胴的前后部分在肩膀部位由绪连接,在铠甲的左右肩膀部位上还有两个带孔的甲片,叫做幛子板,用于防止绪在武士拉弓的时候被割坏 。胴甲下面连缀草折,分为前草折、左面的马手草折,右面的射向草折,和后部的引敷三个部分 。(在大铠中,左手被称为马手,右手被称为射手)
中国甲胄中称为披膊,即保护手臂肩膀的肩甲在日本甲胄中被称为袖 。而大铠中的袖往往采用大袖的形式 。其特点为直而平,且面积较大,往往采用六到八段甲片叠合成的结构 。在一些式样华丽的大铠中,袖上也常常添加各种装饰用的对象 。
袖的固定结构主要是在大铠的背面,袖板上部的绳子叫做悬绪,而袖板中部的绳子叫做水吞之绪(其固定处往往采用金具作为装饰),两者在背面打成一个十字形,叫做总角的结,还具有装饰性,非常美丽 。而这个总角则穿过一个在胴背面的总角付之环(俗称大座之环)来固定 。
日本人将肩甲称之为“袖”会引起很多国人的误会,因为会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袖子 。那么,袖子的结构在甲胄中被称为什么呢?在日本甲胄中相当于袖子的部件被称作笼手 。在其上还覆有甲片以起到保护作用 。很多大铠笼手的都使用丝绸面料制成,可以说是相当的豪华 。但是为了便于拉弓射箭,早期的大铠中往往只有左臂才有笼手的结构,而右臂则采用宽松的丝绸袖子 。
根据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大铠这样的设计是适合于当时的日本古代战争形式的,即以骑马武士作为战争的主体,而将弓箭作为主战武器之一 。
大铠在胴的下部还悬挂有防护用的草折,一般为四间四段 。在大铠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佩楯,即大腿甲的 。因为这样的设计并不适合在马上骑射 。佩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代,作为大铠的可选用部件使用 。但是受到当世具足的影响,在江户时代的大铠则往往也配有佩楯 。佩楯通过带子绑在大腿上来提供防护 。
在日本甲胄中,小腿部位的护甲叫做臑当 。在大铠刚出现的平安时代,臑当的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在一些资料上显示出武士在穿戴大铠的同时只使用布制护腿 。随着时代的变迁,臑当也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形式,从最简单的只保护胫骨正面到包裹整个小腿的式样筒型臑当 。而到了江户时期,一直延伸到膝盖的大立拳(举)形臑当非常的流行,这种臑当的样式与西方甲胄中的护腿甲类似,显得使用者孔武有力 。
文章插图
蜂须贺家传来的紫色威大铠,是典型的复古风格的大铠 。
“大立拳”式的当是江户时代后期复古风格大铠中常见的样式,本品的臑当上面所带铜制雕刻却非常漂亮 。
弦走韦上的图案为狮子和蔓草纹,这种取材于古代和歌中的图案也是江户时代风格的特征 。
另外,这幅甲胄的面颊带有下垂物和总角 。
腹当和腹卷
腹当和腹卷都是最早出现在镰仓时代后期的步兵用轻型铠甲 。因为是提供给缺少资金的低级士兵所使用的,所以腹当和腹卷的结构都要简单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装饰性结构 。
腹当诞生于徒步作战占据主体的镰仓时代后期,作为步卒的简单护具而广泛使用,并被一直使用到室町中期 。简单的来说,腹当其实可以理解为铠甲化的肚兜(笑) 。在黑泽明的[七武士]中,有一个胖胖的山贼在涉水的时候被一箭射死,他所穿的就是腹当 。这种主要保护腹部的的铠甲组成比较简单,包括一块胸腹甲,其左右两边各有一片叫做长侧的甲片,没有袖,也没有背部的防护 。腹当的固定靠两片长侧上的索带,索带在背后交叉并搭过肩头固定在胸板上 。
文章插图
左图:室町时代末期所作的黒漆矢筈札浅葱纟素悬威腹当 。右图:腹卷的结构图 。从背面的视角可以看出其特有的在背后的开口 。实际中,还可以在腹卷的背后增加一块叫做臆病板的装甲 。
腹当与腹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三间草折很短,甚至干脆没有草折,乃是完全的步卒用轻武装,而腹卷往往有六到八间的草折 。到了室町后期,随着逐年战乱对铠甲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腹当的制作工艺也进一步简化,直接使用大片的皮革连缀成甲,而不再用较小的札片以便于大规模的生产 。下图中,左为腹卷,右为腹当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揭开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 安禄山与杨贵妃
- 玫琳凯为什么不火了 玫琳凯化妆品怎么样
- 塑料瓶盖打不开怎么办
- 地板上有油污如何处理的 地板上有油污的处理方法
- 爱奇艺vip怎么关 爱奇艺自动续费怎么关
- 两岁宝宝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 两岁宝宝生日祝福语
- 雅诗兰黛223口红图片 雅诗兰黛的口红怎么样
- 额发高是指哪里
- 用什么可以去痘痘和痘印 怎么去痘印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