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门神都是唐朝的( 二 )


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 。”其形象是豹头虬髯,目如环,鼻如钩,耳如钟,头戴乌纱帽,脚著黑朝鞋,身穿大红袍,右手执剑,左手捉鬼,怒目而视,一副威风凛凛,正气凛然的模样 。据说他捉鬼的本领及威望要比神蒂、郁垒高得多 。至于其来历,据《补笔谈》卷三、《天中记》卷四、《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四等书记载,钟馗原来是陕西终南山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618—627年)中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仅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于是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上,唐高祖听说后特别赐给红官袍予以安葬 。后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救牿,效果不佳,宫廷上上下下都很着急 。一天晚上唐玄宗睡着后,忽然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沿着殿墙边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只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刳目而吃之 。玄宗问他是什么人时,他解答说是“武举不中进士钟馗” 。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来画匠吴道子将钟馗的像画了下来,所画之像与玄宗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玄宗大悦,将之挂于宫门之上,作为门神 。后来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常将钟馗视作祛恶逐鬼的判官,于是钟馗便成了道教驱鬼捉鬼的神将 。
此外,钟馗在民间亦广为流传,民间流传有钟馗嫁妹、钟馗捉鬼、钟馗夜猎的故事 。
秦琼、尉迟恭是门神中的武门神,大约元代以后,才祀之为门神,然二人确为唐人 。据明《正统道藏》中的《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及《历代神仙通鉴》等记载,二门神为唐代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二将军 。相传唐太宗身体不太好,寝宫门外有恶鬼耶魅号叫,六院三宫,夜无宁日 。于是太宗将全部情况告诉众大臣,秦叔宝上奏说:“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如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以伺 。”太宗准奏,夜晚让二人立于宫门两侧,一夜果然平安无事 。太宗嘉奖二人后,觉得整夜让二人守于宫门,实在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像,全装怒发,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一如平时,悬挂在两扇宫门上,从此耶祟得以平息 。直到元代人们才沿袭这种做法,奉二人为门神 。此前曾有过类似的记载,不过均未说明是此二人,如南宋佚名氏《枫窗小椟》曰:“靖康以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 。”宋赵与时《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 。”直到明清以后,书中记载才明确为秦琼尉迟恭二人,如清顾禄《清嘉录·门神》中云:“夜分易门神 。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 。”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今世惜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蒂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连愈 。”另据今人张振华常华《中国岁时节令礼俗》记载:“贴门神,历史悠久园地方不同,时代不同贴用的也不同 。北京多用白脸儿的秦叔宝和黑脸儿的尉迟敬德 。至今仍有住户这样做,以祈人安年丰 。”表明二神从受祀岍,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祀奉 。
民间旧时风俗,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 。门神即两个武将,金盔甲胄 。一持鞭,一执枪;一黑脸浓须,一白面虬髯 。
如今的门神,一般是指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但门神的历史却远远早于唐朝 。据《山海经》记载:传说在黄帝时代,有神荼、郁垒两兄弟善于捉鬼 。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为了避邪御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形象,每逢春节就挂在门首,并在门上画一只老虎 。久之,便敬他们为门神 。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也曾被尊为门神 。到了唐朝,传说中专职捉鬼的钟馗也进入了门神的序列 。直到元明时期,随着杂剧和评话艺人对隋唐历史的演义和传播,秦琼、敬德的故事逐渐深入人心,其门神的地位才得以固定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