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裁判怎么选的?奥运会裁判怎么选出来的( 二 )


钱震华经历了中国现代五项的创业过程 。“我们那时候对比赛规则的执行非常严格 。因为比赛中,可能一个小细节不注意就会被罚判,甚至失去比赛资格 。国内比赛严了,到国际比赛才不慌 。”钱震华还分享了一段趣事,“马术帽戴的时间长了会掉色,规则要求是黑色的,我们就在帽子上刷黑色颜料 。”
随着现代五项运动的发展,如今的判罚更人性化,但技术代表仍然有一票否决权 。在国际比赛中,现代五项仍是欧洲传统优势项目;射击改成激光枪后,韩国队也在慢慢崛起 。现代五项在中国的发展,不但技术要跟国际接轨,还要去争取国际话语权 。很多曾经跟钱震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都转型成为国际现代五项联盟裁判或其他职务 。
钱震华(举手示意者)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现代五项执裁工作
“任何运动继续提升和发展,都需要有好的裁判团队辅助 。我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国际裁判站到这个舞台上 。像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项目,我们在国际单项体育协会都有一席之地 。现代五项正在中国发展,现在应该往更高的层次上去走 。”
2012年时,钱震华曾以一票之差落选国际现代五项联盟的执委 。有了今年东京奥运会的执裁经历,钱震华将积极准备年底竞选国际现代五项联盟技术委员会委员 。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
二:奥运会裁判员怎么选的张伯苓和南京的第一段“奥林匹克缘”,始于104年前 。1910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全国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南洋劝业会”的场地上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作为运动会的发起人之一,张伯苓担任了此次运动会总裁判 。
同时,作为教育家,张伯苓还率领直隶各学堂十六名学生参赛,与华北其他学校一起获得了中等组总分第一 。
第一次全国运动会是中国人奥林匹克梦想的开端 。著名的中文“奥运三问”因这次运动会而最先被提出 。而就在运动会开始之前的9月份,张伯苓正带领运动员在天津训练,天津的刊物《星期报》(又称《天津青年》)第十期刊发的《全国运动会先声》,也直接指出“此次运动会为日后万国运动会之基础” 。
最新发现的史料里,记载了张伯苓在运动会开幕时还以发起人的身份进行演说 。
第一次是在运动会前夕,在“南洋劝业会”大礼堂举办的欢迎会上,张伯苓发表了重要演说 。《青年》杂志1911年第12期刊发的《青年界:全国运动大会汇志》记载:“会期前夕,各方运动员齐集劝业会场大堂……由天津中学堂监督张伯苓君演说 。表明此次大运动会之理由 。”
而根据《青年》杂志的这篇报道,运动会开幕日的这一天晚间(1910年10月18日),张伯苓还和加拿大传教士季理斐分别作为中外人士的代表,进行了有关演讲,“在座诸人获益良多” 。
就在这次运动会期间,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体育组织 。这一组织后来被视为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前身 。
今天,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官方网站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简介》栏目追述历史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体育组织早在1910年10月成立” 。
根据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干事部
对于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张伯苓多年之后还记忆犹新 。1935年10月25日晨,张伯苓在南开学校中学部讲演“全运会之感想” 。据10月26日天津《益世报》的报道,张伯苓在演讲中回顾历史,首先提到的就是“第一次是在民国前宣统年间,是藉一个博览会在南京举行” 。在这次演说之中,张伯苓还回忆了一件趣事:
“在第一次举行的时候 。我带孙宝信去参加比赛跳高,相信准可以夺得第一,但是因为那时人人皆有小辫,所以当他跳时辫梢撞了竿子,以致失败,锦标为上海夺去,这是多么可惜” 。

推荐阅读