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将军2》上杉姐姐的叫法是有历史依据的( 二 )


第七、细腻的书人和诗人谦信
谦信的笔迹是有传世的,从现存的笔迹看,相当的纤细,与武田信玄刚健强劲的书法恰恰形成对比 。甚至可以说,如果是一个男人写的字,谦信的笔迹有点儿过于纤细阴柔了,完全不象一个八方无碍的名将 。不独笔迹,谦信的文化品味也很特殊 。《源氏物语》在当时是很少有战国武将阅读的,更很少有战国武将喜好,因为这是一部恋爱物语,完全与武家之道无关甚至相左 。公卿读之情有可原,今川义元这样的家 伙读读也很正常,不过你们能设想武勇著称的谦信竟然也是此道的爱好者吗?然而不幸的是,事实上,谦信不仅仅是《源氏物语》的爱好者,而且这还似乎是他从小阅读的教科书 。谦信上洛的时候,曾经向当时的关白近卫前嗣索要和歌集《三智抄》,当时就让前嗣吃惊不小 。越后的田舍大名(乡巴佬)竟然玩儿和歌,而且要一部以“雅歌”(恋歌)之风情著名的和歌集?!(因为在日本和歌是少女的喜好 。从谦信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口味看,至少也可以说是少女化严重,或者特“婉约”的那种....... 一个军神怎么那么的不豪放啊 。。OTL
第八、《松平记》用“丽”来形容谦信的容貌
《松平记》里详细的记述了谦信去世前的样子 。其中有这样的描写:“看到主君うるわしき御様子,诸臣喜上眉梢”(为了方便理解,留下一处不翻译),这是谦信已经由直江实纲的夫人为其整妆(临死前整容)后又回光返照时群臣的反应 。“うるわしき”据说有“元気な”的意思,也就是写谦信回光返照,但是,同样这个词也可以写做“丽しき”,如果是那样,就是群臣被整妆后谦信容颜之“美丽”所感动并感到欣慰了 。用“丽”来形容男人的容颜,无论如何也太过分了点儿,除非是形容男宠、面首这样的女性化的男人,而这里居然用来形容谦信 。看来48岁的谦信即使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稍微化化妆还是很有魅力的,只不知为这魅力所吸引的是女人还是......
第九、谦信的交际
谦信上洛的时候,曾经多次拜谒将军足利义辉的宅邸 。有好几次,在义辉不在场的情况下进入足利内宅,与其母亲和妻子交谈,关系相当近密 。对此,谦信、义辉、义辉的母亲、妻子都处之如常 。谦信确实和义辉颇有交情,但再好的朋友,经常自己跑去和人家的母亲、妻子等女眷混在一起,总之是太不避嫌了吧?然而,将军本人也好,他的女眷也好,无人对此 表示过一丝一毫的不满,甚至觉得是非常自然之事 。这大概是因为谦信已经告诉足利将军的内眷:咱们是同性,于是大家心理上自然毫无别扭之感 。另外,谦信并非吝啬之人,但他上洛之时,对宫中的女官却毫无馈赠,甚至没有什么接触 。当时的女官留下的《お汤殿の日记》详细记载了上杉上洛每日的日程,除了拜谒天皇、将军,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也不正常 。任谁都知道这帮宫廷里的女人的重要,后来织田信长上洛,留秀吉守京都,对宫中颇有打点,就差没勾搭两个了 。威风凛凛的大将谦信,本来应该是很容易讨女官的喜欢并因此博得很多额外声誉的 。但他似乎有意回避这些 。写给女性的书信竟然远远多于写给男性的书信 。称谓上经常使用女性用词 。此外,当时日本因受上杉谦信影响,女性书信用词开始规范化,这是日本人都知道的名人逸事 。
第十、谦信的心理洁癖
当我们逐渐发现了谦信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越来越能理解他为什么与武田信玄在感情性格上那样的格格不入了 。武田信玄不义、好色 。上杉谦信似乎特别厌恶的就是他的好色和违背伦常 。他不是说过吗?追放父亲、杀死妹夫,身为乱世之人,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与侄女通*,违背人伦,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不义甚至不孝都还好说,好色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恶行”,多么强烈的女性的爱憎!
第十一、白山神社的神像
越后白山神社供奉的正是毘沙门天,而非常奇怪的是,这尊神像却是一个骑马的女神,旁边还悬挂着“毘”字旗帜 。以“毘沙门天”自居的上杉谦信,却允许自己的领国内有女性的毘沙门天神像存在?
第十二、异性装扮癖谦信??
谦信最有名的造型是什么?包着头巾的样子,而头巾是当时女性使用的服饰 。另外,在上杉神社中供奉着一件“红地雪持柳繍襟辻ヶ花染胴服”,据说是谦信生前所穿的服饰,看看象是男人穿的还是女人穿的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