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 二 )

1.泡桐,乔木,高达30m 。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 。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脏形,长可达20cm,先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基部心形,全缘 。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头年秋天生花蕾,先叶开放;总花梗与花梗近等长;花萼倒圆锥形,长2-2.5cm,5裂达1-3,裂片卵形,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内有紫斑,长达10cm,筒直而向上逐渐扩大,上唇较狭,2裂,反卷,下唇3裂,先端均有齿痕状齿或凹头;雄蕊4,二强,隐藏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花柱细长,内弯 。蒴果木质,长圆形,长6-10cm,室背2裂 。种子多数,扁而有翅 。花期2-3月,果期8-9月 。2.毛泡桐 其形态主要特征为:叶全缘或3-5浅裂 。花外面通常淡紫色,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 。花期4-5月,果期8-9月 。
【临床应用】
治疗炎症感染
将泡桐花制成注射剂、片剂、药膏、水剂等多种剂型,治疗16种疾病计244例,均有一定疗效 。其中对上感、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疖肿、急性结膜炎的疗效较好,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制剂及用法;㈠注射剂:每毫升相当于鲜花6克或干花1.5克,每日肌注2~4次,每次2~4毫升;㈡片剂:每片相当于干花0.25克,每次5~10片,日服3~4次;㈢水剂:滴眼、滴鼻或滴耳用,每日2~3次,适用于外耳道炎、鼻炎、结膜炎等;㈣药膏:每100克含干花约500克,调剂成膏后外用,每日1~2次,适用于手足癣、疮疖、烧伤等 。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花 。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
【来自何书】
《河南中草药手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