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至死评不上职称,在癌症晚期,却为中国拿下五个世界第一( 二 )


1981年,张筑生研究生毕业了,为了继续搞自己的数学研究,他选择继续攻读北京大学的博士 。

北大天才至死评不上职称,在癌症晚期,却为中国拿下五个世界第一

文章插图
资料图
1981年9月,北京大学的硕士、博士生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地举办了开学典礼 , 在开学典礼上,张筑生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内心激动地表示,要尽自己的所能让中国数学赶上国际数学的研究水平 。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张筑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整整投入了23年 , 在这23年间 , 他将数学研究视为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 将对国内数学事业的贡献视为最辉煌的荣耀 。
由于张筑生的突出天赋 , 由北京大学的陈省身教授推荐,张筑生继续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学习 , 在国外的日子张筑生更是攻克了一道道数学难题 。
在国外的演讲中,张筑生激动地说,中国数学界有成就的人才不算少数,就是缺乏走出来的机会 。
资料图
1986年,张筑生从国外回来,学校打算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编写基础教材《数学分析新讲》 。
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专心搞科研,因为科研才能评上职称,而编写教材并不算在评职称的条件之中 。
一边是自己尚未完成的科研结果,一边是为了基础教育尽自己一份力,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鱼和熊掌也不能完全兼得 。
其实一直以来,张筑生心里对于国内的数学发展还是耿耿于怀,如果大家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教材学习,中国数学界人才的地基就不牢靠 。
北大天才至死评不上职称,在癌症晚期,却为中国拿下五个世界第一

文章插图
资料图
张筑生觉得自己有很不错的文学造诣,又有丰富的讲课经验 , 他可以将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梳理的井井有条,再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讲解地深入浅出 。
这种不算科研成果的活没有人愿意干,可张筑生接下了,作为一门基础教材,张筑生在编写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他白天在学校授课,晚上回家后编写教材 。
最后 , 他编写的《微分动力系统原理》成为了中国国内最早的研究生教材,研究生至今还在用这本教材上课 。
【北大天才至死评不上职称,在癌症晚期,却为中国拿下五个世界第一】廖山涛院士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他赞扬了张筑生的知识面广 , 也说因为有了这本书,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了前沿的数学科学,有的学生专程回国听他讲课 , 看他的备课讲义 。
资料图
在此后的五年里,张筑生又编写了《数学分析新讲》、《微分拓扑讲义》,教授陈天泉评价这套书的时候说道:“数学分析的书遍地都是,可是张筑生写的这套颇具个人特色 。”
尽管张筑生呕心沥血做了这么多 , 甚至填补了国内数学基础教材的空白,可是这些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职称或是奖金诸如此类更加实际性的结果 。
因为耽误了科研的进度,导致他无法再进一步评选高级职称 , 因此,他依旧拿着自己的基本教师工资过日子,不过,他自己也不再放在心上,对他来说 , 能为国内的数学研究做贡献,就已经足够了 。
天妒英才
就在这时候,命运的魔手再一次扼住了张筑生的咽喉,1991年9月 , 张筑生确诊了鼻咽癌 。
北大天才至死评不上职称,在癌症晚期,却为中国拿下五个世界第一

文章插图
资料图
在一天清晨,张筑生感到自己的鼻子有些异样,他以为是鼻炎在作祟,就吃了点治疗鼻炎的药,结果并没有好转 。
张筑生怀疑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 于是再次来到医院 , 要求医生给自己再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
检查结果出来了,病理结果确诊了鼻咽癌 , 张筑生得知结果后表现的很平静 , 他心里还对自己的病抱有乐观的心态,毕竟鼻咽癌还在早期,并没有到完全丧失希望的地步,化疗他也挺得住 。
都到这种地步了,他向身边的好友提起,自己心里唯一担心的还是自己生病以后身体会每况愈下,到时候没有精力再继续自己的研究可怎么办 。
资料图
从此以后 , 张筑生与病魔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斗争,放疗、化疗,病痛不断的侵蚀他本就羸弱的身体,鼻咽癌的扩散速度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快 。
很快的 , 鼻咽癌转移到了全身各处,他全身疼痛,下肢浮肿,胃肠道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鼻咽癌诱发了一系列并发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