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爱的艺术 》梳理

爱是一门艺术吗?作者由这个问题出发,开始了第一章的辩论。
否认这一观点的人,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不外乎以下三点:一,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二,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产生此原因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当代文化互利互换的观念)。三,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与“持久的爱”的区别。
由此,作者提出爱是一门艺术的观点。进而列出学习一门艺术的必要步骤。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但要想成为艺术大师,作者给出了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大师看的高于一切,且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的整个身心
第二章作者提出了爱情的理论。 首先,作者认为爱情的理论必须以人的理论,人的生存理论为前提。而对人来说,从自然脱离,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即人永远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而对此问题的回答则取决于人所达到个性的高度。作者列出了一直以来人们采取的方法:一,不同形式的纵欲;二,同一化;三,创造性地劳动,进而提出对这个问题真正和全面的回答则是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而爱情作为爱的一种方式,是对这个问题的成熟回答。为什么说是成熟回答,作者列出了爱情不成熟的形式,即共生有机体,产生的结果是控制和服从。进而提出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并认为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在此,作者引用了斯宾诺莎的理论,人的情绪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分成“行动”和“狂热”。妒忌、野心和每种形式的贪婪是热情和狂热,而爱情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在自由中发挥,并永远没有强制。
因此,作者认为爱情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一种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爱情的积极性。
(一)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里,作者列出了两个流行的误解,一种是把”给“当作放弃或着交换,一种是把”给“作为自我牺牲的美德。而创造性的人则认为, 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给”比“得”能带来更多的愉快。
所以,作者认为“ 给”是把自己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
而给的前提,是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进而作者提出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而取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
持有这种态度的人才能克服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才能信赖自己的人性力量,才能拥有达到目的的勇气。如果缺乏这些特点,人们就会害怕献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爱。
(二)关心
作者认为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三)责任心
通常人们把责任心理解为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作者认为责任心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我应对其他的人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这种责任心在母子关系中,主要表现在母亲对孩子生理上要求的关心,在成人之间则也包括关心对方的精神要求。
(四)尊重
没有尊重,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和奴役别人。尊重就是要求能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
(五)认识
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心和责任心都会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也是无益的。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了解与爱情的另一个关系,即人们通过爱情来认识“人的秘密”。人有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的欲望,而我们通常的知识并不能满足,我们永远无法了解自己,也无法了解他人,但通过爱情可以去靠近。
最后,作者提出了爱情产生的另一个原因—生物性的要求,即阴性和阳性的结合
接着,在第二节讲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在此,作者提出了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我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好吧,其实不太赞同作者观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观点。婴儿时期,孩子都已经产生了依恋心理。)
不过他提出的一个观点还是很赞同。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以下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爱、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父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而一个成熟的人,作者认为他应该发展一个母亲的良知(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发展一个父亲的良知(你做错事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事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相结合,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最后在第三节讲述了爱的对象。
作者认为,爱不是同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而且爱情是一种同所有人有关,而不是只关系到一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形式的爱在爱的对象的没有区别。作者分别从几个以下方面讲述。
(一)博爱。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
(二)母爱。在作者看来,母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心幼儿并对其成长负责,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二是超越维护生命的范围,要使孩子热爱生活。
并且认为母爱是两个不平等人的关系,具有忘我无私的特点,这种特点,作者认为其动机虽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动机是“超越自己”的追求。(这一追求属于人的最基本追求,人对自己的纯生物作用不满,他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被扔进世界的小卒。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个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满足这一要求可能性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而男子不能通过生育来满足超越自己的要求,所以他只能通过双手创造物体和创造思想来证明自己他的创造能力。)
(三)性爱。按其性质,这种类型的爱是专一的。
(四)自爱。作者先从自爱和爱别人是互斥的这一错误逻辑入手,提出爱自己和爱别人是平行的。然后又将爱自己与利己者相对比,认为利己者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并引入“忘我”症的例子,来揭示自爱的真谛。
此处,套用爱克哈特的格言的说明,“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一个及既爱自己又爱他人如同爱己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这样评价的人。
(五)神爱。作者认为对神的爱原因是出于消除隔膜,要求统一的追求。
神体现的是至善至美,分析神的概念时,首先应分析信神的人的性格特征。
在此,作者简述了神的发展。在历史开端,人类脱离大自然,但仍企图找到与大自然的统一,此时,人把动物当作图腾或者神来祭拜,接着当人的技能发展到手工劳动品时,人把他双手劳动的成果变作神,此时,人们礼拜泥土、银子和金子做的偶像(这是一种异化的形式来礼拜自己的力量),最后人赋予神以人的形象(这一神人同形阶段,作者认为人只有对自己了解深刻了,认为人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高贵的物体时才会这么做)。
由此,作者得出人的成熟程度决定了人的诸神的本质以及人对神的爱的形式。
而接着,作者讲述了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宗教的变化,信仰女性神到男性神,男性神不断发展,由部落首领形象到父亲形象,然后又从父亲形象变成正义、真理和爱的象征。
所以,从神人同形到单神原则的过程中产生了对神爱本质理解的区别。
大多数人信神就是相信一个能帮助自己的父亲,而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按单神思想的本质行事,他爱神更多怀有一种谦恭,他知道他对神一无所知,神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象征。
此时,作者提到了精神实体的概念。并且认为有有精神实体的单神主义和不体验精神实体的不信神宗教得出的结果殊途同归。
在此,作者提出了东方和西方的根本区别,即逻辑概念的区别。
东方世界遵循悖论逻辑,认为人只有在现实的矛盾中才能感觉现实,人永远无法在思想上把握最终实体,把握宇宙。思想只能使我们认识到思想不能使我们作出最终回答,思想的世界囿于悖理之中。最终把握世界的唯一可能性不在思想,而在体验统一。
所以,对神的爱既不是从思想上了解神,也不是指自己爱神的思想,而是在爱的体验中体验自己同神的一致。因此得出了人要重视正确生活道路的结论。
但悖论逻辑不把重点放在思想上而是放在体验上,也导致一系列后果,首先宽容(思想的局限,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其次重视改造人,而不是发展教义、科学。
而西方世界遵循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逻辑。人们认为只有在正确的思想中才能找到最终真理。所以把重点放在思想上。但这两种思想各有利弊。
最后,作者对神爱进行了总结,对神的爱本质符合对人的爱,而对人的爱虽然表现在同家庭的联系上,但最终还是由人所生活的社会结构所决定。
第三章,爱情在西方当代社会的消亡 作者认为每一个在一个特定社会生活的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这一社会对这个人的性格的影响。而西方社会结构及其精神并不能促进爱情的发展,具体从下论述。
资本主义社会把市场作为调整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那么市场也就调整一切社会关系。最后资本统治劳动力,而且资本还不断集中。
这时,产生两个问题:一,在资本和劳动力领域,个人的主观性被官僚阶层所取代。二,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企业导致一种新的劳动组织(人一方面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并相信自己不屈服任何权威,但另一方面又准备服从命令,完成别人交代的工作,自愿服从领导—除了例外,他们要不遗余力第干活,永远发挥作用和力争晋升),在此组织中人失去个性。结果,这就造成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大自然产生异化。
这表现以下方面:一,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是一种资本,这笔资本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要给他带来最大的利润。(交换)二,人与人的关系是陌生的,虽然每个人都努力与别人靠近(在思想上、感情中和行动中保持一致),但实际上是孤独的。但现代文明又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工作和享受),使人们感觉不到这种孤独。赫胥黎的话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即“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有表面的接触。”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
所以,在这情况下,现代人的性格也在努力地适应进行交换、接受和消费的要求。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为交换和消费的对象。而爱情,当然也符合这种社会性格
最为典型就是,把爱情看作是性满足的产物和把爱情看作是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的避风港。这两种观点是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正常”形式,是由社会决定并造成的爱情病理学。而病理学个性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统称神经机能症),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来揭示这些假爱情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力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人不能互爱,也就不能神爱。所以,作者认为神爱所达到的衰亡程度与人爱的衰亡程度相等。那么,在现代,神就已失去了原先的宗教意义,变成了适应以成功为中心的异化了的文化要求。当代正在进行的宗教“更新”是要把神的信仰变成一种心理学的手段,用以武装人们更好地投入竞争。从卡耐基的畅销书到派勒牧师的畅销书,都反应了这一趋势,作者们并没有提出社会追求成功的努力是否符合信仰,而是建议我们把对上帝的信仰和祷告作为手段来增强我们获得成功的能力。作者对此进行了反讽。
第四章 爱情的实践。 作者认为爱情是一门艺术,那么就有着掌握一门艺术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第一,纪律。如何训练纪律呢?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纪律看做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自我意志的体现。
第二,集中。集中就是完全地在现时现地生活。最重要的步骤是要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和不喝酒。作者建议可以做一些“自我”练习,除了练习,还建议学会专心做一件事。而练习集中必须要有耐心。
最后作者提到集中,还要求另一样东西,即对自己保持清醒。也就是对自己的内心活动保持清醒。第三,耐心。第四,极大的兴趣。
而爱情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要学会它,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
首先,克服自恋,具体地说就是保持客观性,对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如何做到客观,作者并不认为与外部世界毫无关系是客观的基础,而做到客观,就是与其有强烈的联系。
其次,信仰。针对信仰是什么,作者认为首先应该区别合理的信仰和非合理的信仰。
非合理信仰是一种服从非理性权威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体验的一种坚定信念。也就是说合理的信仰不是信仰什么,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信念。从理性的思考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列出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例子,来说明不合理的信仰意味着只相信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合理的信仰是一种独立的信念,相信自己创造性的观察和思考。在人与人关系中,作者认为信仰也是必不可少。
作者从相信入手,提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我们能做出许诺的先决条件),相信他人(相信他人发展的可能性,就像母亲相信相信孩子能长大),相信人类,并认为我们相信自己、他人和人类不断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对自己的觉悟和成熟体验得越深,我们的信仰程度就越高。
合理信仰的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生产力。从中得出,相信权力—在统治意义上的权力—和使用权力都是信仰的反面。因此,提出产生信仰需要勇气。而培养自己的信仰和勇气可以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
最后,作者又重新强调了实践爱的艺术十分重要的态度——积极的活动。前面已从个人范畴讨论过这个问题,但这一问题同社会范畴也是不能分割的。然而我们在提到爱他人的理想时,却会受到“公正”原则的影响。即博爱要求我们爱他人,对他人负责和他人一致,而公正却要求我们同他人分开,也就是尽管尊重他人的权力,但不爱人。
【《爱的艺术|《爱的艺术 》梳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原则同爱的原则不一致,不过,作者认为我们也不必悲观,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也是一个充满如此矛盾和不断变化的机构,从而使得人有一定的可能保持个性不被同化,及个人活动的余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