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马童为什么离开项羽 吕马童简介( 四 )


13赞·14,655浏览2020-11-30
十面埋伏的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出自哪儿
【成语】: 十面埋伏 【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解释】: 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楚军由项羽指挥,可是项羽却不肯重用韩信,因此他决定到刘邦领导的汉军中找出路 。韩信本来就不是什么出名人物,所以到了汉军中间他还是没有机会,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还是没有任何音讯,最后又无奈又生气的韩信只好不告而别 。汉军大将萧何知道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立刻快马加鞭把韩信给追了回来,然后又禀告汉王让韩信做了大将 。韩信做了大将后,取得了关中的三秦之地,当韩信打败齐国的同时,汉王正被楚霸王项羽逼得走投无路,这时韩信要求做齐王,汉王无奈只好答应,韩信率军三十万攻占了苏北,把项羽的楚军围在垓下,还专门针对项羽的骁勇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术,终于打败了项羽的楚军 。
142浏览2017-12-30
求《十面埋伏》的历史典故
“十面埋伏”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 。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 。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 。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 。五、六十万汉军重重包围,项羽十万楚军节节败退,退至距彭城东南八十公里的垓下时,就寸步难行了 。通过三年多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 。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 。两军拚搏,你死我活 。著名的“十面埋伏”的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 。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 。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 。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 。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 。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 。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 。两军拚搏,你死我活 。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四面唱起楚歌 。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 。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 。他—面喝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拔剑自刎而死 。项羽见大势已去,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南逃 。第二天天亮,刘邦发觉项羽突围而去.便派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连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