩余1.5万。50%用来定投,即7000元,与《用定投增加安全感》中测算出的每月定投总额7150元相差不大。
【我的家庭财务规划思路】至于定投什么基金,可以参考《基金定投投什么?》。一般不建议在银行开通基金定投,因为手续费很高。我是用基金公司的官网直销渠道,申购费一般是0.6%,但如果定投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需要注册登陆很多次,比较麻烦。最方便快捷的是天天基金网、数米网等基金平台,手续费和基金公司直销渠道一样,但一个平台可以搞定多家不同公司的基金。
进行到这一步,我们基本能安心生活了——保险为家庭穿上「铁布衫」,不用担心出现不测;应急资金可以支撑家庭半年的生活,辞职跳槽完全不用害怕;基金定投为未来的养老金、教育金和赡养费做好了准备,只要坚持不断,从容向前走就好。
那么,剩下的资金,就可以用来「锦上添花」啦!进入投资部分。
理财不是发财,投资并不要求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为目的,而是为了在这个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成为常态的时代,让我们的资产保值增值。当然,如果能增加财富自由度就更好了。
可以投资的额度定了,应该怎么分配呢?
现在我们可以投资的产品有很多,国债、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债券、股票基金、股票、P2P网贷、黄金、房产……风险各不相同,门槛也有所差别。
这里引入一个「80定律」,即
个人资产中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等于80减去自己的年龄。比如30岁时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可占比50%,40岁时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占比40%为宜。
这个定律是根据生命周期原理,越年轻就越能承受风险,所以年轻时可以多配置一些高风险的股票类资产,谋取更高的收益。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原则。
我个人比较喜欢股票基金,因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投资股票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如果妨碍了职业进步,得不偿失呀。
债券基金的风险相对稍微小一些,但收益也少一些。都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如果低风险高收益,一定是骗子,哈哈~~~
银行理财产品我不是很感冒,门槛高,收益低。说起来我还是个蛮激进的投资者,愿意承担稍高风险,获得稍高收益。
P2P网贷就不多说了,《我选的P2P很小众》里有详细的介绍,我最近投得比较多。分散投到多个项目,逾期不还款的风险也能分散一些。
黄金我觉得还是要配置一些,虽然金价跌得厉害,我的黄金定投都是亏的,但我依然坚持每月定投。关于黄金投资,我看过几本相关的书,得出结论是:
1.未来金价会上涨,因为全球货币与实物脱钩,严重超发,黄金是天然的货币,始终具有保值功能;
2.持有实物黄金才能体现保值功能,纸黄金本质上和股票一样,是玩波段的,真到了需要黄金体现保值功能时,纸黄金可能兑换不了实物黄金,白瞎了。
至于房产,我有个土豪朋友说,她从不买股票也不买基金,就只买房子。也只有土豪才能这样啊!我们嘿嗦哈嗦地一年攒个十几二十万,都不够付首付;等到第二年有三四十万了,房价又像火箭一样窜上去了,首付依然不够……
不过,过去十年,是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未来可就不会继续这种情况了。支撑房价上涨的几大因素,比如实体经济向好、人口红利、货币超发等,都渐渐消失了,而房价的泡沫已经形成,现在进入市场,很有可能成为接最后一棒的倒霉蛋。
如果不考虑房价上涨的增值因素,只看租金收入,投资收益率非常低。我所在区域的租金在市中心不算很低,200万总价的房子,每月租金不超过4500,按一年5.4万租金收入算,投资收益率是2.7%,还没算按揭贷款的利息成本呢!
综上所述,我目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股票基金和P2P网贷,准备再增加一些稍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
如何投资,见仁见智,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还记得年初时我写的《写在理财系列文章之前》么?其实从这些问题中,就可以看出我的家庭财务规划思路了,简单来说就是:
确定两个数字——每年家庭总收入、每月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设立三个账户——应急资金、保险费用、每月定投。
剩下的资产,按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配置到国债、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债券、股票基金、股票、P2P网贷、黄金、房产等不同产品中,实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洋洋洒洒又码了这么多字,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明白。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和私信里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