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清明节起源,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清明节有哪些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有哪些】
清明节起源
介子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
推荐阅读
- 车船税如何查询
- 520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520在古代的意思
- 冰丝针织衫配什么裙子好看
- 华为nova6不能关节截屏吗 华为nova6能不能关节截屏
- 什么是榻榻米房间
- 魔鬼鱼干的怎么做好吃
- 王者荣耀战绩分上限是多少
- excel无法复制粘贴 excel无法复制粘贴怎么解决
- 提花面料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