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j网络语是什么意思 997是什么意思网络语( 五 )


文章插图
电影《书店》剧照 。
新京报:不知你是否留意过社交平台豆瓣上有一个约30万人的小组,小组成员自称“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这里的“失语”指的是流行语词的使用令其对自我的表达质量产生担忧,比如,面对美景、美食等体验,笼统称之为“绝绝子”,陷入困境、表达沮丧都指向了“芭比q”等 。我们应如何看待流行语词和个性表达之间的关系?
黄集伟:我知道这个小组,很有意思 。“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表达的困惑很有代表性,那种所谓的“失语状态”,其实是社会急剧变迁所带来的失重感的折射 。不过,它却不应该完全由流行语词担责 。当然,越是那种现象级流行语,比如你提到的“绝绝子”“芭比q”之类,越是具有强大的传染力,也越容易成为众口一词的标的 。
出于表达便捷的需求,“绝绝子”成为“赞美”的“最高级”,“芭比q”成为“倒霉”的最高级 。不过,我觉得,这种因大面积流行带来的语词表达的扁平、贫瘠,我们无需太去理会 。理由很简单,因为就算理会也没什么用 。这不仅因为语言本身有其承载、传播和自净功能,还因为,语言使用者也有思辨、反省、创新、突围的能力 。
遍地“绝绝子”之日,“绝绝子”已入绝境,当男女老少都在哼唱“孤勇者”时,其实真正的“孤勇者”已然“芭比q” 。
新京报:其实不只是“绝绝子”、“芭比q”,语言的低幼化近来颇受争议 。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个趋势吗?
黄集伟:在这点上,我的观点依然是,语言有自净功能,语言使用者有选择、臧否、创新或传播的自觉 。人为蛮力,无法左右语言长河的发展规律 。语言本身是个巨大的河床,有浪花就免不了有泥沙,有的词可能活了十年,逐渐融入日常表达,有的词也许寿命就是数日,自然而然就会消亡 。
网络语言和生活语言,这之间并非一堵墙的关系
新京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同时,流行语词也悄然进入了孩子们的日常表达 。不乏有家长或老师担心孩子们“不好好说话” 。在语言习得期,流行语词的频繁使用是否会对他们的表达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黄集伟: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注意 。不过我倒觉得孩子们可以涉猎一些,而家长或老师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很多成年人担心的“频繁”,其实很难测定或度量 。尤其在语言习得期,流行语词摄入频繁,确实可能对学生的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但应对的办法应该是合理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 。
因为我们确实没办法在网络语言跟生活语言之间砌上一堵墙,拉上铁丝网 。而所谓“疏”,就是要引导孩子们见识世界上,包括中文在内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而不仅仅是念几本语文课本或者指定书目 。在“语词笔记”系列第一本后记里,我提到,真正的中文系在民间,今天来看,真正的语言文化,其实在互联网 。所以,我觉得疏导是相对而言更合适的方式 。
新京报:一篇名为《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的文章曾引发热议 。互联网上也由此开启了一场关于“中文已死”的讨论,相似的讨论此前也多次发生 。你怎么看“中文已死”这个说法?为什么这一话题近年来会频繁被提及?
黄集伟:这种焦虑可以理解 。这背后的生成原因应该很复杂 。“中文已死”的说法近些年一直有 。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想一想,中文它作为一种被十几亿人广泛使用的语言,它的生长与消亡当然不是个体所能够决定,或者说下判断的 。就这个话题而言,我们的关注点倒不必过多放在中文的“前景”上,反而是“中文已死”背后反映出的当下人的那种忧心忡忡,需要仔细剔分和讨论 。这里所谓的“死”更多是个比喻,它也可以理解为对更加美好的中文表达的憧憬、呼唤或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