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学习-风光照片综合处理(三)--ACR中的蒙版局部控制

(注:“()”括号内为选择的调整选项,"【】"内为照片哪里不足,“------”后为操作目的或之后的效果)
1.调整基本影调 PS学习-风光照片综合处理(三)--ACR中的蒙版局部控制
文章图片
(参见老邮差,做此笔记)
此片曝光严重不足
(1)在ACR中打开素材文件,在基本参数区先单击“自动”选项,看到片子按自动曝光处理,各项参数做了相应的调整,直方图达到了全色阶。片子影调大体正常了
(2)按照对影调的要求继续调整相关参数:大幅度降低“高光”参数值,调高一点“白色”---------让直方图的高光峰值能向左移动,以保证亮调部分的层次; 适当提高“清晰度”和“自然饱和度”
2.调整天地影调 (1)在最上面的工具栏中选择“渐变滤镜“工具。在右侧参数去单击“曝光-”,设置曝光减半挡,其他参数归零。
(2)在图像中从上到下,从天空部分到地面拉出渐变线。然后根据需要调整各项参数,降低“曝光”、“高光”、“黑色”参数,提高“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天空压暗之后,直方图中高光的峰值不再凸起
(3)来做地面:
右侧参数去单击“新建”选项,单击“曝光-”,设置曝光减半挡,其他参数归零
(2)在图像中最下面到中间部分,由下到上拉出渐变线,继续调整相关参数,降低“曝光”,提高“清晰度“。------地面的影调也压暗了,为了突出主体
3.调整主体景物影调 这个片子中,主体是商定的骑行者和凸出的山崖
(1)在最上面工具栏选择“调整画笔”工具,在右侧参数区单击“曝光+”-------准备增亮主体。在参数区的下面设置所需笔刷的直径和最高的羽化值,并将蒙版选项点√。用画笔将需要调整的主体景物大致涂抹。有蒙版显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涂抹的区域
(2)涂抹的区域大于需要处理的主体景物区域,在参数区上方单击“清除”选项,在下边设置较小的画笔和中等的羽化值,并将下面的“自动蒙版”选项点勾选。
(3)用清除画笔沿着主体景物的外边缘细心涂抹,注意画笔的笔刷中心不要进入主体景物区域。因为有“自动蒙版”选项,画笔会依据影调和色彩识别涂抹的边缘,就能很方便地将主体景物的边缘涂抹出来
(4)在参数区最下面将蒙版选项勾选掉,关闭蒙版。提高“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让山崖呈现暖色, 还将上面的“色温”和“色调”向右移动一点点
4.处理远方的地面 【PS学习-风光照片综合处理(三)--ACR中的蒙版局部控制】【感觉远方不够通透】
(1)工具栏选择“径向滤镜”工具,在右边参数区单击“曝光+”, 其他参数归零,并在参数区最下面单击“内部”选项
(2)在图像中远方地面位置拉出径向滤镜框,提高“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看到显得通透了
(3)【如果有部分不应该被调整的也被圈在处理范围内】,在参数区上方选择“画笔”工具,然后选择“画笔-”,设置合适笔刷和羽化值,选择“自动蒙版”在参数区最下面选择蒙版选项,打开蒙版,看到当前滤镜的作用区域, 用画笔在山崖位置涂抹,把当前径向滤镜蒙版擦除掉,让当前径向滤镜只作用于大地
5.调整颜色
(1)在最上面的工具栏选择“直接调整工具”,回到基本调整末班
(2)在调整卡中选择“HSL/灰度”卡,进入“饱和度”选项卡,将鼠标放在山崖上,向右移动,看到自动选择的橙色、黄色参数滑标向右移动,增加了橙色、黄色的饱和度,-----山崖更醒目了, 放在蓝天右移,为蓝天增加一点饱和度
6.用曲线调整影调
(1)增加颜色的饱和度后,【上面的直方图趴下了的话】说明颜色影响到了影调关系
(2)在调整卡中单击曲线调整卡,提高“高光”和降低“亮调”参数,加大了图像中亮调的反差。再把“暗调”参数值,直方图最左侧向右移动------直方图形状舒服多了
------最后可以适当地裁剪图像,人物正好处于黄金分割点,天地交界线正好位于图像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