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最近这段时间手机行业可以说相当的热闹,一方面高通与联发科都先后推出了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一大批新款旗舰机型不是已经发布、就是正在发布的路上。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自研芯片”在2021年无疑成为了几大头部品牌追逐的热门话题。从年初小米公布的自研ISP澎湃C1、到年中的vivo的自研ISP悦影V1,再到不久前OPPO发布的自研影像专用NPU马里亚纳X和小米的自研120W充电芯片澎湃P1,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就迎来了三个品牌、四款自研手机芯片的亮相。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文章插图
平心而论,这些“手机芯片”虽然并不属于大家所认知的SoC或AP(应用处理器,也就是SoC去掉基带部分)方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品牌推出自研芯片,客观上确实给相应的机型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功能体验。同时在它们的研发、制造过程中,谁也说不准他们是不是已经积累了对于先进制程、复杂大芯片设计的经验。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文章插图
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手机厂商什么时候能造出自研SoC,相反我们会将视线继续集中在这类“功能性小芯片”上。结合智能手机本身当前的硬件架构和市场需求,来与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在最终造出自研SoC之类的“大芯片”之前,他们还有哪些部件可以通过自研来“练手”?
首先你要知道,手机的“内构”其实真不算复杂
虽然我们总说,手机是高科技产品。但也正因如此,在当前的半导体技术体系下,手机的主板面积其实是越做越小,同时内部的芯片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文章插图
这意味着什么?这里以TechInsights对谷歌Pixel6 Pro的拆解结果为例,在硕大的机身里实际上真正安装有芯片的主板,只是一个面积非常小的框架。而在这个框架上,除了微小的电容、电阻,以及各种数据线接口外,真正起到功能作用的芯片总共也才不过31颗而已。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文章插图
进一步探究这些芯片的型号和用途,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8个大类,分别为:
应用处理器:1颗(谷歌向三星定制的Tensor芯片)
内存和闪存:2颗(三星生产的闪存和内存)
电源管理芯片:11颗(来自三星、NXP、美信,包括有线充电管理、无线充电管理、电源保护、供电管理几个细分类别)
基带与射频芯片:9颗(来自三星和Skyworks)
连接相关芯片:3颗(来自意法半导体和博通,负责NFC、蓝牙、WiFi和GPS功能)
音频芯片:3颗(来自Cirrus Logic,包含扬声器功放和音频解码功能)
屏幕触控芯片:1颗
【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安全加密芯片:1颗(谷歌自研Titan M)
发现了吗?实际上,如今智能手机的内部芯片数量既没有许多朋友想象的那么多,而且真正留给终端厂商“自行发挥”的空间也并不多。
“自研芯片”既要考虑实用,更要考虑可行性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首先大家要知道,手机行业在发展了这么多年后,很多领域其实都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技术和专利壁垒。手机厂商在这些领域不只是技术上极难实现“自研”,就算真造出芯片也很可能要面临专利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几乎不具备实用价值。
智能手机|ISP、NPU和充电IC后,手机厂商还能自研哪些芯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