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 大众心理研究》,法 古斯塔夫.勒庞 著
读这本书是因为他独特的译名,很霸气,原书英文名为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upular Mind
断断续续的看了很长时间,才算把这本书给凑和着读完,前篇的引言和序读得不解其意、生涩。不论如何,摘录如下,备做他日温习。

反集体主义 -- 个人没有感觉到,正如作者所提到的,个人在集体中表现出了不理智、盲从。
个人在群体的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的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
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
种族的禀赋,独特的天性 -- 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演进过程中区别于其它种族的特征,除了身体之外,更多的是思想和思维方式,比如东亚人的儒家思想造就的中庸,美国特有的个人主义,德国人的细致,犹太人的精明。
我们注定要屈从于群体的势力,这是因为:群体的眼光短浅,使得有可能让它守规矩的所有障碍已经被一一清除。
实际上,在群众眼里,也许最不公正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既不十分清楚易懂又显得负担最小的办法,才最易于被人们所容忍。 -- 是不是越是高深越不容易理解,越容易忽悠,但是不负担责任或是负担最小,也许更能诱惑人。
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有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珠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
无意识现象。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
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
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
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他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
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嫉妒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个体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群体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
有些意见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普遍赞同,更多的是因为大多数人感到,他们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推理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
在历史上,表相总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不现实的因素总是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研究,更需要着眼于心理学的角度,而不是自然主义的角度。
没有任何要素在从一个民族传播给另一民族时,不会经历深刻的变化。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是由时间装备起来的。
异质性群体,同质性群体。 -- 临时、松散组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目的构成的。
人具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有力,它可以改变其名称,但是其本质依然如故。
各民族是受着它们自己性格的支配。
【读书笔记(《乌合之众》)】教育既不会使人变的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他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
让群体对暗示作出迅速的反应,其中效果最大的就是榜样。
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领袖们打算用观念和信念影响群体的头脑时。
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成功是通向名望的主要台阶。 -- 遗臭万年呢?
没有任何事情比群众的想法更为多变。
在兴奋期过后,群体就会进入一种纯粹自动的无意识状态。
一个文名在达到一定的强盛和复杂程度之后,便会止步不前,而一旦止步不前,它注定会进入衰落的过程。这时它的老年期更降临了。生命循环过程。
----------------------------------------------------------------------------------------------------------------------
两个小故事:
1. 文革时期的批斗,群众对那些批斗可能一无所知,但他们在响应口号,他们在对于不相识人的实施各种虐待,他们没有负罪感,却在开心的大笑。
2. 前些时的反日游行中,一参与者在众人义愤填膺的呼喊声中使用手中的铁锁将一日系车司机打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