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 最后一个夏天的歌词( 二 )


“今年的洪水,不仅量大,而且持续时间长 。”姚俊强说,他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今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0%,干支流中有25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持续了80多天,创近几十年的纪录 。
“洪水期间,塔里木河水位高涨,河水漫溢出河道,流向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地势较低的区域,形成所谓‘湖泊’;而更多的洪水资源,则通过分洪、引水、生态调水等措施,被输送到了沿岸的湿地、胡杨林等生态保护区,实现了洪水的资源化利用 。”姚俊强说 。
2、“沙漠绿洲”能否重现——临时性湖泊难以成“气候”
随着冰川融水的增加,不少人将此和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联系起来 。有观点指出,这些“湖泊”的出现,或将是“楼兰绿洲”恢复的前兆 。
“这样的观点并没有科学依据 。临时‘湖泊’的出现属于一次极端的气象水文事件,并不能说明西北干旱区出现了暖湿气候,网友们所说的沙漠变绿洲也难以实现 。”在回应网友们利用新“湖泊”植树造林、把沙漠变绿洲的提议时,姚俊强说 。
姚俊强称,从短期看,这次塔里木河洪水过程对河流两岸荒漠区的农业、林业都有积极的影响 。但最终存留下的水体面积相对很小,且存在时间较短,无法对区域气候产生实质性影响 。
段伟利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沙漠中的绿洲要有稳定的水源,才能维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 。这种临时外溢形成的湖泊在蒸发、渗漏作用下,很快就会消失,很难变成我们想象中的绿洲 。”他表示,要想在沙漠中植树,需要有合适的土壤,还要有持续性人工抚育和持续性水源补给,仅靠这些临时性湖泊来支撑也不现实 。
近些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明显增多,沙漠中出现湖泊是不是进一步印证了西部地区出现“暖湿化”的趋势?
段伟利分析称,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一般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对应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是降水、气温 。近60年来,西北地区降水以每10年约9.3毫米的速度增加 。尽管增幅很大,但降水总量的增加十分有限 。同时,在过去60年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以每10年约0.32℃的速率呈上升趋势 。在气温快速升高、降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这个干旱区的实际蒸发量则以每10年约11.9毫米的速率在增加,而许多区域原本年均潜在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 。因此,增水对于蒸发效应来说,完全可以抵消甚至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湿”的效果目前并未明显显现 。
姚俊强表示,近些年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内的新疆干旱区明显感觉到,降水的总量在增加,但降水的次数在减少 。也就是下暴雨的次数在增加,中雨、小雨的次数在减少,发生洪灾和干旱的概率都在上升 。这就提示我们,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段进行干预,“像在塔里木河上游修建水库,持续对胡杨林进行生态输水,都会对气候产生积极的影响” 。
3、水资源如何科学利用——坚持科学规划和防灾减灾并举
面对塔里木河来水量加大的现实,如何趋利避害,用好用足这些“活水”?同时,沿线地区又该如何未雨绸缪,消除暴雨、洪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资源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来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科学利用水资源,就需要重点做好科学的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让水资源为我所用 。”段伟利分析说 。
实际上,在沙漠“湖泊”美景出现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随着水资源的日益丰沛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螃蟹养殖产业风生水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