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 二 )


可是呢,每一个劳动力的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只能早婚早育,尽快生孩子,尽快投入到土地劳动中,创造财富 。
正是在统治者的要求下,人们只能在规定年龄将女儿嫁人 。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有的女孩在很小时就被找了婆家并早早送了过去,这种女孩被称为“童养媳”、“团圆媳妇”,这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写到,譬如《窦娥冤》里的窦娥,《呼兰河传》里的团圆媳妇 。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

文章插图
那这些女孩的家人为何还没到规定的婚龄就嫁人了呢?无非也是被迫的 。
古代生活条件艰苦,普通平头百姓都活得很艰难,很多家庭几乎无力再多养一个孩子,那时候人们又普遍重男轻女,为了减轻负担,维持生计,他们只好将女儿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买主一般是富户人家,像南宋时的黄道婆就是因为早年怙恃双失,十岁被叔叔卖给了一家有钱人家做童养媳;窦娥也是七岁时被父亲卖到了专门放高利贷的蔡家…
需要说的是,相对于三媒六聘娶进来的媳妇,童养媳在婆家的日子很是艰苦,那些富户大多只将她们视为免费的佣工,让她们承受繁重的家务,稍不满意还要遭到打骂 。
这些后果女方家里不是想不到,只是为了其他孩子(尤其是男孩)能够养活下去,只好出此下策了 。
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女孩早早出嫁,甚至严重低于规定年龄出嫁,是因为家长有自己的私心 。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

文章插图
譬如财产、爵位的继承 。
在古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和顺序,决定了他是有资格继承财产、爵位等,尤其是皇室王公贵族,像在皇室,为了有后人继承江山,皇帝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安排结婚,之前我们提到的汉昭帝就是八岁继位便被安排娶了霍光的外孙女为后 。而那些王公们,为了尽快讨得分封,也会早早结婚生子 。
这些人早婚,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自古讲究“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加上古代战乱频繁、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低,一个人在那种环境中显得很渺小和脆弱,他们只能抱团抵挡一切不利因素,这就是古人为何注重家族团结,注重后代人口的主要原因 。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而为了快速增加人口,繁衍后代,自然是早婚早育更好了 。
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

文章插图
只是他们很少想过,十三四岁的孩子自身发育都尚未成熟,所生下一代也必然会受到影响,那时候的婴幼儿死亡率高,除了因为医疗条件不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早婚早育 。
寿命短哪,不结婚就来不及了 。古人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那时候生孩子死亡率又高,所以只能多生几个,如果和现在一样,二十多才结婚,估计人类已经灭绝了 。
我奶奶是我爷爷的续弦,爷爷的第一任妻子,18岁嫁给我爷爷,第二年就患病去世了 。医疗条件不发达,人都不知道生了什么病,就没命了 。这个奶奶死了也没给爷爷留下一个孩子,都没来得及 。如果十三四岁就结婚,哪怕19岁去世,也能生两个 。
其二就是古代战乱频发,女儿留在家里不安全 。我舅姥爷12岁结婚,女方当时16 。两家本来有婚约,但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结婚,后来眼看着要打仗了,女方家里慌了,催着赶紧结婚 。
当时女方年龄还算可以,我舅老爷是真的还小,根本不懂事,舅老爷家里本来不愿意,但两家关系本来就好,这种时候也不好拒绝,就结婚了 。据说过年的时候小两口去女方娘家住正月,我们那里新婚夫妻第一年过年都会去丈人家住正月,轮流去女方叔叔伯伯家吃饭,认一下人 。然后这个舅老爷在丈人家爬树玩,把衣服磨了个大洞,这个笑话一直流传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