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读书笔记

一孔子出生
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贵族,曾任宋国宫廷职司上卿,后因政治迫害迁到鲁国,到孔子这一代,已家道没落。

鲁襄公22年9月28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父亲孔叔梁纥,身长十尺,武力绝伦,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曾担任陬邑大夫。原配生9个女儿,妾虽生一个儿子孟皮,可惜腿部残障。64岁以后,又取颜征在(据说颜氏是颜回的亲族),夫妇两人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才生了孔子。

孔子刚出生时,头顶凹陷,因此取名为丘,字仲尼。

鲁国开国君主是周公的儿子伯擒,周公因辅佐成王,就让嫡子伯擒前往封地就国。

伯擒将曲阜作为鲁国都城,依周朝制度习俗来治理,花了三年才完成初步稳定。

而鲁的邻国齐,是姜子牙的封地,以营丘作为齐国首都,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只花五个月便稳定下来。当时周公便认为鲁国将来不如齐国,因为政策不如齐国方便近人。

由于周公帮助周朝建国,统治功劳很大,周公死后,成王把周公葬在文王下葬之处,并下令让鲁国拥有郊祭文王的资格,可以奏天子礼乐。因此鲁国成为周礼保存、实施的礼乐之国,世人称“周之最亲莫如鲁,周礼尽在鲁矣”。

二孔子一生

鲁国的礼乐传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孔子五六岁时,曾看过一次郊祭会,从此玩游戏时时常摆各种祭器,学大人礼仪动作,扮演主祭模样。

十七岁时,母亲过世。

十九岁时,娶宋之并官氏为妻,第二年生下伯鱼。伯鱼出生时,鲁昭公赠送一条鲤鱼给孔子,孔子很荣耀,所以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因此后来演变成“孔门不食鲤”的习俗。

孔子很喜欢音乐,29岁时,跟音乐大师师襄子学琴。
34岁时,学习西周文化礼仪,并跟音乐大师苌弘学乐,跟大哲学家老子学礼。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国丧失实权,政权落到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之手。

孔子看不惯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愿意当官(邦有道则仕),闲在家,专心研究诗、书、礼、乐,学生们也越来越多。

孔子51岁步入仕途,任鲁国中都宰,由于正确施政,中都大治呈现繁荣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鲁国各地纷纷效仿。

孔子55岁那年,任相国代理执政,鲁国大治。各国开始担心起来,以邻国齐国为首,齐景公担心鲁国一定会称霸,齐与鲁最靠近,会先吞并齐,因此他们选了80个歌舞伎、120匹骏马给鲁君。鲁定公和季桓子果然沉迷其间,整日观看玩赏,荒废朝政。春祭大典,甚至没有分祭肉给孔子。

孔子非常失望,便带着弟子们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生涯,寻求推展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也一路不得志。
孔子68岁那年,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携带礼物请孔子回国,孔子结束了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鲁国。

回国后,鲁哀工与季康子时常向孔子问政,但还是不重用孔子。孔子也不求再做官了,仅以“国老 ”家居,讲习,教授门人。他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全部收下,并且因材施教。
设立了信、忠、行、文四种科目。又严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为学、立身、处事的大宗旨。更进而通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臻于智、仁、勇的三达德。
教学分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四个阶段。

孔子认为,以德行为首(颜回),言语次之(子贡),政事又次之(子路),文学列为最末(子游、子夏)。

孔子71岁那年,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了,孔子说“天丧予(天亡我也)”。
72岁那年,子路因镇压逆反,死于叛乱。使者说,“子路死后被砍成肉酱”,孔子哀号,转头告诉门人“把家里的肉酱通通倒掉”,此后再不吃肉酱。

受到颜回、子路接连死去的一系列打击,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73岁那年,子贡回来看他。孔子感慨万千。随后卧病七天,去世了。
三孔子言论

1. 遇事皆问,谦虚而不敢自是,这就是礼啊!

2. 把握节奏,领悟感情,体会作曲者是怎样的人,有如统治四方的王者,曲子《文王操》 。

3. 郑国明相子产临终时,对子太叔说:“唯有有德行者,能以宽容政治使百姓服从,其次是严厉施政,火势猛烈,人们一看就怕,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往往使人忽略而去玩水,因而死于水的人多,所以施行宽容的政治难。”

孔子说,以宽容调节严厉,以严厉调节宽容,严厉宽容相辅相成,则国家就平和安稳。

4. 说话流于华丽言辞,听者会被言辞干扰。如能掌握这个原则,道便不会被忘记了。

5. 子路啊!你为何穿得这么华丽?长江从?山发源时,水流只能浮起酒杯。流到江津时,如果无船,不避大风,则无法渡过,这不是流水太多的原因吗?今天你穿这么华贵,颜色鲜艳,天下有谁会告诉你的缺点呢?

6. 喜欢仁爱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愚昧;
喜欢聪明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放荡;
喜欢诚实却不好学,便会遭到戕害;
喜欢正直却不好学,便会有急切的毛病;
喜欢勇敢却不好学,便会招致霍乱;
喜欢刚强却不好学,便会有狂躁的毛病。

7. 智者,以愚蠢保护自己。功高者,以谦让保护自己。勇者,以懦弱保护自己。富者,以谦卑保护自己。这就是损之又损,保护自己的方法。

8. 孔子道颜回: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可惜啊!

9. 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固守正道,却不拘泥于不择是非轻重的小信,当信有害于正道时,就弃信而守正道。

10. 邦有道则仕。
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
国家政治昏乱时,就收藏起自己的才能而隐退。

11. 学而不思则罔。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勤学而不用心思考,那还是惘然无所知;
只用心空想而不勤学,那就疑而不能自定。

12.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便出来做官,天下无道便隐居。

13. 孔子: 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
子路: 智者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使别人热爱自己。士人。
子贡: 智者理解别人,仁者热爱别人。君子。
颜回: 智者有自知之明,仁者自尊自爱。贤明君子。

14. 孔子读《易经》,读到损益二卦时,喟然而叹。
子夏:老师为何叹息?
孔子: 减损必定增加,增加必定减损,所以我叹息啊!
子夏: 学习不是能增长吗?
孔子: 我不是说道的增长。道愈增长,身体愈损耗。学习要减损自己,虚心受教,才能完满广博!
自然规律是: 完成必然改变。
保持完满长久,这种现象不曾有过。
所以说: 自以为聪明,天下的善言便都听不到。

15.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得当;
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无所适从。

16. 勿夺取,勿铲除,勿残暴,勿偷盗。
以贤人代替贤人,叫做夺取。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以不贤人代替贤人,叫做铲除。
可延迟执行的惩罚却急于执行,叫做残暴。
为自己取得好处,叫做偷盗。
偷盗不只是窃取财物呀。

17. 鸟能择木而栖,木岂能选择鸟呢?

18. 孔子周游列国14年。

19. 鲁哀工问: 臣从君命是忠吗?子从父命是孝吗?问了三次,孔子不回答。
子贡: 不对吗?
孔子: 万乘之国,有七位直言敢谏大臣,君王就不会有过错。父亲有直言的儿子,就不会陷入无礼。
所以臣子一味服从君主怎会是忠呢?儿子一味服从父亲怎会是孝呢?
明白该服从才服从才是忠,弄清楚了听从的是什么才是孝。

20.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21. 什么是仁?对人慈爱。
什么是智?对人了解。
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2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所以喜欢周流无滞的水。
有仁德的人安于义理,所以喜欢厚重不移的山。

23. 诚敬而不合于礼,叫做粗野;
恭顺而不合于礼,叫做谄媚;
勇敢而不合于礼,叫做逆乱。
礼用来节制行为,使行为恰到好处。

24.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5. 君子的德行像风,小民的德性像草,风从草上吹过,草必随风而动。

26. 鲁国有人质疑孔子: 你为何还要跟季康子相处?
孔子: 龙在清水中觅食,在清水中畅游;龟在清水中觅食,在浊水中游玩;鱼在浊水中觅食,在清水中游玩。
我虽然不是龙,也不是鱼,三者之间我总能赶上乌龟吧!

27. 即使经过一百世代,礼制的增减是可预知的,有的是重视文采,有的是重视实质。

28. 孔子杜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种弊病:
不主观臆断,不要求事事达到预想的目标,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29.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叶公: 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父亲。
孔子: 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四总结

论语全书20章512篇,15900字。
曾子说,老师的思想,无非“忠恕”两字而已。

忠是对内,做自己要做到止于至善。
恕是对外,跟别人的互动相处之道。

忠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忠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每个人在任何阶段,应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子,人兄,人父,人臣,人君。

恕就是,同理心。
《犹太法典》说,“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不能据下判断。”

恕不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不是原谅别人。
恕是人与别人的相处之道。

做自己做到“忠”,与别人相处达到“恕”,就可以称之为“仁”了,仁是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真实内涵。

智者的最高境界是“开悟者”,
仁者的最高境界即是“圣人”。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无非忠恕两字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