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二 )


兵力增加的同时 。武器装备也得到强化 。关东军下辖三个坦克群 。每个坦克群包括三个联队 。也就是9个坦克联队 。坦克414辆 。而日本陆军总共才多少个坦克群?15个联队、690辆坦克 。这是坦克 。关东军已经雄冠整个日本陆军 。同时 。还有航空部队 。关东军拥有日本陆军航空兵三分之二左右的第一线航空单位 。各种作战飞机1025架 。加上联络机、运输机和空中摄影队 。达到1112架 。
兵力规模膨胀、装备水准夺魁 。但这还不算完 。关东军司令部的第2、第5课以及哈尔滨特务机关 。大量招募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人员 。同时 。对苏作战计划也被制定出来 。为了能够歼灭远东苏军 。关东军准备与海军联手 。一起拿下海参崴 。在扫除苏联东部障碍后 。关东军将直接进兵外蒙 。而为了解决补给困难 。关东军甚至打算为作战部队配备大量的牛 。既可以搞运输有可以充当军粮 。
从这个兵力部署和精细筹备来看 。日本已经剑拔弩张 。就是要对苏联动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关东军仅被抽调走一个师团 。飞机和坦克数量也被削弱 。但是 。整个二战期间 。关东军始终是日本陆军中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重兵集团 。兵力规模长期维持在77万人左右 。占比日本陆军的三分一;坦克联队6个、飞机552架 。占比坦克航空兵的二分之一 。

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文章插图
本文数据来自于《二战东线史:斯拉夫民族的冰与火之歌》 。而从这些数据看 。日本到底要不要北上进攻苏联?当然要 。但是 。苏联人始终不给机会 。
03.苏联始终盯着关东军
德国人宣称:仅莫斯科保卫战期间 。远东就调来了25个师和9个坦克旅 。但是 。这只是德国人的宣称 。苏联人始终没有放弃远东 。而远东地区一直重兵集结 。
从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4月到莫斯科反攻前 。苏联从远东调走了23个师、2个旅和2两团 。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 。从远东地区总共抽调了39个师、21个旅和10个团 。总兵力在40万人左右 。
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文章插图
上述数字的确不小 。但是 。跟远东地区的总兵力相比 。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更关键的是 。远东红军还一直得到兵力补充 。
1941年12月 。远东红军有2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4个坦克师、23个航空师、11个步兵旅、7个坦克旅、4个航空旅、15个筑垒地域 。总兵力为1343307人 。火炮迫击炮8777门、坦克2124辆、作战飞机3193架 。
于是 。远东和东北亚地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苏联134万人VS日本77万人;苏联3193架飞机VS日本552架飞机;苏联2121辆坦克VS日本约300辆坦克 。
就是这个兵力碾压 。你让日本情何以堪?日本就是举国疯狂、关东军就是全军梦魇 。也没法进攻苏联了 。
日本可以搞偷袭啊 。太平洋战争就是偷袭得手 。直接干废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陆战跟海战 。就是两种作战模式 。在大海上 。你一支舰队搞个无线电沉默 。然后就消失了 。在陆地上 。你几十万大军 。又是坦克、又是飞机、又是车辆的 。怎么可能消失?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彻底把苏联人打成了惊弓之鸟 。即便是这种碾压级的兵力对比 。远东红军也是长期一级战备 。就担心鬼子也学希特勒 。二战期间 。日本比德国还疯狂 。所以苏联必须防 。苏军已经戒备到什么程度?在严冬的凛冽寒风中 。红军的飞行员们硬是站在飞机旁进行战备值班 。许多苏联军人长期全副武装地睡在办公室中 。甚至 。苏联已经决定在可能被占领的地区组建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 。以配合主力红军 。
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文章插图
在这种戒备面前 。关东军连一丝偷袭的机会都没有 。来了就等于找死 。所以 。关东军只能等 。他们在等什么?
当时的日本参谋本部对于进攻苏联的时机定了一个标准:一是苏军远东的30个步兵师要减少一半 。即剩下15个师;二是坦克从2700辆减少到900辆;三是飞机从2800架减少到1000架 。
只有达到这三个标准 。关东军才能在兵力上占到优势 。也就是自己比苏联人多 。在武器装备上 。将劣势降到最低 。但反超肯定没指望 。然而 。苏联远东红军的规模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在兵力上越来越庞大 。
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 。日本就没有机会进攻苏联 。因为远东红军始终碾压 。在这种情势之下 。日本只能继续观望 。具体就是观望苏德战争的发展 。不仅关东军要等 。而且侵华日军、南下的日军以及海军都要等 。但是 。神操作的日本内阁和鬼操作的日本军部 。根本就不等 。他们干了一个比让关东军搞自杀更扯淡的招式:直接进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