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三年不立碑的讲究 立碑的讲究( 二 )


但是“三魂”却不一样了,它们会停留的时间更长,古人认为它们至少会停留三年的时间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非常讲究孝道的古代,家里有长辈去世了都是要守孝三年的 。
在这个期间是不能娱乐享受,不能交际应酬,就算是当朝宰相也要遵守,这样做就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之情 。因此如果在三年以内就给故去的亲人立碑,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三年以后才立碑,是因为经过了三个春夏秋冬这样漫长的一个过程,坟墓周边的土壤都已经自然夯实了,之后再立碑的话也就不会歪斜,或者是倾倒了 。
因为如果坟墓周边的土壤没有夯实就容易自然下沉,这样墓碑就会歪斜,结果就会引来很多人的非议 。毕竟在古代的墓碑基本都是石头雕刻出来的,是非常沉重的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有些道理的 。
农村给去世亲人立墓碑还有哪些讲究?首先是墓碑的大小,一般墓碑不宜过小,也不能太大,尤其是要注意墓碑并不是越大越好 。在古代墓碑一般都是选用石头雕刻的,次一点的才是用木头雕刻的 。听老人们说,以前墓碑的尺寸传统用用丁兰尺,也有用鲁班尺者的 。因为鲁班尺上半为阳尺,下半为阴尺,所以要用其下部 。
而且需要注意墓碑尺寸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应该取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在笔者的家乡这边以前就是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 。而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 。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 。而失、死、苦、害格就是不吉利的,则尽量避开 。
如果是用鲁班尺设计、施工,也一样要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比如墓碑的高100cm,宽60cm,厚8cm;100在在鲁班尺上则对应的是横财、顺科 。而60则是进宝、横财等等 。
其次是碑文内容,这是墓碑的关键 。其实墓碑上字体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首选的字体是魏碑隶书,次之正楷,然后才是行草 。
从我们常见的墓碑上的碑文就可以看得出,对亡者的称呼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故、先、显、考、妣” 。这个“故”即是故去,病故的意思 。而“先”字指先祖,例如先人 。
但是这个“考”“妣”就有点费解了,其实前者一般是指男性,比如祖父、父亲 。这样“妣”可定是指离世的母亲或祖母了 。之所以有些出现“显考、显妣”等,都是表达了对先人的一种尊称 。而加个“显”字,往往意味着先人生前的非凡声望和地位 。
【为什么有三年不立碑的讲究 立碑的讲究】之后就是写上墓主的姓名,它都是些在墓碑的中心部位,也被称之为“中榜” 。至于生卒年月日,则是写在中榜的两边,同样有男左女右的规定,年月日都要写上去 。
另外,还有一点不能忘,就是立碑人的名字也要写上去,一般都是写在右边,仍是依辈分长幼,自左至右排列 。如果是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